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为收藏保健品:62岁大伯竟借高利贷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为收藏保健品:62岁大伯竟借高利贷

为收藏保健品:62岁大伯竟借高利贷

作者:佚名      其他藏品编辑:admin     
漫画 漫画

  记者 纪含羽

  不少市民喜欢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像是票据、公仔玩具、汽车模型等,这本身没什么可奇怪的。但收集各种保健品,您听说过吗?这种特别让人匪夷所思的收藏行为,就发生在62岁的退休大学教授吴大伯身上。而且,为了集齐一整套保健品,吴大伯竟然还去借高利贷。这种“囤货”的方式,可让家人不淡定了。

  上周五,吴大伯被女儿带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心理科主任谢健的解释让女儿明白了父亲这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没错,这是一种病,叫作“强迫性囤积症”。

  62岁大伯“恋上”囤保健品

  在市一医院心理门诊,吴女士告诉了记者关于父亲的“收藏”经历。

  吴大伯早在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收集东西,什么东西都收,凡是能想到的,就连食用油也不放过,有时候过期了的食品也放着,说是看看也好的。

  因此,吴大伯家就跟仓库一样。

  6年前,吴大伯因胃癌而做了手术。自那以后,情况发生了大转变:收藏还是收藏,不过这“收藏”的目标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吴大伯开始喜欢收藏保健品。

  “我爸爸和社区里的一些老街坊常去听外面一些商业的保健讲座,几乎期期都不落下。”吴女士告诉记者,估计也是因为这样,吴大伯求长寿的想法被骗子牢牢把握住,设置了“连环”骗术。

  家里人发现,吴大伯开始不停地往家里搬保健品。“其实很多保健品我爸爸也不吃,就是摆在那里看看的。”吴女士说。

  吴女士长期定居海外,知道这件事情后,她立即赶回来,并没收了吴大伯所有的银行卡。本以为这样可以断绝吴大伯的“收藏”行为,谁知道吴大伯竟然去借高利贷来买保健品。吴女士这才意识到父亲问题的严重性,带父亲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

  原来是“强迫性囤积症”

  接诊的谢健主任很明确地告诉吴女士,他父亲一直以来的这种行为,其实还真的是一种病,医学上叫强迫性囤积病或强迫性囤积症。

  “强迫性囤积症是一种有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的病症,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他们也想要囤积下来。”谢健主任说,强迫性囤积症患者所聚集的物件,常常会干扰或损害到患者及身边亲友的基本活动,包括煮食,打扫,洗澡及睡觉等,以及生活上的流动性。

  “随着年龄增大,吴大伯认知功能开始下降,大脑开始出现萎缩,辨别能力开始出现下降,在强迫性囤积症和胃癌手术后寻求长寿的基础上,就被骗子钻了空当。”谢健主任说,这其实也是老年痴呆的前兆。

  此外,强迫性囤积症患者在进行决定时,往往会伴随着焦虑情绪的出现,可以通过放松方法平稳其情绪,并辅以认知行为治疗,帮助囤积症患者做出决定。当然也可以采取暴露疗法,让囤积症患者反复扔掉一些东西。

  强迫性囤积症和创伤心理有关

  谢健主任介绍,强迫性囤积症患者大脑中的两个部位较正常人活跃。同时,他们大脑中搜寻与该对象有关的记忆的海马状突起也较为活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类患者有收集癖好,他们需要大量收购或无法抛弃,对别人看来价值不高或没用的物件。

  “但女孩子爱买化妆品、爱买新衣服,其实不能算是强迫性囤积症。”谢健主任告诉记者,强迫性囤积症很大程度上是和“创伤心理”有关,比如无限制地购物,可能会是很多人自我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而区分强迫性囤积症和一般囤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心是否有冲突。

  “有的人在囤货之后,经常会陷入懊恼当中,经常会自责,可是却总是控制不住地要去‘囤’,这才算是有强迫症倾向。”谢健主任说,“患过胃癌、做过手术,对于吴大伯来说,一定程度上属于心理创伤,正是因为经历过癌症,所以他求生欲望特别强烈,也因而对于保健品会有心理上的过分依赖。”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