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株洲讯 “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2月10日,株洲市民宾茂源如此感慨。临近春节,他和姐姐在老家搞卫生时,发现存着好多上个世纪的“古董”。
9日下午,宾茂源和姐姐在株洲荷塘区明照乡的老家搞卫生,在2楼清扫四方木箱时,姐姐在一个箱子中发现了2块银元。“那是爸妈留给你的,估计另一个箱子里还有宝贝。”这2块银元银白色中透露出些许淡绿,上面刻画着袁世凯的头像,是宾茂源的祖上传下给他母亲的,当年共有4块,2块给其姐姐出嫁,这2块留给宾茂源结婚娶媳妇用。
当他打开第二个木箱,把旧衣服全部清出来后,发现箱子顶部、底部以及四周全贴满了泛黄的老旧报纸。报纸上印着“新华社电讯”,刊发日期有从1968年6月到1968年7月4日的,有周总理外交新闻、建党47周年等内容。
“报纸可能是你奶奶贴的,以前木箱子有缝隙防漏灰。”宾茂源的母亲告诉他,这两个木箱是那个年代结婚的物件,是用实木打造的;报纸则是其大伯和父亲留下的,大伯当年是知识分子,和他父亲在株洲一家医药公司上班,闲时带些报纸回家存着。
“我家是不是还有这样的老古董?”对90后宾茂源来说,这些东西他见都没见过,感觉新奇。他循着母亲的记忆,在家中角角落落“寻宝”,最后找到一台老式脚踩缝纫机、一辆老旧单车和一把木算盘。
从母亲的讲解中他得知:缝纫机是他出生后不久,一户人家装修处理后被父亲拣回来修好的,梭子、踏板、线圈等保存完好,母亲和奶奶用来缝衣补裤子。当年父母结婚时这种缝纫机很流行;单车也是当年结婚的物件,父亲踩着它上下班做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转一响’(缝纫机、单车、手表、收音机)才是结婚的必备品。”母亲告诉宾茂源,家里后来还添上木算盘用来算账,“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这套计算口诀,几乎家里的老人都详熟。
“那个年代的东西保存这么久还这么好。”看着这些收捡出来的老物件,木头没有虫蛀、机器也还能用,宾茂源准备将它们好好保管,等以后新房装修后专门放到陈列柜中收藏。“过去那些日子虽然苦,但东西实用,感情朴朴素素一辈子,也能患难持久,所以这些东西值得纪念。” 记者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