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政协委员、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监督员方宇清对上海古城墙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上海自元代建县后,未筑城墙,到了明代中叶,上海已是人口稠密、商业发达、船舶往来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沿海倭寇骚扰导致民众财物损失惨重,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上海的官府和民间共同筹资,仅用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周长约4500米,高8米的城墙,有六座城门,城上筑有雉堞3600余个,敌楼2座。
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能力,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又增筑敌楼3座、箭台20座。到了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
城墙东临黄浦江的3个城门为:宝带门、朝宗门、朝阳门,它们和西面的老西门都设有水门,东门、西门跨肇嘉浜,小东门处跨方浜。1860年修筑障川门(新北门)。1909年新辟尚文门(小西门)、拱辰门(小北门)和福佑门(新东门)。
清朝小刀会起义期间,新北门处被洋人火炮轰开,小刀会起义失败后缺口被堵上。修补城墙、堵上缺口的时期恰巧是清朝咸丰五年,当时沪上一名商人捐款20万两白银修城墙,因此城墙砖上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间,上海动工拆城墙,至1913年6月,具有361年历史的北半城城墙被拆除,在原址兴筑起民国路(今人民路);1914年冬,南半城城墙被拆除,在原址兴筑起中华路。
在城墙拆除过程中,有一小段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境阁。此段长约50余米,保留了大境阁与熙春台两座古建筑。
拆下来的城墙砖如何处理?一部分的坏砖、碎砖,被拿去填中华路和民国路(今人民路)的路基,还有较大一部分的好砖,被拿去盖新普育堂。新普育堂在国货路,是老上海最大的一个慈善机构。
此外,在拆城墙时有不少砖块流落民间,因为城墙砖制作质量较好,在解放前,民间多有寻觅废弃城墙砖造房的习惯,而且在当时,房屋大修时,业主也有尽量利用原建筑物上旧砖的习惯。因此,靠近老城厢的老房子出现城墙砖不足为奇。这些城墙砖历经几百年,具有可供研究的历史价值,至少可以为重现历史上城墙的原貌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此外,目前在大境阁尚存的一段城墙,如果该段城墙墙砖发生风化、腐蚀等情况,也可以用这些城墙砖作为原材料修旧如旧。
(原标题:上海古城墙砖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