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对研究红头船家族经营模式很有价值
红头船相关的实物和文献一直比较罕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市一位“80后”收藏爱好者发现了一张清代嘉庆年间的红头船“分家书”。文史专家从契约上所列姓名等线索入手,成功找到了两百多年前那位船主的后人。这一发现尚属首次,文史专家称对于研究红头船的家族经营模式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发现 清代地契“夹带”红头船契约
网友“青蛙探险”在微博公布了一组红头船“分家书”的照片,引起不小的关注。记者了解到,“青蛙探险”原名叫丁烁,是“80后”媒体人,著有《梦回潮汕》一书。他平时喜欢收藏,去年初买下了几百张清代地契,回家后发现里面“夹带”着一份清嘉庆年间红头船船主家庭的契约。
据丁烁介绍,这件契约确切来讲叫分关书、分约或者阄书,是家族分家产的约定,在这份分家书里,“生意”写成“生理”,“对半均分”写为“对畔均分”,都具有潮汕方言的特点,基本可以确定是潮汕族群的物件。
考证 “绳字辈”锁定樟林古港
记者看到,这张泛黄的红头船契约宽43厘米,长48厘米,附有十多人的花押。契约讲的是,陈姓一家有三个兄弟,分别为绳课、绳岳、绳安。二哥陈绳岳结婚后还没孩子就去世了,大哥陈绳课的儿子陈会沛继承其二叔绳岳的遗产。绳课等三房子孙兢兢业业,继承父业。红头船盛发号和先利号是家族经营的商船,往来天津和潮汕之间,做大豆等生意。但怕日久事繁有争议,母亲便在多名亲戚的见证下,把商船的股份和货物重新分配给三个房头。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陈景熙、澄海文史专家陈孝彻对契约进行考证。他们经过一番查阅和考究,发现分家书的见证人有9位,他们都姓陈,且辈分中带有分关中屡屡出现的“绳”字辈分。他们告诉记者,“绳”字辈使人联想到樟林古港新围天后宫中,釉陶龙凤窗上捐题铭文“沐恩信生陈世荣偕男绳帅仝喜捐”,并由此推测,该陈氏家族很可能就存在于樟林古港附近。
寻访 银砂村里有船号命名的巷子
很快,他们在澄海溪南《陈氏恪斋公世系》一书中找到线索,陈孝彻告诉记者,“有可能契约的主人一家的后代还在澄海溪南镇银砂乡。”不久,便传来喜讯,“我们找到了!”
记者跟随他们来到澄海溪南镇银砂村采访。银砂村的老房子鳞次栉比,古韵犹存,有关先辈航行红头船的故事仍在街坊中流传。如今,这里还保留着以红头船“开利”号命名的巷子“开利巷”,据说,“开利号”是陈姓家族后来拥有的另一艘商船。“开利号”巷中一侧是船主陈其益的住宅,一连三座“儒林第”,另一侧是陈其益的货仓“糖房”。开利巷附近,尚有陈其益建的供奉其祖陈长许的“长祖家塾”(当地俗称“三山门”)。
在小巷深处住着一位82岁的陈姓老人,而这位老人正是红头船船契约主人陈绳岳的第六代裔孙。他很激动地向记者展示着家藏的宝贝:一个青色的米缸,“这个米缸是我家先辈的遗物,是当年在红头船上用来装米的。”如今,老人依然用这个米缸装米并视为珍宝。而另一位,95岁的陈婆婆家藏有盐木轮子,据其所说,是“开利号”红头船上用来绞缆绳的工具。
专家 首次发现,价值和意义重大
在“南澳一号”与海上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上,由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陈景熙、学者陈孝彻、丁烁三人向大会递交的学术论文《红头船主“分关”考: 红头船运营与家族制度维系》,在学术界引起不小反响。
陈景熙博士告诉记者,清代嘉庆年间是红头船的全盛时期,红头船的实物和文献本身就很少,该契约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存世的红头船契, 也是铁证,证实红头船主家族的股份制运营模式。
他介绍说,“这件契约对研究红头船家族的经营模式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此契约表明,红头船主家族在不可避免的分家析产的同时,确保了家族财产的相对集中,期望子孙受惠,恢宏世业,不仅以股份制的运营模式维持并发展红头船的运销业务,也在利益均沾的前提下,维系了家族制度。”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孙欣欣
本报摄影 本报记者 孙欣欣 方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