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佩带的证章记者彭年 摄
记者黄征 通讯员陶昕敏 邓艳梅
武汉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下辖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简称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武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武昌起义门旧址管理所。
其中,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1958年开始筹建,1964年4月对外开放。“这是武汉地区最早的纪念馆,也是我市文博事业的发源地和文博人才的摇篮。半个多世纪中,我们不仅见证了武汉文博事业的发展壮大,也将武汉革命博物馆打造成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高万娥昨日告诉记者。
毛泽东在汉写就“农运”名作
在武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有3件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相关的藏品:《战斗》周刊(当年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向导》周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和《湖南农民革命》(瞿秋白委托长江书店出版的单行本)。
高万娥介绍,1926年11月下旬,毛泽东来武汉,同年12月17日回湖南。1927年2月12日,毛泽东回到武昌后住在都府堤41号(即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仅用了短短4天时间就向中共中央递交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当时曾在长沙望麓园小住,过去有人认为这个报告在长沙完成。但后来证实,这篇著作是在武昌写成的。”高万娥说。
高万娥说:“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于1967年建成开放,开馆前,工作人员从中国革命博物馆复制了3本与报告有关的书刊,原版均为1927年出版。”
收藏家历经战火珍藏进步刊物《互助》
在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展出的一级文物《互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1920年在武汉创办的,内容有恽代英撰写的《未来之梦》、起草的《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等。
1940年,上海的张公度先生在南京一个小旧货摊买到一本《互助》。“文化大革命”中,这本《互助》被当作“四旧”抄走,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归张公度手中。1987年,张公度给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写信,表示愿意用200元的价格出售这本《互助》。
周斌说:“当年我看完信,立刻向上级打报告建议购买。目前全国仅存两本《互助》,另一本在中山大学。”
罗亦农亲手为母亲制作木拐杖
2006年,高万娥和几名同事到湖南征集文物。“那次征集的文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根普通拐杖,那是中共五大代表罗亦农最后一次离开家乡时为母亲制作的”。
上世纪20年代初,罗亦农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前,到山上砍下一根结实的茶树枝,亲手做成拐杖送给母亲。1928年4月21日,罗亦农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后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
上世纪60年代,罗亦农的母亲去世了,一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罗亦农的侄子罗曦将拐杖收藏起来。
“罗亦农的侄孙罗锡宏把拐杖交给我说,‘我们珍藏了40多年,就是希望有一天它能展出’。”高万娥说。
罗亦农的母亲个子较高,当年拐杖的长度约1.7米,现在观众看到的拐杖只有1.1米,消失的60厘米,是罗妈妈4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慢慢磨掉的。
镇馆之宝>>>
农讲所
毕业纪念章
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有一枚横4.4厘米、纵7.5厘米的红铜五角星型证章,正面中间绘有圆形蓝地白色的国民党党徽,党徽中心绘有木犁图案,环绕党徽上方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下方有 “中国国民党”字样。
周斌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馆筹建期间征集到一批珍贵文物,这枚证章便是其中之一。
1927年,毛泽东在武昌主持创办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即武昌农讲所),同年6月,武昌农讲所将证章作为毕业纪念品发给学生。这枚证章是学生贺叔阶的遗物。
1958年,贺叔阶的妻子周家秀将这枚证章捐献给荆门县政府。周斌说:“那时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正在筹建,工作人员到荆门县政府征集到这枚证章,一直收藏至今。”
档案>>>
武汉
革命博物馆
馆藏:现有藏品248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77件(套)。
地址: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武昌都府堤41号,武昌都府堤20号。
建馆:1963年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9:00-17:00(周一闭馆 电话027-88850322)
武汉革命博物馆常年举办的展览有:《武昌中央农讲所历史陈列》、《毛泽东在武汉》、《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等基本陈列,以及相关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
近年来,该馆还坚持举办临时展览、流动展览和巡回展览,先后推出了《光辉的历程——从一大到十八大图片展》、《红色记忆——武汉革命遗址摄影展》、《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珍藏画展》、《毛泽东文献资料收藏展》、《雷锋精神永恒展》、《第三届全国毛体书法作品展》等展览。
(原标题:半个世纪打造“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