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琴 记者周伟蔚)走进留园街道新庄新村50幢西单元103室孙惠仁的家,就像走进了一座木雕艺术陈列馆。明式圈椅、官帽椅、曲尺罗汉床、花架……一件件精美巧工的微型木雕家具,猫、蜻蜓、螳螂、蟋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微型木雕动物,甚至还有繁华山塘河和园林一角的微型木雕作品。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真不敢相信这些作品出自一位没有受过一天专业培训、自学成才的老人之手。
今年67岁的孙惠仁毕业于江苏省汽车技术学校,退休前是南门汽车站的一名汽车修理工。在学习创作木雕之前,甚至根本不知道木雕为何物。谈起如何与木雕艺术结缘时,他告诉记者,缘于爱人的一句玩笑话。2006年,退休赋闲在家的他听到妻子赞不绝口地说起白天在店里看见的悬挂首饰的木雕挂架,随口说了一句:“这个很简单的!”妻子一句话“那你做做看呢!”激发了孙惠仁不服输的性格,第二天就去看了样子,回家自己画了图纸,找了工具在木头上捣鼓起来。第一幅木雕作品出来,得到了妻子“有那么点意思!”的肯定之后,孙惠仁就开始迷上了木雕。退休后的孙惠仁承担了家里买汏烧的家务活,只有一有空他就会研究创作木雕,碰到难题就到网上搜索答案,为了做得更精细,还特意买了一个台虎钳作固定。在尝试了几个作品后,做得越来越好。孙惠仁不满足做木雕挂架,空闲的时候就去园林逛,看到漂亮的家具、漏窗就用相机拍下来,冲印出来之后细细研究构图,在纸上画出轮廓后,再反复推敲细节。每一根材料都是自己用工具雕出来的,妻子看到自己越做越好,便建议自己去买个电钻回来好省些力气,孙惠仁不愿意,自己就是享受手工的制作过程,纯粹是爱好,又不追求产量,自己很喜欢用锉刀把手中的木头打磨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虽然很慢,但是很有意思。孙惠仁讲自己过去是个暴躁脾气,这几年下来,妻子说他的脾气也变得温和了很多。
对于木雕的爱好,让孙惠仁十分关注各种报纸上出来的各种木雕和家具的样式,只要有一张照片,他就可以做出来。碰上好的素材,往往构思要比做的时间要长。“这个叫"争",是看到报纸上的一幅画仿制而成的!”“争”是仿造山塘街钟锦德紫檀木雕艺术馆的作品,第一次看见是在报纸上,两只身形矫健的螳螂,相争的气势非常逼真,让孙惠仁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作品,便下定决心也做一个。作品越做越多,妻子鼓励孙惠仁购买红木制作,孙惠仁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妻子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妻子一张山塘河的照片打动了他,他便萌生了制作一小段微型山塘河的想法,从开始构思、画图到制作,孙惠仁花了整整25天的时间,每一个临街的门、窗都有所不同。
从2006年开始,孙惠仁的木雕作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创作了家具、动物和风景等木雕艺术品百余件,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越老越离不开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