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欧洲叫 Picture Book,我国叫图画书,顾名思义,是指由图和文字构成的书籍,表达方式更具故事性和情节性,有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结构。
无论是东洋与西洋,绘本都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但同时每部绘本都有自己的特定受众群,很多经典的绘本被改编成影视或动画作品。比如:动画电影《极地特快》是由美国的绘本家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的同名绘本改编,还有电影《勇敢者的游戏》也是出自他的同名绘本。
绘本艺术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流派众多,大师辈出。除老牌英国以外,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绘本大国。这些国家的绘本已经成为非常成熟并且独立的艺术形式和学术研究的分野。绘本在形式上是一种综合或全息化的艺术,在意识上是一种转向能让公众接受的艺术。
当今中国的出版业越来越重视绘本这一领域,随着近年来各大出版社出版翻译大量国外经典的绘本,使得绘本这一综合性极强的跨界艺术门类逐步被关注和重视起来。长期以来,中国的儿童出版物,虽然已经注重传统美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过于说教的面孔总是容易和儿童产生隔阂,灌输式的给予方式难以被孩子接受。国外的优秀绘本创作始终在为孩子“说理”之前,通过好玩的故事让孩子毫无障碍地欣然接受。同属东方文化体系的日本和韩国更是注重绘本在传承文化上的功用性,已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和理念。与之相比,原创绘本在中国是方兴未艾的新兴行业,正处在一个在寂寞中坚持的阶段。原创作者稀少、专业编辑稀缺、资金支持匮乏等等,使得原创的优秀绘本寥寥无几。给中国孩子以本土的精神食粮,这一使命正迫在眉睫。
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的前身是图文信息设计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9月,致力于图文书籍的设计与出版,为了进一步明确专业特点和学术方向,于2011年更名为绘本创作工作室。
培养能够懂绘本、懂出版,具有策划、编辑和绘画能力的年轻一代绘本创作力量是绘本创作工作室的责任。海外的文化毕竟有隔膜,中国本土的文化和价值观怎样通过生动有趣的视觉表现传达给当代孩子和成人,让图与文的结合表达到一个国际高度,同时以绘本的形式将本土文化输出到国外,正是绘本创作工作室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这次展览的题目我们叫《大题小作》。辅导初期我们力求唤醒创作者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感受,寻找到内心深处最难忘又最单纯的愿望,将其视觉化,并以绘本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一本小小的绘本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综合性体现在文字和图画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优秀的“故事”是绘本艺术的灵魂,更是一切绘本创作出发的原点,因此创作最重要的出发点是故事先要打动自己。比如这次的作品《猫的呓语》,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养猫的女孩子,在与猫朝夕相伴的日子,她常常想象着主人不在家的时候,猫会是一个什么状态呢?猫的眼中的个体世界会是怎样的呢?由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绘本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是极其重要的。当然对从大三开始进入绘本创作工作室学习的学生来说,学会如何用图画讲一个好“故事”,如何将自己打磨成一个思想深度与艺术创作能力兼备的绘本创作者,不是在学校的两年能够完成的,这是一生的长远课题。在这短暂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挖掘他们的潜能。在美院的教学体系中,培养一个学生不是为了制造一个社会成品,而是尽可能地通过教学带给学生一种思维上的启迪,教会他们思考的方式和建构自己独特思维体系的能力。
在一点点的摸索和建设中,绘本创作工作室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想要成为一名绘本创作者,手绘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和其他设计类学生只会用电脑相反,电脑只是学生创作绘本的辅助。手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每一个进入工作室的学生面临的第一个课题。而对绘本艺术的灵魂——创作绘本故事的训练则必须贯穿整个绘本学习阶段的始终。“大三的孩子们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读书,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学识积累之后,才能拿到开始绘本创作的门票。”我们老师经常会这样说。在绘本书创作的初期,不但要有源自自我的生活感受,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创作的绘本所面对的读者群。因为绘本艺术不只是创作者的自我表达,同时它作为书籍在诞生之初就承载着传播的任务,一个好的绘本能够和大众的心灵产生共鸣,这一点尤为重要。
但对绘本创作工作室的老师们来说,再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只是外在的表象,工作室从来不接受任何商业性的项目,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做到毫无功利性地坚持“绘本”教学,只有当教育者真正理解“学院”的精神,才能将这份理解和热爱传递给学生,才能保证“绘本”艺术教育的品质。工作室的几位老师都深爱绘本,和学生一起学习绘本艺术是最快乐的事,一年又一年的教学过程绝对不是重复,相反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年都会收获不同的惊喜。九年的教学过程,更像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因为我们和学生都相信,绘本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里,它能创造出一个很大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不打磨是出不来的。
绘本就是这样一个很大“碗”,无论内容和绘画的技法都不拘一格,但是最终我们看到的绘本可能不仅仅只给孩子看,它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哲思,隐藏着深厚的大情怀,这种对社会和生活本质的唤起正是每个身处浮躁社会中焦虑喘息的人们所需要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