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人专门仿造名家的作品,侵权问题严重。利益驱使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创作,还因火候不到家丑化了名家的作品。
扰乱了木雕的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不好。我的作品就常被人仿造,对此我只能无奈地降低产量--一件作品有可能的话只做一件;再次,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收藏市场对木雕艺术缺乏基本了解,产生了不少偏见。
中国木雕的领军人物之一、来自“中国木雕之城”--福建莆田的木雕大师佘国平创作了《四大美女》等佳作,大师的作品传统雕塑底蕴与学院写实风格兼备,凛然大气,颇具英雄感。作品虽然出色,但为人谦和,淳朴率真--这是记者近日采访佘国平时的感受,因为他可以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抖出自己多年悟出来的用刀、选材等木雕创作绝技,也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木雕艺术现存的弊端,不怕得罪人。
千刀万凿雕出来 一刀不慎付东流
记者:您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成就斐然,获奖无数,请问在多年的木雕艺术生涯中,您有何创作心得?您荣获大奖的作品多为人物木雕,为何对这类创作难度较大的题材情有独钟?
佘国平:家父佘文科在福建是有名的木雕艺人,我自幼跟他学习木雕,小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刀技和木材挑选的基本原理。父亲对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样样在行,我自然也深得他的真传。工作以后我多次去学校进修,在技术回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人物木雕似乎有格外的天分,且对此兴趣亦很浓厚,因为我认为它更能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思想。
记者:您在小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刀技?!刀技可是木雕艺术的决定因素,那您在用刀方面有哪些心得?
佘国平:是的,刀技是木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专用木雕刀具是非常锋利的,可以说轻轻一划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效果”,就是所谓的“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慎付东流”。
在实践当中,我总结出了“慢想快手”的方法。就一个题材的操作时间来说,我通常只需一两天--这是很快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利落呢?因为之前我是深思熟虑过的,作品的基本雏形已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下刀就果断,速度就快,可以说是稳操胜券吧。
此外,木雕艺人要学会运用现代刀具。一件作品如果雕刻到最细的时候依然用传统刀具的话,就可能有失误的危险,这时你就要学会运用高速钻、雕磨机等完成这些“很危险的环节”。而且,艺人一定要灵活运用工艺,根据作品的题材所要表达的内容用刀。
记者:提及木材挑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就技术操作而言,木雕与玉雕、牙雕、瓷雕相比,因材料的差异有优势也有劣势,您又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佘国平:木雕的材质有多种,如硬木、软木、大木、小木等,而且色彩、年轮纹理等也不同。至于如何扬长避短,那一定程度上就要依赖艺人的经验了。我平时按两种方式进行实际操作:一是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构思题材,譬如高雅名贵的紫檀,我会尽量保留它的原有形状和重量;另一种方式就是根据题材来选材料,精选大、小、硬、软、红、黄等不同材质,让作品出现最佳效果。
当然,再好的木料也会有瑕疵,因此我创作时对材料的选择和把关比较严格--一般我都会选择最好的木材进行创作,以黄杨木为例,它的产地有很多,我会选择质量最好的湖北黄杨木。
受学生启发 大师创佳作
记者:木雕既然是传统民间绝活,就势必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您觉得当下的艺人在这些领域中做得是否到位?
佘国平: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木雕艺人的付出、传承,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福建木雕乃至中国木雕事业才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评价一件木雕作品优劣的标准除了其技巧、形式等元素外,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内涵。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需要艺人在创作理念、艺术视野、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要到位。我认为一名好的木雕创作者,既要重视技术层面的娴熟程度,也要加强艺术素养。
不可否认,当今木雕艺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还是很多的,但是出类拔萃、有创意的大师少之又少,这对木雕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缺少顶尖的艺术人才,就没有艺术精品,真急死人了!
记者: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木雕艺术人才和后备力量,您创建了莆田市兴化雕塑研究院并亲任院长。俗话说“教学相长”,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年轻一代与你们这代艺术家相比有何长处与不足?
佘国平:我们这代人比较专业、单一,而年轻人更有思想、更活跃、路子更广,如他们会选用玉料、石头、水晶等材料进行创作,这是我们以前想不到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对我很有启发,举个例子:我曾从海边买回来一个非常漂亮的海螺,某天在家中观赏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很好的构思--可以用木雕创作出一个女孩,让她与这个海螺一起成为一幅作品。这个想法很快成形了,就是《海螺姑娘》,效果非常好。
我的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和各位老师无私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千方百计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成材,使木雕艺术代代相承,源源不断。
赝品横行搅乱木雕市场
记者:作为国家级工艺大师和教育家,木雕艺术现存的哪些问题令您忧虑?
佘国平:木雕产业现在是比以前做大了,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首先,目前国内全身心投入木雕艺术的人并不多,创作能力不够,直接导致风格独特的好作品匮乏,这与当下从业者的态度有关--不少人浅尝辄止,学会技术后不是深入钻研,而是盲目追求眼前的商业利益,不思进取。其实,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为木雕事业献身,我们这个时代当然也不例外;其次,现在有些人专门仿造名家的作品,侵权问题严重。利益驱使这些人不仅自己不创作,还因火候不到家丑化了名家的作品,扰乱了木雕的市场秩序,影响非常不好。我的作品就常被人仿造,对此我只能无奈地降低产量--一件作品有可能的话只做一件;再次,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收藏市场对木雕艺术缺乏基本了解,产生了不少偏见。
记者:能不能具体谈谈您所说的“偏见”?
佘国平:首先是大家对材料的认识有偏见,有相当多的藏家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感触比较深的是一次在新加坡展示,我有许多作品都是力作,展示效果好,评价很高。但最后有相当多的人因为对木头缺乏了解,怕裂、虫蛀、不易保存,不好决定是否收藏。有些藏家收藏了容易变质的木雕、吃了亏而形成偏见是事实,但我想这应该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好作品的缘故。其次,很多木雕作品都是用于商业装饰,并没将之上升到艺术文化的高度来审视。
记者:多数藏家之所以收藏艺术品,看重的是增值、保值效应,您认为什么样的木雕具有这种效应?
佘国平:从藏家的角度谈,我偏向选择名家大师之作。之所以选择名家之作,主要还是出于品质的考虑。日本媒体曾称我是“人间国宝”,这是他们对国家级大师的认可与评定,他们觉得真正的国家级大师是制造国宝的人,因此他们认为国家级的大师就是“人间国宝”,所以收藏大师的好作品不仅保值,而是有非常大的增值空间。我告诉自己的孩子:我的作品都要自己收藏起来,还可以收藏一些其他大师的艺术品。
然而,只收藏大师的作品也不妥。可以说,现在不少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有创意和见地,应该值得肯定。
摆放有讲究
由于材质的原因,木雕较玉器、陶瓷、书画等姊妹艺术品而言似乎更为娇贵,倒与牙雕有些相似,那就是很讲究“生活环境”--摆放位置。
在《猛犸象牙来了,牙雕工艺活了》一文中曾提到,象牙工艺品最怕“笑”,而木雕也是如此,如果所处的环境过于干燥、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空调风口对着直吹,木雕就可能开裂;同时,在很潮湿的环境里,部分木雕工艺品就会“长毛”,木质腐朽。开裂或“长毛”,都会让木雕的艺术价值或经济价值打折扣,因此,太潮湿或太干燥的环境都不适合木雕“生存”,在摆放木雕艺术品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避开窗口等受日晒处,防止空调直吹。
还有一点,木雕工艺品千万不要摆放在离明火、火炉太近的地方,否则一旦火和木雕“亲热”起来给烤了,后果可不堪设想。
护理三部曲
一、木雕怕过于干燥,也怕过于潮湿,所以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擦拭,应用含蜡质的或含油脂的纯棉毛巾擦拭为佳。
二、如果发现木雕工艺品的光泽不好,可以用刷子将上光蜡涂于木雕工艺品的表面,用抹布擦一下抛光即可,也可以像对待红木家具那样,用纯棉毛巾蘸一些核桃仁油轻擦在木雕工艺品的表面。
三、木雕真的出现开裂等情况,紧张也没用,只好请搞红木家具维修的木工师傅处理一下了。
佘国平简介:
195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木雕世家的佘国平,现任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木雕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擅长木雕、牙雕和佛像雕刻。佘国平功底扎实、技艺娴熟,是承前启后的雕刻大师,也是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其作品先后获18项国家级金奖。多年来,佘国平培养了不少木雕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