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石破天惊》里,一名演员问:“黑胶与CD相比有什么好?”尼古拉斯·凯奇潇洒地回答:“声音不同,聆听的感觉亦不同。”一直以来,无论热卖还是被拿去填海的年代,黑胶唱片依然有一大批拥趸,不管是名人村上春树、索非亚·科波拉,还是普通市民,如陈嘉礼(英文名:Philip Chan),在他们看来:似乎唱片在轻轻放,故事在慢慢讲。
■新快报记者 苏丽雅/文 王飞/图
【恋物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流连深水埗鸭寮街唱片店
第一次见到Philip,是在一栋3层旧式骑楼里,Philip 正坐在二楼沙发上,戴上老花镜,安静地看着唱片机上的指针滑过胶片,听着一高一低的音调转换。当Philip知道记者喜欢听The Beatles的音乐时,他从柜子里找出一张乐队的唱片,然后放进唱机。就这样,唱头划出的音乐带着他回到过去。
Philip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今年53岁,他收集了1万多张黑胶唱片,从摇滚乐披头士到爵士乐Chet Baker, 从流行乐Michael Jackson到乡村乐John Denver。他说,自己还算不上收藏家,有很多黑胶唱片发烧友收藏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张,但他的收藏时间跨度大,从读中学到现在,已经过了30多个年头了。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深水埗鸭寮街开了很多黑胶唱片店,商场里、大街上时常听到唱片传来的音乐,尽管那时候香港的唱片市场已经开始走向没落。“而真正让我开始关注黑胶唱片的人是我的姐夫,那时候30港元一张,有很多时候他宁愿饿着,也要把钱省下来,拿去买唱片。”
中学时代约女仔:来我家一起听黑胶
“当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每天的生活费是七豪纸,最多也就是1港元。为了储钱买黑胶,我只能每天吃面包,要连续吃好几个月。”Philip回忆道:“加上主动帮爸爸洗车、帮妈妈洗碗做饭,才能得到额外的零花钱,凑起来买一张心爱的唱片。有时候实在没钱买,就流连在唱片店或者商场,站在唱片机前不肯走。”最有趣的是,有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唱片,兄弟都无情讲:“有好几次朋友们借了我的唱片不还,他们还不承认自己借了,然后我就直接上他们家找,才最终把唱片拿回来。”
中学时代,也是情窦初开时,很流行以听黑胶为借口约会喜欢的女生,和她在一起听听黑胶、聊聊天。工作后,因为偶然的机会,Philip认识了当时正红的太极乐队成员唐奕聪(Gary Tong)。“那时几乎每晚都约在一起听黑胶唱片,Gary喜欢听电子,我偏爱摇滚,因为音乐和黑胶,我们一拍即合,直到现在大家都是很要好的朋友。”
虽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慢慢流行听CD了,但Philip还是觉得黑胶唱片的音色无可取代,他至今仍经常流连于香港为数不多的位于庙街、恒丰广场和九龙城的三家唱片店。
【私人珍藏】
●The Beatles的 访问唱片
Philip收藏了很多The Beatles乐队的唱片,其中最特别的一张是乐队的访问唱片:“这张是彩色封面的,而且里面录的不是歌曲,是唱片公司把The Beatles乐队还没拆伙时的采访重新录制。尽管是访问唱片,但在当年也是热卖的,因为彩色封面很吸引人。”
他还向记者展示了The Beatles的其它唱片,其中一张《Lonely Heart》大碟非常经典,唱片正面是有着帅气打扮的几位成员,颜色很缤纷,“记得当时花了50港元买来,现在价值过千港元了吧。”
●蓝绿色叶瓣状的黑胶
不关注黑胶的人,觉得黑胶都是黑黑沉沉的,背面是黑色的带有一圈圈的密纹,如果不细看,很难发现它的美。其实黑胶唱片也紧跟潮流脉搏,“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黑胶唱片花样很多”。Philip翻出一张叶瓣状、蓝绿色半透明的唱片,“这是Horslips乐队的唱片,1979年买的。”Philip说:“看见它时很兴奋,因为很少看到形状和颜色都区别于传统黑胶的,我如获珍宝,后来发现市场上,这样的黑胶也开始流行起来,不过它的制作成本比较高,数量总不会太多。”
全球限量版吉他 一把被霆锋摔了 一把挂在这里
Philip目前和朋友经营一家以怀旧和音乐为主题的店,三层骑楼包括了小型展览、咖啡厅和乐迷演奏室。穿过稍微显窄的楼梯走上二楼,就看到转角处排满了各种旧式黑胶,旁边还有一台素净又不失时尚的唱片机。墙上挂着三把吉他,分别是Gibson、Ibanez、Fender品牌的作品。中间的透明吉他全球只有100多把,当时香港只有2把,一把被谢霆锋买了,可惜他在某次演唱会上摔断了,剩下的一把就挂这里,“它很矜贵,”Philip笑着说。三楼是一个酷酷的乐室,尽管没有很昂贵的乐器,但却很聚人气,经常有几个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朋友聚在这里打打鼓,唱唱跳跳,也有乐迷预约来这里录音的或现场夹band。
为珍藏黑胶找有缘人
Philip准备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黑胶唱片拿到珠江新城麻花墟的周日市集上,把它们传递到有缘人手里,目前摆摊日期还需确定,如有兴趣者,详情可关注其微信公众号“chitchat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