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巨星成龙专注收藏老房子,拥有7栋屋龄超过500年的古宅
成龙这个烧钱的爱好,常州也有一个小圈子的人在玩——
外地乡下百年老宅,原汁原味“搬”来常州
顾国俭的老房子内景中国江苏网4月10日讯 位于金坛开发区中兴路两侧有不少厂房,整齐划一的厂房中间,有一处散发着徽派气息的老房子十分显眼。它原来在江西省金溪县,2012年,基本被原汁原味地“搬”到这里。
最近几年,我市从异地“搬”过来的老房子不止金坛这一处。收藏老房子,已然成了新的收藏类别。
不远千里淘房
江西一栋150年的老宅,被他“搬”来金坛
门楼、回厅、天井、屏门、高墙、翘角、石雕漏窗、木雕楹柱、黑瓦白墙、高墙封闭……有着强烈的徽派建筑风格的老房子,隐藏在金坛开发区众多厂房间,显得与众不同。
老房子的主人是48岁的道一(网名),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据他介绍,他的这处老房子是从江西金溪“搬”过来的。除了地上铺的砖石和部分黑瓦是新的,其他部分基本保留了原貌。“该老房子建造于150多年以前,主人曾和胡雪岩一起做过生意,当时花了8年多时间才建成。”
道一告诉常州晚报记者,在常州,像他这样从外地收藏来的老房子不止一处。“金坛、西太湖、武进等至少五六个地方有这样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有一个共同点,整体物料大都选用老房子的物料,不少是整体异地拆建过来,其他是择取几个老房子的不同部位的物料,“混搭”而成的。
不是一般“烧钱”
拆建、修复一栋老宅,至少花费3000元
在常州,能玩得起老房子的肯定都是有经济实力的人。
像道一这处金坛的老房子,从购买到重建,历时3年,成本巨大。老房子之前居住了7户人家,道一购买老房子的价格足够他们每户人家在当地建两层小楼。
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有很大区别,前者主要靠雕、凿、卯榫拼接,后者却主要靠钉子、混凝土。重建老房子不是一般建筑团队能完成,对工艺有很严格的要求,否则,卯榫不合缝,雕镂不协调,修补就失败了。
为了尽可能原貌重现,道一花巨资从苏州请来古建筑建设队伍。这支队伍曾多次和成龙合作,成龙收藏老房子的修复,都是由他们操作完成。尽管道一不愿透露具体金额,记者还是从多方渠道打听到,这处老房子的拆建、修复至少花费了3000万元。
“当然,每人收藏老房子的情况不同,但是手里没钱真没法玩。”记者根据道一提供的线索,尝试联系其他老房子藏家,但大都被婉拒。他们绝大多数是老板,刻意保持低调。
收藏有“底线”
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让老房子焕发新生
道一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处老房子时的模样时——它破旧不堪,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毫无生气,而且当地政府也没有把其列入文物保护对象。“江西、安徽、浙江、福建这4个地方是我们经常淘老房子的地方。在我近20年的收藏中,我在这些地方见过太多这样破败的老房子。”道一说,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花这么大力气收藏老房子,主要出于保护之心。
当然,他们也会在保护的基础上对老房子加以利用。“绝大多数人会把老房子装修成会见重要客人的场所,环境好,又显得有文化。”道一的老房子就时常举行重要的会议,招待尊贵的客人。
他是我市收藏老房子最多的人
20年间从外地“搬”来9套老房子
春日午后,西太湖畔紫薇园里,空气中满满都是阳光夹杂着古木松香的味道。一排排的老房子安静地坐落在那里,既古典,又充满生机。
9套“籍贯”不同的老房子“搬”到西太湖畔
“这套老房子是从江西收来的,它讲究中轴对称、方正严整;这套老房子是从浙江淘来的,它是另外一种风格,高大宽敞,布局严谨;这套老房子也是浙江收来的,用料粗实,做工精细……”顾国俭挨个推开每套老房子的门,它们的年龄和“籍贯”不同,构造也各具特色。
一共9套老房子,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西太湖紫薇园里。它们是顾国俭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乡下收藏来的,它们的年龄至少有百年了。
这些老房子中,有8套是整体搬迁,保持了原汁原味,老物料清晰可见,散发着淡淡的古木清香。另外1套老房子,是由几套老房子的老物料“混搭”而成。
为更好地保护和修复,他赶到法国、英国学习
今年57岁的顾国俭一直从事园林生意。从年轻时就开始收藏紫薇,藏有不少百年以上的紫薇树。这么多的树,种在哪里是个问题。后来,他有了用老房子、老树造景建园的想法,由此开始了老房子收藏之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他奔波在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的乡村,寻找散落在民间尚未被列入保护对象的老房子。20多年,他以异地拆建的方式,收藏了9套老房子,是常州这个圈子中收藏老房子最多的人。
在顾国俭看来,每套老房子不仅有历史,还有生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这些老房子,他还曾专门到法国、英国等国家考察学习。由于保护和修复得好,他的老房子声名在外,还引起了一些影视组的注意。前段时间,就有剧组到这里取景。
他想收藏更多老房子,终极目标是56套
2007年,顾国俭在浙江收藏了一套老房子。和其他老房子不同,这套老房子并没有“搬”来常州。收藏老房子的时间长了,顾国俭对老房子的理解更加深刻。“有些老房子,放在原地比‘搬’到这里得到的保护会更好。而且,即使我把老房子‘搬’来了,它最终也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全社会。”
多年前,他曾想以“56个民族”的元素收藏56套不同老房子。时至今日,他仍没有忘记这个初衷。“终极目标是收藏56套老房子,希望自己能完成这个心愿。”
延伸阅读
也不是所有的老房子,都能收藏
“我市收藏老房子的玩家,收藏对象以徽派建筑为主。”道一说,大家之所以很少收藏本地建筑,和我市老房子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常州的老房子是砖木混合机构,而且砖墙较多,收藏难度和重建难度都要大得多。”不过,他表示,现在去外地收藏老房子难度也比以前大多了。
一方面,人们对老房子的本地化保护意识日益加强。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相关部门,针对私人产权的老房子陆续出台保护措施,像安徽省就出台多个法规条例,对老房子加以保护。
据市文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我市2008年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包括武进、金坛、溧阳)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而只要被认定不可移动文物,就不能对其移动和买卖。这1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只有极少一部分属于私人产权的老房子。
市文物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尚未出台和私人产权老房子保护相关的法规条例。
异地拆建会令老房子失掉时空延续性
古建筑爱好者徐昕长期关注古建筑文化保护,他已经跑了100多个地方查看古建筑。在他看来,收藏老房子,对它们进行异地拆建,要一分为二看待。“运用民间力量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是一种开放式文化嫁接,有积极地一面。但是,如果那些古建筑离开原地,空间形态会受影响,也就失掉了时空延续性。”
吕洪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