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明清时期广府地区民居主要的公共建筑,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兴旺,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建筑与艺术成就”。
谈起许多人都熟悉的“祠堂”,著名古建筑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邓其生教授说,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同时也是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
明清时期,广州地区宗族发达,祠堂极为兴盛,又分为宗祠和分祠,前者是整个宗族的合族祠,规模往往更大。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在广府地区,很多祠堂往往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尤其广州地区的宗祠,往往承担了全省合族子弟前来省城考秀才,进行集中教学培训的功能。
祠堂,就是一个宗族的凝聚点。
55号线索
汾阳里郭氏宗祠及附属民居
文/图 记者廖靖文
唐代中兴名臣汾阳王郭子仪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广州南田路有一条汾阳里,不到100米长的两侧都是对称的青砖大屋,曾经是郭子仪后人的聚居地,故得名汾阳里。而汾阳里1号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堂——郭氏宗祠,以这座祠堂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宅门,在广州市区并不多见。
要说郭氏宗祠,必须先讲汾阳里。记者在南田路与宝岗大道上寻觅,好不容易才找到这条窄窄的内巷,一步入就有惊艳的感觉——整条汾阳里的建筑都是基本对称的青砖大屋,所有的大屋都是一种用料,一种结构,只是高度、装饰略有不同。一眼看去,不难猜出整条巷子的建筑都是统一建造的。
居住在汾阳里4号的陈姨说,这里的建筑的确是由郭家人统一建造,只可惜目前尚在汾阳里居住的仅存一两户是郭氏后人。其余的房产,要么成为公房,要么在近年转卖他人。
77岁的南武小学退休教师郭勤佳老人是郭氏后人,目前也已搬离了。他说,先祖是郭子仪后裔一支,先祖郭永泰公到江西吉安定居,后人迁移到广州,传至十四世的靖堂公,来到广州河南汾阳里定居。汾阳里当时所在区域叫龙导乡,周围是一片农田,郭靖堂从一家破落的李姓大户手中买下汾阳里,在此定居,开枝散叶。
郭勤佳小时候,汾阳里是—个封闭的大宅门,围绕着郭氏宗祠,住的全是郭家人,院子的前半部分是祠堂,后半部分是住宅和花园——汾阳里当时就是大家族里的内巷,两边分列着对称的大屋,大屋的后头还有更楼,花园里基本上是各式各样的果树。
后来,郭氏宗祠被征用,作为珠江金属结构厂的办公地和职工宿舍。
三间两进 格局犹存
说起郭氏宗祠,周边上了年纪的居民无人不知。“那是郭子仪后人的祠堂,好威水的,以前规模比邓氏宗祠还要大”。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名受访的街坊都回忆昔日郭氏宗祠规模之大令人难忘,“那里面还有个戏台,我记得小时候曾在那里看过粤剧《薛刚打烂太庙》,60多年都忘不了”,街坊苏先生说。
然而,记者绕着郭氏宗祠,却找不到祠堂的入口。直至街坊亲自带路,才发现原来郭氏宗祠周围都被后来改建的厂房遮挡了。从高处眺望,只见郭氏宗祠占地非常广。
从一家保险柜门市部内进,才真正进入祠堂内部。虽然已经不复街坊口中“规模堪比邓氏宗祠”的昔日面貌,但祠堂格局尚存,保留三间两进,硬山顶,封火山墙。内部结构完整,梁上鎏金木雕十分精致,保存十分完好。可惜目前祠堂空置,处于荒废的状态。
周边的居民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将郭氏宗祠保护起来,将外围的厂房建筑拆除,重现其本来恢宏面貌,不要继续荒废下去。
然而,郭勤佳老人却认为,现存祠堂的面貌只余昔日的一小部分,更楼、拜庭等建筑物以及前后花园都已经消失。即便是目前保存尚完好的汾阳里民居,由于地势低洼,内里十分潮湿,下雨天更加厉害。“老实说,住在里面并不舒服,对老建筑的保与留,我觉得还是要顺应时代发展”。
明代祠堂比较简洁,清代祠堂相对比较繁复。
——邓其生
嵋山巷畔苏公祠
书声已逝留书香
56号线索
仁和直街4号月莊苏公祠
在广州海珠区南田路仁和直街中段有一条嵋山巷,令人很容易联想到大文豪苏东坡,因为苏东坡的故里就是四川眉山。更巧的是,邻近嵋山巷,有一座月莊苏公祠——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渊源呢?
头门别致阳文石刻
始建于清代的月莊苏公祠,三间三进,结构保存得较完好,然而大门却用砖墙封闭无法入内,对附近众多上了年纪的居民而言,这座祠堂自1957年始,在几十年内都作为学校,现在虽然琅琅读书声不复,但书香留存。
临街的月莊苏公祠位于繁华的仁和直街,周边商铺林立,更显得苏公祠冷清。只见这座清代祠堂三间三进,面阔10多米,进深30多米。头门正中的阳文石刻“月莊苏公祠”颇为别致。据附近居民介绍,月莊苏公祠近年墙体出现裂缝,为确保安全,大门用墙体封闭,不准内进。
结构为老城区少见
登上旁边的民居,可以看到祠堂格局保存完好。中路为主体建筑,两侧为衬祠,硬山顶。中堂前设轩廊,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龙凤街文化站站长陈建康说,月莊苏公祠具有修复的价值,是市中心老城区内为数不多主体结构保存较好的三间三进祠堂,在上世纪中叶前,仁和直街一带还是充满田园味的城市边缘,清末人口聚居比较兴旺的宗族都建有祠堂。在近几十年中,这一带祠堂建筑仅剩几处,月莊苏公祠是其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希望能够进行排危修缮。
昔为校园
书香长留
附近街坊对于月莊苏公祠的久远的历史知之甚少,但只要是上了年纪的街坊,对这里又都充满感情。原来从1957年开始,苏公祠在长达几十年里都被用作学校,为年轻群众扫盲识字。后来又成为仁和直街小学的分校,几个年级的同学在祠堂里上课,并作为教师宿舍。
“那时候很多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是文盲,所以就开办了青年学校,让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也能认字”,街坊梁伯告诉记者,后来仁和直街小学本校区的校舍面积不够,这里又成了分校,几个班级的同学在这里上课,“我读小学时,有几年就是在祠堂里面读的,印象很深刻啊!”
苏氏后人 守护祠堂
在街坊指点下,记者几经周折在仁和二巷找到了周边唯一的苏姓居民。苏家兄弟世代居住在这里。60多岁的添哥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前,整个仁和一巷、二巷、三巷都是苏姓族人居住。“月莊苏公祠是我们的家族祠堂,小时候听大人说,月莊公是一位经营有方的商人,生意做大后就在这里修建祠堂,作为家族祭祀、议事的地方。”
本来枝繁叶茂的苏氏族人,自抗日战争开始,因生活所逼陆续走难,到香港和海外等地谋生。到建国之后,这一带的苏姓族人已经不多了。
添哥清楚地记得,1956年左右,月莊苏公祠收归政府,准备开办学校。一天下午,父亲让他到公祠祖堂将祖父的牌位小心翼翼地捧回家里。苏家兄弟说,从前嵋山巷与仁和一巷是相通的,与苏公祠近在咫尺,但他们是否苏东坡后人就无从稽考了。
兄弟们作为唯一留守的苏氏后人,把守护祠堂视为自己的责任,“希望祠堂能得到修复,不要一直破败下来,这几年有一些日本、香港等地的后人回来认祖,都是奔着月莊苏公祠来,万一祠堂不在了,根就真的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