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表:记者郭晓昊
外销银主要是指1785年~1940年左右由中国制造并出口西洋的银器制品,他们大多带着梅兰竹菊等典型的中国传统图案、纹饰。其中的定制精品一般带有徽章,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起落兴衰,而收藏者可以通过银标分辨它们的“出身”。
国庆前夕,北京一家新开设的拍卖机构推出一场金银器拍卖会,将外销银重新带入了收藏者的视野中。从成交价来看,小件的银壶、银碗等价格多在万元以下,工艺最为精美的银制梅花纹茶具六件套也不过17万元。
银器收藏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门类,“古老”是指银器的产生可追溯至数千年前,“新兴”是指银器近年才开始受藏家关注。
在国外拍场,皇家银器早已拍出近百万元的背景下,在2010年西方银器始入国内拍场的带动中,中国老银器收藏方兴未艾,唐宋、明清及民国时期的艺术品逐渐受到各路藏家的认可。其中,外销银可谓独树一帜,且仍能较为方便地在拍卖机构和收藏品市场中觅其踪影。
外销银工艺水准普遍较高
清代是中国出口银器的辉煌时期。外销银简称CES,英文全称Chinese Export Silver,一度被欧美上流社会人士奉为时髦之物,工艺十分精美。不过也有外国专家认为,外销银更应外延至那一时期中国各地多达5万余家银号的不下百万件制品。由于社会变迁,造成那一时期流失海外并保存完好的中国银权重较大,被以讹传讹地划归“外销”行列,而其工艺水准不亚于当时欧洲皇家银器。
早期的外销银器保留了西方的器型,相对于19世纪覆满中国传统特色图案的银器来说,这时外销银器的中国风格可能并不明显。但此系列艺术品中的装饰风格还是带有明显的中国元素。
例如一些首饰盒,整身以丝制花环树枝包围,在盒盖上装饰有一串已裂开的石榴籽。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有的用于存放口红和腮红的银制镀金梳妆盒,也打破了传统的西洋器型,而采用螃蟹形状。螃蟹在中国文化中有富贵吉祥、仕途高升的含义。常见的中国特色图案还有梅兰竹菊、松鹤、童子、喜鹊等,多寓意吉祥,讨人喜欢。
外销银器
价翻四五倍
古董商陈先生曾卖出过多件外销银制品。他表示,自己除了来回奔波于各国、各地收藏品市场和拍卖机构外,还习惯在一些网站上进行海淘。记者登录西洋收藏在线发现,的确有不少藏家关注中国老银器、西洋银器和中国外销银等,其中不少是旅居海外的华人。
“三四年前,这些流落在海外的银器大多是白菜价,例如美国一家拍卖行上拍的外销银十件套茶壶,成交价才6500美元,放到现在至少要翻四五倍,但买家一般不会轻易放出。”陈先生介绍,“跟茶文化有关的最好卖,价格也比较高,另外一些老的银镯、首饰盒等小物件则受到年轻女士的喜爱,因为它们大多是孤品,不会跟市面上千篇一律的银饰重复,价格也比较亲民,从1000元到5000元的都有很多选择。”
外销银为满足买家的需要,会仿制外国银器的印记、标志,但外国学者冯韦斯特曾表示,这种仿制是能分辨出来的。跟西方最大的不同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银器工厂”,从来都是小作坊式的,因此银器的制造也是全手工的,含银量更高。广东、上海、北京、天津、成都、南京等都曾有许多作坊制作外销银,但各地的风格有所不同。
打银标目的为防伪 各国银标都不同
拿到一件银器,一般人却不知道它的“出身”,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据拍卖业内人士介绍,收藏者可以从银标入手,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银器标志是一种复合体,大多能分成几个部分,因此具有多个标志。凡拆开的话,局部银器上都具有相同的标志,这是出于防伪的目的。
例如一件英国银器,从左至右分别是制造者商印、纯银标准印章、城市印章和日期字母印章。出现频率最高的银标大概是小狮子了,它代表此件银器为925纯银标准,即92.5%的含银量。
相比之下,中国外销银的款识则简单很多,通常只有三个组成部分:2~3个英文字母+中文行名+两位阿拉伯数字(成色)。英文字母是经销商的名字,由这些经销商把银器外销至欧美各国,名扬海外。例如WH是Wang Hing的简称,音译“旺兴”,是19世纪广州一家中国外销银器主要供应商之一。而“敬祥”等则是银器铺名字。银器铺名和经销商名就如ID一样,给外销银打上了独特的烙印。
收藏TIPS
成套收藏价值高
品相、工艺、文化内涵——这些评判其他古董价值的标准同样适用于老银器。陈先生表示,对于欧洲皇室御用银器,主要看其出身,独特的家族品牌会给藏品增值不少,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官窑瓷器。系统收藏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中外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多方面的交流,而其中的定制精品一般带有徽章,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起落兴衰。“像银手镯、筷子就可成对购买,又如颈饰中的项圈与长命锁最好完整收藏,如果头饰、发饰、颈饰和首饰等是配套的,也最好别买单件,因为收集或投资全套金银器的价值将远远超过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