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香
过去十年,当代古典家具迎来最佳发展时机,被称为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古典家具厂数量发展到上万家,红木家具销售市场,也从早期的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逐渐延伸到国内二三线城市乃至全国各地;在传统产区之外,崛起了如仙游、东阳等多个后起之秀;越来越多种类的珍贵木材进入国内,主流原材料“你方唱罢我登场”;原本泥沙俱下的行业,出现一些崭露头角的领军企业,成为人们熟知的品牌;中式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之一,传统文化在悄悄复苏,古典家具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发展历程、拍卖收藏、原材料、产区等多个角度,回顾总结过去的黄金十年,以飨读者。
从发展历程看黄金十年
古典家具在当代的崛起和发展,从时间历程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至2003年,为第一个阶段,属萌芽复苏阶段。国内几个传统古典家具产地,如北京、苏州、广东等地,涌进大量港台家具商,一车又一车的老家具,经香港台湾卖往世界各地,中国传统家具在大量流失海外的同时,也得以被世界眼光欣赏,登上无数个拍卖舞台,走进世界著名博物馆。
2003~2013年,是古典家具在当代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崛起与繁荣的第一个“黄金十年”。受海外市场对中国家具的热捧,以及拍卖纪录的频频刷新,此前不被国内重视的古典家具,引起了不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敏感关注。一些原本依靠手工雕刻为生的工艺产地,如福建仙游、浙江东阳等地,出现一批又一批的木雕从业者转行从事仿古家具。基于当地良好的手工基础和原本就有储蓄的原材料资源,仿古家具产业一经引入,便如星星之火,发展势头来势汹汹,很快便超越了手工木雕产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2006年,仙游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荣誉称号,2011年通过复评。2013年,仙游被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中国仙作红木家具产地基地”、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两块金字招牌,标志着仙作家具正式从小打小闹的作坊式生产,转向注重区域化、品牌化的专业生产制作。2008年,全国单体经营面积最大的专业红木家具批发市场“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开门营业,各地的红木经销商涌向东阳,每年召开一次的经销商大会,大大加速了东阳红木家具的发展。同年,东阳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下文,授予 “中国木雕之都”称号,“东作”与“仙作”一起,成为古典家具在当代发展黄金十年的最大受益者。
到2013年,当代古典家具产业已走完第一个黄金十年,开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旅程。在2014~2024年这十年当中,行业是否还会经历大起大落,尚有待观察。但毫无疑问的是,下一个十年当中,“创新”必将成为主旋律。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营销渠道、营销手段,亦或是家具设计,在下一阶段,领先创新并找到适合路子的产区和企业,将稳固优势,加速发展。而止步不前、骄傲自满的产区和企业,或将深陷泥潭,很快被后来者超越。
从原材料波动看十年价格走势
在过去十年中,古典家具行业常常带着“暴涨”这样的字眼进入公众视野。“海南黄花梨8年暴涨500倍”、“一张架子床价值一个亿”这样的报道屡见报端,尽管多是夸张性的噱头式报道,但多少也折射出了外界看待古典家具的心理,那就是一个字:涨。十年间,红木原材料到底涨了多少?从下列表格对比可见一斑。
2003年与2013年古典家具主流用材价格对比
材质 2003年行情价 2013年行情价 上涨幅度 备注 海南黄花梨 8~15万元/吨(100元左右/斤)
8000~2万元/斤 十年涨幅:199倍~265.7倍年均增长率为:69.86%~74.82%
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如今多以斤为单位,在藏家之间私下交易。按吨论价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式。 越南黄花梨 8000~1万元/吨 1000~6000元/斤 十年涨幅:249倍~1199倍年均增长率为:
73.70%~103.20%
小叶紫檀 4~6万元/吨 80~200万元/吨 十年涨幅:19倍~32.33倍年均增长率为:
34.93%~42.00%
特殊大料按斤论价 大红酸枝 4000~5000元/吨 6~35万元/吨 十年涨幅:14倍~69倍年均增长率为:
31.10%~52.94%
2米长、30~50厘米宽、1厘米厚的板料,已按块论价,每块1万~5万元不等数据统计:《古典工艺家具》
从表格可以看出,2003~2013年这十年间,四大主流用材的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均涨幅达200%以上。其中以海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上涨得最为凶猛。
然而,红木原材料的上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本来平稳的红木价格开始下滑。2000~2001年到达最低点,之后便缓慢上走,2003年开始明显升温,到了2006、2007年,开始成倍翻涨。小叶紫檀波动最大,2005年的价格仅为18~25万元/吨,而2007年底每吨已达到75~100万元,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涨了4倍之多。到了2008年上半年,小叶紫檀的价格突然从高位跌到40万元/吨,跌去一半还不止。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因其稳定的市场需求,和国际收藏市场的高度认可,一直呈稳定上涨的态势。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仅下跌20%左右。而小叶紫檀的大起大落,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同样属于珍稀硬木,但小叶紫檀始终还有供应量,不像海南黄花梨,受制于产地范围小,已濒临绝迹。工艺制作上,业内有句俗称叫“紫檀工”,暗指紫檀家具的工艺要求特别高,一般厂家不具备开料制作的能力和水平,也导致多年来生产制作紫檀家具的厂家要少于黄花梨,造成原材料消费需求也低于黄花梨,因此十年间紫檀原材料价格涨幅最小,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也最易受到影响。
过去十年间,红酸枝应是原材料市场最“红”的主流用材。在2003年,黄花梨、紫檀大受追捧时,红酸枝因价格低廉、供应量巨大,沦落为市场的“中低端”材料,做出来的家具,也仅仅是紫黄家具的配角。2008年,经金融危机的洗礼过后,红酸枝坚挺的价格和市场需求,逐渐被市场认同。此后,随着黄花梨供应的急剧减少,材美质坚的红酸枝渐渐成为古典家具市场的核心用材,价格一路呈稳定上升趋势。直到2011年,市场上出现了“今天的红酸枝,就是明天的黄花梨”这样的呼声,红酸枝成为黄花梨替代材种的身份,得到广泛认同。到2013年下半年,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影响,红酸枝原材料应声上涨50%,到年底,当年涨幅达100%~120%。随着原材料的大量消耗,红酸枝当下的价格与十年前的黄花梨价格相差无几,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新的呼声:谁是下一个红酸枝?
从拍卖市场看黄金十年
国内古典家具收藏市场的真正繁盛,应该是在拍卖公司大规模介入后,家具收藏才逐渐进入规模化、正规化的发展阶段。拍卖已成为市场的风向标和重要参考。下文从专场、藏家、成交价几方面,对过去古典家具拍场的黄金十年稍作总结。
藏家市场:1995年,中国嘉德刚刚成立不久,就联合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推出“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这是国内第一场古典家具专拍,也是中国第一个私人收藏专场。当时来现场参加拍卖的,大部分是国外的藏家和买家,国内做家具买卖的也来了不少,但是大部分对拍卖还是懵懵懂懂的,多以观望、了解为主。当然,其中也不乏像马未都这样的国内知名藏家。而到了2003年以后,无论是送拍的藏家个人专场,还是竞拍的专业藏家,都出现了明显提升,在2010年~2013年,变化尤为突出,不仅出现了“侣明室藏明式家具专场”、“叶承耀医生(攻玉山房)藏重要中国古典家具专场”、“留余斋紫檀家具藏珍”等著名藏家个人专场,拍场上还出现了以田家青为主的当代设计家具专场。参与家具收藏的新买家,从艺术界,到企业界,从50~60年代人,跨到70~80代人,涌现出十足的活力。
成交金额:翻看近二十年的历史,国内古典家具拍卖已经从普拍逐渐过渡到了高端紫檀、黄花梨家具的专拍。从年成交额来看,大致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发展轨迹:2003年之前,国内古典家具拍卖发展速度平缓,少数人只是开始了解、尝试进入这一领域,其间年成交额最高出现在1998年,成交额为894.74万元;2003~2013年这十年为高速发展期,多件拍品高位飙升,逼近亿元时代。其中,以2013年北京保利8周年春拍的“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最为接近亿元,该四件柜成交价为9315万元,刷新了中国古董家具的世界纪录。
拍卖公司:国内涉足古典家具拍卖领域的公司,在2000年之前只有北京翰海与中国嘉德两家。2001年之后,拍卖公司的数量呈逐步递增之势。从2001年的12家,到2007年的59家,再到2010年的94家、2011年的124家,2012年的114家。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共有240余家拍卖公司涉足古典家具拍卖领域。可以说,正是它们的推波助澜,造就了如今古典家具拍卖的繁盛之势。综观这240余家拍卖公司,大多数公司对古典家具的拍卖其实仅是偶有涉猎,并非专攻,有着连续、稳定和突出表现的屈指可数。其中,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和南京正大四家显得尤为突出。
如今,收藏与拍卖已经无法摆脱联系。围绕价格来谈中国古典家具的价值,似乎成为了大多数人心照不宣的条件反射,好似什么值钱,就要收藏什么。然而,艺术品拍卖终究要回到一个理性的轨道上,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或许,只有当拍卖更加理性,收藏才会真正显示出它的真意。这方面,或许在下一个十年当中,随着拍卖公司与藏家的进一步成长,会有更清醒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