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西郊的安徽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只见馆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别具风情,精美石刻彰显古韵,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让偌大的博物馆沐浴着诗情画意。
博物馆一角一个不大的展厅,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原来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徽州饼模展”,数百件饼模摆放在一个古色古香的长桌上,引来许多参观者,其中不乏异国面孔。大家兴致勃勃地看着形形色色的古代制饼模具,有的还拿起桌上五颜六色的橡皮泥,亲手做起“月饼”。
据介绍,博物馆一共收藏有元代至改革开放前的饼模1000多件,这次集中展示的600件是徽州饼模。除此之外,还展出徽州地区民俗用品,比如匾额、招牌、灯具、农具等等,最大程度地还原过去徽州地区人民共同欢庆中秋的图景。
“由于徽商常年经商在外,对于徽州人来说,团圆显得非常重要,而中秋节就是一个团圆的节日,用模具做月饼成了徽州重要的传统过节习俗。 ”馆长宣繁秋说,“这里展示的徽州饼模,由银杏木、松木、香樟等几十种材料做成,雕刻成多种图案,在展现不同历史文化题材的同时,传达出古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
记者在现场看到,满桌子的饼模,有长条形、圆形、方形,形状各异;有的大如花盆,有的小似硬币,大小不一;有的是“福”“寿”等字样饼模,有的是仙桃、鲤鱼、梅花等花色饼模。模具形态、图案很少有重样,不禁令人感叹古人技艺的精妙。
和传统博物馆展示方式不同,源泉博物馆的此次饼模展不仅让观众看到古代的饼模,还可以自己动手做“月饼”。 6岁的小女孩唐江依把饼模当起了玩具,玩得不亦乐乎。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印度留学生桑达拿起一块饼模,一口气做了十来个不同图案和色彩的“月饼”,兴奋地展示给大家看。“中国的月饼很美味,历史很悠久,这次我通过自己亲手做‘月饼’,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节日有了更多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