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忠平
乙未春节前夕,与几位师兄一起去给恩师张大卫先生拜年,我带去了一个朋友赠予的特殊礼物,一本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在1976年出版的《大楷字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作者就是张大卫。如今已75岁的他,看着这本39年前的旧物,诙谐地说:“人生一眨眼,这也成文物啦。”在感慨之余,他给我们讲了这本字帖背后的故事。
1975年春,上海书画出版社公开向全国各工矿、农村、部队、文化馆发布征集书写书法字帖的通知。当时,张老师还在上海周浦一家工厂工作,因为他的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有的还荣获过市青年美术创作奖等,已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了。一日,厂支书告诉他县文化馆送来征稿通知,点名要他参加,当得知是出字帖,感觉一定很难,所以并没有上心。不日厂支书又问及此事,并鼓励他说:“写写看看,不取是正常的,胡乱将就选个应付一下嘛。”于是,张老师按命题写了一幅楷书《鲁迅诗》寄去,算是完成了一个政治任务,也就忘了。两月后的一天,他因公去南汇县城办事后,傍晚回厂交差时,厂支书告诉他,书版社要你写什么东西,派两人拿了介绍信来调查,知道你历史清白,为人本份,做事踏实,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政审就通过了。张老师接过介绍信一看,来访者就是方之木(即方去疾)和周志高两位先生。第二天,张老师给出版社去电,正巧是方先生接的。他说:“看了你的《鲁迅诗》书作,尤其是那个‘之’字,写得特别好,评审组已一致通过,决定请你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先照要求写几页寄来看看吧。”可见当年出版社对此事是十分重视和谨慎的。
说起张老师的书法,其功底的确了得。6岁起执笔临颜体,读中学时在美术老师指点下学柳体,后在青年宫求教于胡问遂先生。胡先生称赞其笔致干净利落,已深得柳体神韵,若再研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对颜体的感受会更深刻。因此一本《伊阙佛龛碑》他临习长达十二年之久,可见其毅力非同一般。在创作《大楷字帖》时,他不仅写出了唐楷严谨的法度和多姿的神采,笔墨中又恰到好处地显出骨力遒劲、舒卷自如的个性风格,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他在长期的笔墨实践中,对传统的体悟、理解和把握,是十分到位的。
当几句歌词写好寄出没几天,方先生就来电说,很好,很好,把歌词写全尽快寄来吧。当全部完成寄出后,一个多月也不见回音,张老师不免心中犯怵。一日终于盼来方先生来信,原来,他们将书稿送到工厂、农村和部队等地,广泛听取了工农兵人民群众的意见,受到一致好评。请择日来出版社对个别字的结体略作调整,即可出版。那时的交通并不像如今这样方便快捷,因此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吃了定心丸的张老师就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途公交赶到市区。在方先生的办公室里忙到近中午才完成,正欲告辞,客气的方先生执意要他吃了午饭再走。张老师告诉我,吃饭时,方先生去食堂特地买了三块大排,硬塞给他两块,那年月吃肉是凭肉票的,一下子吃两块,这奢侈至今难忘。
第二年春,《大楷字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如期出版,一次印刷就高达505万册之巨。此帖出版不久,出版社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的许多来信,在称赞的同时,希望能开设书法班,学习书法等等,可见人们对书法艺术热爱之情。字帖出版后,张老师仅得到30本样书,面对各方的索要,他只能请人到市区书店先后买了70多本,近半个月的工资,一转眼都送完了,且自己一本也没留。一日,他找到方先生问是否还有样书可赠,方先生笑而不答,转身拿出一刀特级净皮宣纸送给他,权作答谢,这价值相当于一个多月的工资呀,几经推辞张老师才拿了半刀,方先生翘着大拇指说,你正是当代活雷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