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藏推动古典家具行业发展
杨波喜欢收藏精品明清古典家具,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2011年第四期《红木视界》封面刊登的黄花梨罗汉床就是他的藏品之一。旁人常以为,收藏明清家具于他而言一是出于爱好,二是为推动元亨利产品的持续优化,但当问及此处,杨波却纠正说:“收藏明清家具不仅是推动元亨利发展,更是推动整个古典家具行业发展的事情。”
仅凭个人收藏如何影响行业发展?要了解问题的答案,还要从古典家具行业的特性说起。
当代古典家具作为明清家具的延续和发展,必然需要从传统之中汲取养分,在器型、工艺、雕刻等诸多方面继承古代家具的精髓,如何透彻掌握个中的奥秘,拥有一件精品明清古典家具实物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现今明清古典家具拍卖动辄千万的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此时,杨波的进入就显得意味深长。“我会复制一些自己收藏的明清家具精品,实现一比一的还原,从器型到工艺都要完整再现原件的风貌,如此也能给其他企业提供一个范本,让这些器韵俱佳的精品家具得到发扬,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不怕被复制,甚至渴望被复制,是谈话间杨波传递出的一个信号,在许多企业因为怕被模仿而不敢把精品家具拿出来宣传的今天,这种想法不仅极为难能可贵,更透露出杨波对古典家具行业寄予的拳拳之心。
承继京作家具的精神
中国传统家具历来有流派之分,各自拥有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谈及京作家具的特点,杨波以一句极为简洁的话进行了概括:“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京作家具就是皇家御用,有一种出身宫廷的大气和霸气,让人一看便觉震撼。”寥寥数语,将京作与其他的家具流派区别开来。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域和行业间的沟通愈加畅达,如何坚持传统京作家具的格调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对于京作家具的承继,杨波语出惊人。“传统流派的古典家具早已突破地域的限制,融合是未来的趋势,承继京作并非墨守成规,而要吸纳和创新。”
听闻此言,猛然想起京作家具的初始就是广作和苏作的融汇之作,以至于后来又吸收了西方美学风格,方才演变成如今这种大气华美的艺术形式,它的精神本就不是工艺和造型等表象,而是强大的包容力和创新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许多人渐渐迷失于纷杂的市场之中时,杨波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承继着京作的精神,并以独特而深邃的洞察,预见了一次次的行业事件,成为众人瞩目的行业风向标。
问及新时代需要赋予京作哪些独特的气韵时,杨波提到了“亲切”一词,乍一听来,似乎与出身宫廷的京作家具有些冲突,但细细想来却又是京作家具的必行之路。古典家具不仅是收藏品,更主要的功能是居家实用器物,如何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是关乎京作,乃至整个古典家具行业发展的关键。而“亲切”对于高度忙碌、生活节奏偏快的现代人来说,是最好的心灵慰藉,乃是人心所向。而如何让正襟危坐的京作家具“亲切”起来?杨波介绍了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制作古典沙发的时候,将坐具的高度设计为45—46公分,比明清家具的高度低10公分左右,人们坐在上面就会很舒服,放松之后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了。”
发展背后的思考
当代古典家具行业的发展仅有10几年时间,在短暂而迅猛的成长过程中,杨波无疑是最重要的见证者之一。同时,他亦是古典家具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古典家具文化的传播者。很多人将古典家具制作视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但杨波考虑的却是文化的承继和珍稀资源的保护,正如海岩所说:“许多人说杨波做这些事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我倒不这么认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鲜有人涉足古典家具制作领域,大型卖场中仅有一两家来自深圳和香港的现代红木家具品牌,一些小规模的仿古家具企业还在古玩市场谋求生存,而正在此时,杨波开始了元亨利的品牌化之路。进驻大型卖场后,问题也接踵而至,古典家具究竟是什么?其制作工艺有哪些优点?面对几乎完全空白的市场,杨波自觉成为了古典家具文化的推广者,为整个行业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收购黄花梨木材也是其中的一个贡献。
杨波重金收购黄花梨时,被许多人评价为“炒作”,但他并没有在意,而是执着地做着心中认定的事情,如今,黄花梨木材备受珍视、黄花梨人工林在海南多地推广、海南黎族人生活得到大大改善……
回望当日,此时方才理解杨波重金收购黄花梨的良苦用心和深思远虑。“(收购黄花梨)并不是仅仅把黄花梨木材买回来,做些家具,赚些钱,留下的是社会价值。这不只是把一种材料推广开来,保存下来,而是号召海南,乃至全社会去重视这种珍贵的材料。现在许多人都在种植黄花梨,这些树苗对当地人而言是很大的财富,这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绝非简单的资本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