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回望中国古典家具的传播痕迹,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开始的。
1922年,西方学者谢思齐(Herbert Cesinsky)出版《中国家具》(Chinese Furniture)。
1926年,杜邦(Maurice Dupont)出版《中国家具》续篇(Les meubles de la Chine),收录了法国和德国收藏家五十多件明清家具。
1944年,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出版《中国花梨家具图考》,1962年后再版多次。成为中国家具走向西方的标志性事件。
1985年,王世襄著作《明式家具珍赏》在香港出版。
1986年,英文版《明式家具珍赏》在伦敦出版。
1988年,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在美国加州文艺复兴镇(Renaissance)成立。
1990年,英文版《明式家具研究》在香港出版。冬季,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创刊号在美国加州文艺复兴镇出版。
1996年,纽约佳士得[微博]举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珍品”专拍;安思远著《洪氏所藏木器百图》在纽约出版;10月,中国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幕,明式家具专馆首次在中国博物馆内面世。
1997年,美国纽约佳士得举办“毕格史家藏中国古代家具”专拍。
1998年,美国旧金山市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优越本质:明末清初中国家具”展览。
1999年,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新馆开幕,首次展示中国古典家具,并举办中国家具研讨会。
2002年,纽约佳士得举办“攻玉山房藏中国古典家具”专拍。
2003年,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明——中国家具的黄金时期”展览。
2005年,“纯粹:中国古典家具——霍艾博士收藏”展览在德国慕尼黑旧皮纳克提现代美术馆举行;安思远等撰写《洪氏所藏木器百图第二卷》在纽约出版。
事实上,西方对中国事物的渴慕,可追溯至数百年前。于十七、十八世纪,中国风在欧洲风靡一时。中国当时国力强盛,与西方各国往来频繁,许多中国漆器、丝织品和瓷器纷纷通过各远东通商口岸营销海外。乔治·盖茨(George Kates)和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 Ecke)等先驱者开始收集黄花梨和紫檀为材料的中国古典家具,战后他们带着这股热情回到欧美,通过夏洛特·霍斯曼(Charlotte Horstman)、爱丽丝·庞耐(Alice Boney)、安思远等古董商以及劳伦斯·西克曼(Lawrence Sickman)等博物馆馆长的努力,形成了西方早期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
本刊自2013年2月推出《中国古典家具游览地图(上)》专题后,反响热烈,引来众多家具爱好者的好评。一座好的博物馆,除了让你增长见识之外,定会以其博大精深的底蕴浸染你的身心,令你流连一整天都不愿离去。抱着取经的心态去逛博物馆,在展厅之间漫步、欣赏的同时,学习古人制作工艺之精妙与古代生活方式之清雅。
应读者之邀,本期继续推出《中国古典家具游览地图(下)》。作为上期国内篇的续篇,此次海外篇更为精彩,不仅邀约到行家作者撰写了巴黎吉美博物馆、日本正仓院、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韩国故宫等藏有中国家具的世界重要博物馆,并且还精心筛选了十几家博物馆信息,形成相对齐全的中国古典家具游览攻略。方便有心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