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皓 编辑/那琪 图片提供/颐和安缦度假村
因家住北京颐和园附近,很早就注意到颐和园东门处有一组仿古建筑在施工,而且印象中这处建筑群施工了很长一段时间,不知作何用途。每次经过,隔着高高的围墙,只能看见一片灰色的卷棚屋顶。直到它们投入使用,也一直没有机会一探究竟。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有机会进入到这片神秘的世外桃源做一番参观,才知道这处古香古色的建筑群是名为“颐和安缦”的高端度假村。漫步度假村,恍若身处晚清宫廷的院落之中。静谧的北京四合院,镂空的楠木门窗,柔柔的阳光洒满室内,雕花窗棂的倩影印在墙上、地上、桌上。窗门上悬挂的竹帘使窗外的景色变得朦胧而充满美感。庭院中种植着牡丹、玉兰、海棠,树影婆娑,垂柳依依。漫步在度假村的石子路上,随处可见杂花生树,幽篁婆娑。度假村最深处的荷塘畔暗香浮动,背影却是颐和园的万寿山佛香阁,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安缦”一词在梵文中正是“安宁”的意思,度假村所散发出的古典文化之美,低调、含蓄、安详,与其命名十分吻合。
建筑布局:雍容富贵的皇家气象
颐和安缦度假村的建筑布局是由三组院落构成。度假村用地呈东西走向,背景正是颐和园的万寿山,这是其得天独厚之处。走进度假村的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可以清晰地看出度假村正中和左右两侧三路东西走向的院落。度假村正中一路是由一连串大小庭院集结而成的主建筑群。度假村的大门与大堂是一座带抱厦的卷棚清式古典建筑,流光溢彩、气度不凡。走上抱厦台阶,进入大门,绕过雕花镂空的屏风,就是度假村的大堂了。大堂正中陈设着一架雕刻着颐和园风光的紫檀大屏风,挡住了后面的风景,平添了几分神秘,屏风左右两侧陈设着中式座椅,供客人休憩会客之用。刚一坐定,猛听见那厢吹起一阵悠扬的洞箫之声,曲韵悠扬。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古装的侍者坐在一把官式座椅上,正聚精会神地吹箫,为大堂添了几份雅意。穿过大堂往里走,在一个个院落中回环,这些院落中的房舍或设置画室,供宾客吟诗作画;或布置书斋,供客人品读赏阅;或开设各种餐厅,为宾客提供美味佳肴。走到院落的尽头,豁然开朗,是一大片荷花池塘。深秋时节,荷花虽已败落,但明澈的秋水之中挺立着一茎茎残败的荷叶,没有夏的繁盛,却也有几分“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
池中有戏台,据说夜晚有伶人粉墨登场。想来在这北京深秋的夜晚,暗蓝的夜色剪出亭台楼阁的丽影,池畔的垂柳被古灯轻照,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目谁家院”。安缦度假村广场右侧的院落是客房区,也是一处静谧的清代民居式庭院。走进这处庭院的垂花门,只见院子里点缀着各色奇石。细细观赏院子里配置的植物,庭院中点缀着几株玉兰,房前檐下种植着大片的牡丹。牡丹玉兰的配置正应和了“玉堂富贵”的古意,春天定是美得炫目华丽。而广场左侧的院落主要是度假村的宴会区,典雅的餐厅,长窗落地,竹帘低悬,紧紧地围着一池秋水。整个度假村的健身、康乐、停车等设施都设在度假村的地下,地面上不露一丝痕迹。
室内设计:中式风格低调演绎
颐和安缦度假村的室内陈设是随性而低调的,没有晚清室内陈设的浮华、繁复和堆砌。简洁而洗练,这正是度假村传递给入驻宾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家具的式样是明式的,上好的木料与做工,硬朗朴实,线条流畅,桌面铺设着呈石青色的传统金砖。传统的雕花窗棂镶嵌着大片的玻璃,上面悬挂着木质的卷帘,窗外的风景立刻变得隐隐约约,如同水墨画般晕染开来。度假村大堂室内的抬梁结构完全呈现出来,在灯光的点映下,中国古典建筑构件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大堂正中设置的那架三扇紫檀大屏风前摆着一张罗汉床,上面引枕、靠背俱全,左右陈设着硬木圆几,几上玻璃罩里放着白蜡烛,几后放着落地灯,散发着暖暖的黄光。整个大厅给人一种庄重典雅大气而不失亲切的氛围。
穿越时空的历史感客房内的陈设完全不同,以大片白墙为主调,如同宣纸。在白墙的背景下,精巧地点缀着各式精美的明式家具,充满静谧的“禅”意。原木色和大片的白,温暖而清新。
度假村的餐厅陈设布局也很低调,同样是大片的白墙映着木色的明式家具。有人说这是低调的奢华,但我总觉得这是度假村自身的一种气质,是随性随心的简约生活的体现。度假村室内的照明一律是功率较低的橘黄色灯光,装饰大量使用石材、木材,仿佛古代城墙砖的砖块和龟裂的木地板,使得安缦度假村的环境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与情调。有时漫步其中,一回眸,就瞥见矮几上一泓清水中供着一朵盛开的蓝莲花,禅意油然而生。
雕花窗棱的书房低调含蓄颐和安缦度假村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人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当你游历一番,在度假村一角的罗汉椅上坐下,闭目遐想,只见眼前流光溢彩之中,是玉兰牡丹盛开的春庭,灵雀嬉戏其间;是万寿山剪影映衬下的荷花池塘畔戏台上伶人的浅吟低唱,长长的水袖掩住了两片嫣红的嘴唇;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暖阁中的吟诗作画,红泥小炉绿茶;是长帘低垂的餐厅中的佳肴飘香和水院池中的金鳞潜泳。
这是怎样的精致典雅?也许昔日那些在颐和园中游走的皇室贵胄们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