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
问答说明:本栏目专家分别来自全国多个公藏机构和拍卖机构。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email protected]进行咨询,请选用高度清晰图,并在邮件标题写明鉴定品类,多张照片务必使用压缩文件。
本期鉴定者:收藏家李念慈
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这件藏品是什么材质,工艺如何?(左图)
鉴定:从图片上看,这尊佛像是新的工艺品,工艺水平只是中等偏上,属于大路货,单从此判断则其价值不是太高。不过假如佛像的材质是黄花梨,那么价值则不菲。
文、图记者林琳、郭晓昊
“现在木雕的加工很少纯手工制作,如果刮磨这道工序可以做到手工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木雕关键的工序就是打磨。但因为现在的工具很先进,工匠通常使用机磨。传统的用刀刮磨工艺,很多人已经不懂了。”李念慈告诉记者,为什么刮磨更好?因为力度更大,而且有时雕刻的时候工艺不够精湛,还可以通过刮多几刀来进行“调整”。刮磨工艺高超,木雕的神韵往往就能出来了。
现状:纯手工越来越罕见
由于木雕的行情连年上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入市者。但其中大部分人对它的工艺、价值的功课没有做到位,了解也不深入,经常会判断失误或者被人忽悠。李念慈表示,自己有时特地带爱好者到一些大收藏家那里去观摩学习,了解现在的刀具、打磨用具有多先进,真正好的木雕是怎样的。“看过‘标准件’才能树立正确的收藏观,而很多普通市民认为工艺很好的木雕,其实根本没什么高难度,只要是熟手工、有些许功底就可以做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部分藏友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自己还没打好基础就忙着砸钱,最后被人忽悠。此外,一件好的木雕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创意,能将材料的缺点变成优点,从工艺品变成艺术品。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以此作为判断标准。比如一件木头,烂了一部分,该怎么办?有的艺术家就懂得利用缺点。真正玩木雕的人才知道,最难是巧雕,需要作者在创作之前就构思好。“慈禧最喜欢的大玉白菜,玉的质地并不够格,种和色都不够好。但是,慈禧就是喜欢作者的巧心思。连玉上的瑕疵、黑色的点都被作者制作成了菜虫,可以说,这件作品,构思的分数最多。而有的玉白菜材质上根本没瑕疵,还硬要戳一个,那就没意思了。”
收藏佛像须看“开相”
古今拍卖总经理黄安妮表示,夏拍中木器成交率为百分之百,其中一些笔筒、摆件更是被多人追高至十倍以上。“我觉得很多买家扔抱着‘资源为王’的心态,盯着大叶紫檀、小叶紫檀这些名贵材质下手,特别是当他们都听说了这些珍贵木材被某些国家限制出口后,他们主要考虑的还是东西的稀缺性和投资价值。而玩收藏,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东西好在哪儿,贵在哪儿。”行家陈先生以鉴赏佛像为例,建议藏友从几个方面去评估。“材质是前提,不必多说,而后必须看‘开相’,或者叫‘出相’——观音像通常慈眉善目,虽然眼睛多为微闭,但是安宁和谐。如果出相不好,就无法给收藏者带来太多正能量。其次要留意人物的飘衣是不是够流畅,三是看手部是否精致,最后才看比例。”他认为,现代新作的佛像和观音像都过于注重比例,反倒有些僵化。如果观音的比例跟人体比例完全一致,就会欠缺点神韵。而旧时的佛像和人物像的特点就是多数头部比较大,所以显得很庄严大气。”这也要求收藏者对不同时代的风格要有所了解,才能识破仿品的破绽。如果上述的特点都能符合,那这件佛像或者观音像就是上品。
贴士:“望、听、问、切”鉴真伪
“望”即看。在辨别时,应多注意物品的透雕处:若是真正的木雕,此处雕得比较干净;赝品则是两边压塑而成,往往留有痕迹,且从破口处可看出不是木质。
“听”,即辨别时,不妨把物品放至耳边摇动,真正的木雕是实心的,一般摇不出声音;而赝品的外面是树脂,里面均填充沙子,一摇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响。
“问”,即问价。真正的古木雕大件起码要几万元,即使是现代红木雕品,也得数千元。而那些要价几百元甚至只有百十元的所谓木雕,十有八九是注塑品,否则连加工费都不够。
“切”,这里指仔细地检测和分析。若有可能,用小刀轻轻刻一下透雕凹陷处,即能看出是否为木质,但一般卖家是不会允许购买者这样做的。另外,可以根据重量来判断,真正的红木雕品是很重的,赝品则相对要轻一些,有经验者用手掂量即能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