26日,坊子区北眉二村的辛先生反映,他在老人遗留下的一座老屋内,发现不少清朝咸丰、同治等年间的分家书等物品。这座老房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依旧保存比较完整。
记者在老房所在的街上发现,除辛先生家的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老房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废弃的老房。据当地的老人介绍,这条街在清朝年间是当地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老屋里发现清朝年间分家书
26日,记者来到潍坊市坊子区北眉二村,在辛先生的家中看到一个灰黄色的实木小盒。这个小盒长不到20厘米,宽、高大约5厘米,盒中放着一些纸质和绢质文书。辛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小盒,里面装着一些分家书等物品。
辛先生打开这些文书,记者看到,一份时间为同治六年七月初一日的“分书”中写道:立分书辛培松因年迈力衰不能料理家务,将地土宅园家器五子均分个人管理……不许争竞,立此分单五章,各执一章以为证。“分书”中,详述着财产的分配情况。
除这一份“分书”外,盒中还装有其他的年份的“分书”,其中最早的一份“分书”是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距今大约有150年左右的时间。另外,还有道光、光绪等年间的一些文书文件。
辛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分书”等物品发过去一直放在小时候曾居住过的一座老屋内,搬新家后,才把小盒带到新家。另外,在辛先生的家中,除这个小盒外,还有一些传下来的佛龛、牌位、瓷罐,从牌位上记录的时间看,最早的有嘉庆年间的物品。
百年老屋,至今保存较完整
记者跟随者辛先生来到他小时曾居住过的老屋。这座老屋位于村内的一条土街上,“你可以看到,街上还有一些青石板。”辛先生边走边介绍说,过去这条街上铺着青石板,现在都被土埋在了下面。
辛先生家的老屋有两座,一座是辛家的祠堂,“这里大部分的人都姓辛,这座祠堂是辛氏一族的祠堂。”紧挨着祠堂的老屋,便是辛先生在10岁左右以前居住过的一座老屋。
“爷爷住过、父亲住过、我住过。”在辛先生的印象中,这座老屋的历史已经无法追溯,“这座老屋曾经是一个当铺,做生意的,后来才改成了民居。”辛先生从家里的老人得知,这座老屋的历史至少已有百年。
在这座老屋外,记者看到,墙上还保存着不少的刻有花纹的青石瓦,为猫、狗留下的猫洞、狗洞,青石板做的台阶,外墙上还有古时候的“停车位”拴牛石。院内,随处可以看到过去的影踪,屋檐的青色瓦砾,房顶的实木梁,“这里原本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但东西两边的两座房已经坍塌,只剩下废墟,南北两侧的老屋则保存较好。”
这里曾是当地最繁华的一条街
记者从村里的老人处得知,辛先生的两座老屋所在的街上,曾经是一条非常繁华的街,而它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一名袁姓老人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老屋都倒塌,或者拆后在原址建了新的房子。
在辛先生的老屋院内,记者看到,这座老屋占地面积在500平米左右,还分着前后院,极为宽敞,正屋分为四间,每一间有门相通,“这座老屋以前是一个当铺,东面的厢房用来装铜板。”辛先生指着房顶的房梁说,过去的房梁上都贴着铜板,后来都被村里的小孩爬上去抠了下来。
沿着辛先生家前的土街走,记者还发现其他几座屋顶已经坍塌的老房子,这些房子和辛先生家的老房是同一个年代,“只有我家的房子修过好几次,其他的房子,基本上都没有人管了。”辛先生说,他感觉这是祖上留下的东西,所以舍不得废弃。
记者也注意到,老房的屋顶已经换上了红瓦,一些围墙也重新用水泥包裹起来。辛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街的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他也曾找过文物保护部门咨询,“有价值是肯定的,也不让我拆。可是,因为是个人财产,所以保护的话可能要我自己来。”辛先生说,对如何保护文物,他并不懂,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关注一下,与他联系,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