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蜀绣、石刻,小到小饰品……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既有独特的文化元素,又展现着民间技艺魅力。但如今,传统工艺产品创业者普遍感受到,如何将产品对接市场、如何突破销售困局是它们的共同症结。
昨日,记者了解到,重庆有一家做蜀绣工艺品的小微企业,依靠对新材质、新元素的创新,不但令传统工艺焕发了新的生机,还创造了年销售近百万元的营业额,并在去年增资发展为中小企业。
“没有爱好,很难坚持”
作为蜀绣工艺美术大师,54岁的夏洪曾为市三峡博物馆手工复制龙袍,她的蜀绣作品曾作为重庆外事礼品远赠俄罗斯……然而,她2011年创业时,也曾面临销售难题。
在夏洪的店里,蜀绣价格从500元-20万元不等,因为价格高,市场接受程度低。创业第一年,她靠自己的手艺为客人做定制旗袍,当年有20多万元的营业额,旗袍竟占了七成。正是利用做旗袍的收入,夏洪坚持着自己的手工艺事业道路。
如果论性价比,夏洪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旗袍。她举例说,一件无刺绣的旗袍只需要2天时间,能卖500多元,而同样价格的一幅蜀绣,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还不见得会有客户喜欢。
“做这行,没有爱好,很难坚持。”夏洪说,她从14岁就开始学习刺绣,今年已经40年了。没有艺术传承的支撑,是不会走到今天的。
手工艺者要多参展
“手工艺者往往想的是等我技术水平达到更好的水平,再去参展。这是错误的。我鼓励大家多参加展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和你的作品。”夏洪说。
除了评选工艺美术大师,夏洪每年还参加两次以上的工艺美术展。2012年,她在贵州的一次参展就带来了一笔9万元的订单。也因为参展树立的名声,从2012年开始,她的蜀绣订单开始增加,到2013年近百万元的销售额中,蜀绣占了七成。今年,她的一幅作品拍价高达23万元。
客户多了做不过来
虽然目前销量不错,但夏洪也有烦恼。“客户少了,我们愁销售。客户多了,我们做不过来。”夏洪说,由于是原创设计、纯手工作业,产量一直得不到保证。一幅可收藏级别的蜀绣,一幅画至少需要1年时间。目前,一年她接三四个这样的订单,全年就基本饱和了。
如果先囤货再大规模销售呢?夏洪说,做这行最怕压货。因为一件成品的价格不菲,一旦创作的产品不对客户胃口,那产品就报废了。
为了扩大规模,夏洪也在致力于降低成本,将蜀绣普及给更多市民。“真的很难,有的顾客要求书签类蜀绣,控制在100元。我都不知道绣什么。”今年,她还在尝试官网上销售,但担心被抄袭。
年轻创业者的烦恼
同样遇到产品价值不被认可的,还有去年刚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龙芳宇。她与大学同学创办了微型企业创作纤维立体画,半年时间仅卖两幅。原因就是太贵,一幅2000多元。
收入上不去,龙芳宇等人干脆干起了副业:用羊毛毡、粘土等制作公仔小玩具,每个售价50-60元。同时,又以39元的价格教人制作。没想到,这个副业竟然成了她们的主营收入。
三大难题困扰市场
记者走访重庆多个工艺品商铺了解到,大部分的手工艺品面临缺乏创新、客户群体窄、无法规模生产等难题。创作的产品拘泥于传统图样,未融入时尚文化元素,对年轻消费者缺乏吸引力。而手工创业者们认为,手工产品一般都比工厂机械生产的产品贵出好多倍,消费者范围比较窄。
来自市工业美术行业协会的数据,目前我市从事工艺品生产销售的企业达500多家,从业人员(企业团体会员和个体)5万多人。201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艺品生产企业整体销售额70多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家,产值为43.7亿元。但重庆和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3年上海的工艺品销售额达到800亿元,广东省则达到上千亿元。
创业导师:
工艺品生活化是新趋势
何发美(市工业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酒香也怕巷子深。工艺品企业可以增加一些体验服务,比如让市民观摩学习制作过程,了解技艺的特点。
此外,重庆工艺品在商业模式、产品设计上还需要创新。尤其是传统工艺品,应该结合新元素新材料,了解现代文化的需求,来创造迎合年轻人的爱好。同时,低端产品的市场也很重要。
工艺品生活化是一个新趋势,可以向“谭木匠”木梳方式学习,建立自己的品牌,切合市民需求融入文化的艺术创作。
重庆晨报记者 王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