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红木 >> 红木人物 >> 念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思君已远著藏永存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红木 >> 红木人物 >> 念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思君已远著藏永存

念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思君已远著藏永存

作者:佚名      红木人物编辑:admin     
安思远 安思远 清十八世纪 黄花梨条凳 ,收录于安思远编著的《洪氏所藏木器百图》P54-55(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清十八世纪 黄花梨条凳 ,收录于安思远编著的《洪氏所藏木器百图》P54-55(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十七世纪 黄花梨圆角柜,收录于安思远编著的《洪氏所藏木器百图第二卷》P16-17(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十七世纪 黄花梨圆角柜,收录于安思远编著的《洪氏所藏木器百图第二卷》P16-17(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文/汤石香

  藏家名片>>>

  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亦被称为“明朝之王”。著有《中国家具: 明清硬木家具实例》、《样式的精华——明末清初中国家具》等。

  相较于“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的本名,“安思远”这个名字更为人所熟知。他是中国古董收藏的泰斗级人物,人称“中国古董教父”;他是著有权威书目《中国家具: 明清硬木家具实例》的“明朝之王”;他的家中古董无数,堪比一个小型的东方艺术博物馆。除此之外,生活中他还是一个固执的老人,烟不离手,一年四季总是穿靴子,几乎每天都会到同一家餐馆就餐。

  2014年8月3日,安思远先生离世,享年85岁。一时间哀悼怀念之词满溢,然而,这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解脱。近10年来,因为脊柱的疾病,他外出时基本要依靠轮椅,也因为这个疾病,他必须终日服用止痛片并伴以烈酒。这也是外人见到安思远时,发现他总是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原因。可即便如此,固执倔强的他在公开场合总能保持淡淡的微笑,直到与这个世界告别。

  安思远一生未婚,身后无嗣,但收养了不同国籍的多个义子,晚年服侍他左右的是义子兼助手马萨和伊藤。在他最后的日子里,陪伴他的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自己所构筑起来的中国珍宝世界。至此,一代藏家的一生结束,但他的藏品与著作永存世间。

  少年结缘东方

  对于安思远来说,184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19岁的这一年,他认识了将他带上古董之路的爱丽丝·庞耐(Alice Boney)和给他取“安思远”这个名字的中国导师王方宇。

  关于“安思远”这个名字,还有个趣谈。据王方宇的儿子王少方所说:彼时王方宇在耶鲁大学开设了最早的汉语学习班,安思远就是他的第一批学生。安思远聪明敏锐,可缺乏学习中文的耐心,脑袋总是被收藏一类的事情占据,在课堂上总是一副思绪跑得很远的样子。因此,王方宇就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安思远。安,谐音他的姓氏Ellsworth(埃斯沃尔斯);思远即想得很远。

  年少时期的安思远喜欢收集东西,从垃圾堆里寻找宝藏,且他似乎对亚洲的艺术品别有天赋,从旧货店挑出的中国艺术品,总能以较高的价格转卖给古玩店。同样是1948年,他发现了一个古董花瓶,以他的判断来说,这个花瓶属于明代,于是将它带到了古玩店,并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古玩店哪能轻易相信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但鉴于安思远素来眼光不错,便将他带到了当时亚洲艺术品交易商的元老,同时也是受到广泛认可的中国瓷器鉴定专家爱丽丝·庞耐的面前。事实证明,安思远的判断并没有错,庞耐也因此颇为赏识这个小伙子,将他留在自己的古董店打工。这个阶段,安思远学会了鉴别中国古陶瓷、书画、家具等最实用的方法,他和庞耐也自此开始了长达50年的师徒关系。

  爱丽丝·庞耐教导安思远古董鉴识,王方宇则教导他赏画,安思远的眼光在二人的教导下开始真正得到系统的提升,后来“中国古董教父”精准的眼光不得不说受这段时期的影响颇深。

  目光精准的“中国古董教父”

  1950年,安思远前往夏威夷服军役,在那里他得以潜心学习,接触了更多的东方文化。退伍后,安思远投身艺术品经营。凭借着王安宇教导的中国文化知识和爱丽丝·庞耐的古董鉴别方法,他总是“百发百中”。1960年,31岁的安思远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拥有了一间自己的画廊。

  投资艺术品往往需要有过人的胆识,安思远显然不缺这一点。1981年,安思远以1200万美元购入修曼的1600件以印度和东南亚艺术品为主的“泛亚”古代艺术品。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果然没错,这批艺术品中的半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售出,其余部分,分别在1982年和1990年由佳士得和苏富比举办的专场拍卖会上售出。自此,安思远完全树立了他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亚洲艺术品鉴赏家和经销商的地位。

  在安思远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青铜、陶器、石雕、碑帖各个种类的中国艺术品无所不包,时期则上溯商周,直跨当代。就其藏品的数量、珍稀度、广博程度来说,在世界范围能与之相伯仲的收藏家着实不多,他也因而在纽约收藏界享有“中国古董教父”的美誉。这个称号是他在西方收藏界的地位的反映,也是他在中国艺术品领域被公认的成就的反映。

  著巨作的“明朝之王”

  除“中国古董教父”的美称外,安思远亦是“明朝之王”。

  众所周知,在早期的中国收藏界,家具的收藏价值远远比不上书画瓷器。对于文人而言,家具只是器,是生活的俗物,即使再精细也极少被文人雅士拿出来细细品鉴,这个观念至今依然存在。也因如此,早期的拍场上少见家具拍卖。与东方恰恰相反,在西方,家具则是工艺品中最被尊崇的门类之一。

  1944年,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撰写了有关中国家具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家具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这本书中包含大量的中国家具图片以及他对中国家具的见解,因为有了艾克的这本书,西方世界开始较为深入地接触和认识中国家具,并把它们当作是中国发达的装饰艺术来看待,随后中国家具被世界各地的藏家和博物馆竞相收购。

  而彼时的中国却全然不知大洋彼岸对中国家具的关注。中西方不同的态度给安思远铸就了一个大大的机会,他开始精心研究明清硬木家具,若遇到上眼的家具也择机购入收藏。由于学习中国文化已久,加以深厚的古董鉴藏经验,1971年,厚积已久的安思远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国家具——明代与清早期的硬木实例》(Chinese Furniture:Hardwood Examples of th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有《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在前,加上安思远这本著作,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中国古代家具的认识,甚至直接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也因此,纽约时报在1977年5月17日发表了一篇关于安思远先生的文章,雅称他为“明朝之王”,以赞誉他在明代家具上的造诣。

  随后,趁着这股热潮,安思远又相继出版了《夏威夷收藏的中国硬木家具(Chinese Hardwood Furniture in Hawaiian Collection)》(1982年)。而在东方,中国大陆的“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与之遥相呼应,于1985年出版《明式家具珍赏》,随后而至的《明式家具研究》、《锦灰堆》等著作更是锦上添花。两个人,一中一西,一内一外,将明清家具的鉴赏与收藏推向了高峰。

  自此,明清家具在拍场上开始“登堂入室”,中国也于1994年9月19日开启古典家具首拍,中国藏家开始正视古典家具。市场上仿古家具被带动,红木产业开始发展,并进口大量贵重木材,一个辉煌的产业就此开启。

  除其著藏,安思远举动间对中国的亲近感让国人对他赞誉有加。当年安思远以低价转让《淳化阁帖》予上海博物馆,让文物重回中国的事情,业内和媒体至今津津乐道;2000年,得知到手的彩绘武士石雕像为被盗文物后,安思远主动联系中国政府并无偿捐赠;其更成立抢救安徽古民居的基金会,并带头捐款,使多座濒于倒塌的古民居得以修葺等等。

  安思远一生未婚,让人颇为惋惜。但有义子相伴,挚爱的藏品环绕,他的一生,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吧。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