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范制葫芦:黄全华的葫芦情缘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范制葫芦:黄全华的葫芦情缘

范制葫芦:黄全华的葫芦情缘

作者:佚名      其他藏品编辑:admin     

  摘要: 葫芦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直被视为祥瑞之物,千百年来,它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在您的印象中,葫芦是什么样的?在天津,有 人能把葫芦玩出各种花样来:葫芦变身花瓶,花瓶的纹路完全靠葫芦生长而形成;葫芦可以长出关公的形状,眉眼之间栩栩如生;葫芦还可以变成虫器、茶叶罐、扇 骨&hell…

  推荐关键字 葫芦

  葫芦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直被视为祥瑞之物,千百年来,它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在您的印象中,葫芦是什么样的?在天 津,有人能把葫芦玩出各种花样来:葫芦变身花瓶,花瓶的纹路完全靠葫芦生长而形成;葫芦可以长出关公的形状,眉眼之间栩栩如生;葫芦还可以变成虫器、茶叶 罐、扇骨……本期《天津收藏家》栏目,记者就带您认识这位范制葫芦的沿承者、收藏家黄全华,看看他与葫芦的情缘。

  从玩葫芦到机模制造

  黄全华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好动,喜欢养点蟋蟀、小鸟,也喜欢玩玩葫芦、核桃。从小就觉得玩这些特别有参与感。”但这样的喜好与父亲的初衷是相悖 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师承津门书画大家慕凌飞先生,对书画钟情,希望将自己的儿女也朝着书画方向培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黄全华的哥哥、姐姐在书画方 面都小有成就,唯独他始终钻不进去。黄全华说:“这可能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我更喜欢这些有参与感的项目,从小就玩葫芦,玩出感情了。”

  上世纪70年代,黄全华来到农场劳动,每天最劳累的工作就是浇地、施肥。当时黄全华所在的农场承担着一些特殊任务,因此在土地的规划、使用上都有严 苛的要求,这也为他在种植方面的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9年,黄全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型,他顶替回城,进入工厂,接触机加工模具制造。这一下又 是8年时间。8年里他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将车钳铣刨这些工艺掌握得一清二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全华下海了,他开办了自己的工厂,致力于机械加工、模 具加工和注塑加工,掌握了多方面的模具制作经验。

  盘点黄全华的人生履历,我们发现,他童年受父亲的熏陶,虽然与书画失之交臂,但在耳濡目染下接受了正统的艺术熏陶。下乡这些年里,不断掌握农业技 能,对种植业有了独到的见解。进入工厂后,他又学习机加工及模具制造,自主创业后,积累了资金和经验。这些浓缩在一个人身上,能够发生多大的化学反应?

  将“制造”变为“创造”

  时间转眼到了2008年,那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正在爆发,对于一家小工厂而言,黄全华厂里的订单出现了下滑。就在此时,一位朋友经人推荐找到黄全华, 商量范匏葫芦这件事,希望黄全华能够借助厂里的设备为他定制一套模具。“那会儿我对范匏葫芦根本没有太多了解,虽然喜欢玩、喜欢收藏,但什么是范匏葫芦, 的确不太懂。”黄全华说。按照对方提出的要求,黄全华安排生产,仅仅半天时间,3套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模具做出来了,黄全华带上它们去见朋友。“他看到 这些模具都惊呆了,过去他做一套模具至少要20天时间,而我仅用了半天就做出3套。论精细度,他当年用的石膏与我为他订制的材料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黄全 华回忆说。通过与朋友的探讨,黄全华认识了范匏葫芦。

  黄全华解释说:“范匏葫芦,又叫范制葫芦,就是以模具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范制葫芦的方法,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随着葫 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了。不仅匏制出的葫芦值得收藏,精心雕刻的模具也有极高的 收藏价值。”在朋友的引领下,一心想将“制造”变为“创造”的黄全华似乎找到了企业转型的途径。

  黄全华把心思放在了一本书上,那就是王世襄先生所著的《中国葫芦》。考虑到自身拥有的条件,调动起自己对葫芦的兴趣,又奔走全国多市场进行深入调 研,最终黄全华决定说干就干。于是,当年他一下子包下了70亩地作为自己的葫芦种植基地,开始了范匏葫芦的研发。这边的工厂继续研发模具,那边就展开实 验。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三年时间,时间、财力、精力搭进去不少,但收获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那些日子里,黄全华一直住在葫芦基地里。他发现雨水有可 能让正在生长中的葫芦发生霉变,他便在葫芦架上撑起了若干把“雨伞”。撑起了伞依旧抵挡不住霉变,他就冒雨站在葫芦架下,仔细寻找着导致霉变的“罪魁祸 首”。他发现叶子在雨水中的变化直接影响水的流向,便将葫芦周边的叶子剪下几片,阻断水流的渠道。

  一件手心大小的葫芦

  2012年,黄全华的70亩葫芦基地里终于迎来了第一件他认为满意的作品。这件作品是一个鱼篓形状的虫器,整件作品直径约与1元硬币大小相仿,高5 厘米,整件作品细腻、素雅,花纹精细,大小合适,是一件在业内颇受好评的手把件。一年之后,黄全华开始把玩这件作品,真是越看越喜欢。对于这些微小版的葫 芦,养成是件颇费工夫的事。它的生长要在育种时就做好设计,在成长过程中还要全程监督。即便如此,一批中真正能够长成型的葫芦也不过一两个。在把玩的过程 中,黄全华看到了葫芦表面发生的质变。手心大小的葫芦,俨然成为几年辛勤汗水的最好回报。

  冯骥才先生看过黄全华的作品后,对他的创意大加赞赏,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冯骥才认为:既然是葫芦,就要让欣赏者一眼看上去就是葫芦,而不是旁物。 若是在保留葫芦原始特征的基础上,再加入匏制工艺,则真的是锦上添花的佳品。知名收藏家马未都认为,黄全华的作品非常好,在市场推广方面若是做足文章,一 定大有可为。

  有了这些大家的支持,黄全华在范匏葫芦领域也是信心百倍。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空》、《一模二相》、《喜鹊登梅瓶》、《关公》、《招财蟾香炉》 等作品均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奖最高奖项“百花奖”。如今这些藏品就摆放在黄全华的展室内,用于收藏。这种经过自己汗水和心血培育的藏品,总有一种难以言喻 的味道,黄全华说:“范匏葫芦就是这个‘范儿’。”

  本期收藏家:黄全华

  黄全华,1957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烟台养马岛。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2008年受王 世襄先生《中国葫芦》一书影响,矢志继承发扬范匏这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全身心投入到范匏事业。其参与创作的工艺葫芦《空》、《喜鹊登梅瓶》在中国工艺美 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原创·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创作的《一模二相》等获奖作品现正在天津美术馆展出。黄全华独创的多 项范匏葫芦工艺技术已获国家专利。他还是一位范制葫芦的收藏家,如今千余件范匏葫芦精品收纳在其展室中。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