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 当设计师们谈起明式家具,仍然认为那是设计界无可超越的巅峰之一,而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明式圈椅留给设计师们无尽的启发。 ]
[ 明式圈椅能为大师相中,其秘密在于它将体量、线条、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其简练大方的审美远远早于20世纪在西方审美系统中出现的简约主义。 ]
1944年,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Hans J. Wegner)偶然看到,一位从中国归来的荷兰商人坐在一张明式圈椅上拍的照片。彼时,西方各国商人去东方冒险已经不足为奇,但这个在外行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场景,却让这位大师级人物思绪万千。他一直希望能够设计出一把用料精简、造型优雅、充满现代设计感的椅子,无疑,这张来自东方的古董椅,就是他最好的参照。
也就是在那一年,瓦格纳以明式圈椅为原型,打造出了他的第一把“中国椅”(China Chair)。这张被公认为抓住了明式椅的“魂”的“中国椅”撇去了椅子上雕龙画凤的装饰,恰到好处地保留了椅圈的弧线、椅背的S造型、椅腿的直线以及座屉微微凸起的棱角。当然,这也是一张浸润了欧洲文化的椅子,考虑到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座椅的舒适度,瓦格纳特意加入了皮质坐垫。
敢拿经典设计做文章,又在其中融入了本土文化,瓦格纳的“中国椅”自诞生就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几年之后,它甚至作为美国总统的坐具登上了电视屏幕。发端于16世纪的明式圈椅,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在国际设计界扬名立万。在此之后70年岁月中,设计界对复刻和改造中国的明式椅似乎“上瘾”了。不仅是瓦格纳本人接二连三地再度推出Y字形椅背的“中国椅”等作品,诸如法国“鬼才”菲利普·斯达克(Philip Starck)、西班牙“顽童”杰米·洪雅(Jaime Hayon)在内的设计界的大把红人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仅仅是一把明式圈椅,就足以让整个设计界回味至今。”中国台湾设计师吴孝儒(Pili Wu)表示。即使今天,当设计师谈起明式家具,仍然认为那是设计界无可超越的巅峰之一,而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明式圈椅留给设计师们无尽的财富和启发。瓦格纳的“中国椅”在古稀之年,还是设计界的“话题作品”。
简约主义先行者
谈及当年对中国文化并不熟稔的瓦格纳,为何对明式圈椅一见钟情,在多年的考证中,吴孝儒有着自己的看法。“明式家具中很多物件出自文人雅士之手,而非工匠。天圆地方,这是明式圈椅造型中所包含的哲学,正是无形之中存在着气韵,所以它看上去一点都不匠气。”当然,偏居北欧一隅的丹麦,与中国相隔万里,瓦格纳未必能参悟其中的东方哲学,但在捕捉物的神韵上,积年的设计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双辨物识器的“火眼金睛”。
用吴孝儒的话来解释,明式圈椅能为大师相中,其秘密在于它将体量、线条、功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符合后来包豪斯提出的“少即是多”、“形式追随功能”等理念,其简练大方的审美远远早于20世纪在西方审美系统中出现的简约主义。
比如,它最为现代设计师所津津乐道的椅圈,以椅背为起点,形成两道完全对称的弧线,如流水一般顺势倾斜而下,却又在椅座上方优雅地回止、微翘,流畅中不乏戏剧化的跌宕起伏。同时,它又能让坐者舒适地安放双肘。“你还可以注意到,它的椅面看上去虽然平整,但并不是一块简单的面板。”吴孝儒指出,它的椅面微微后倾了3至5度,使得椅面四向往下延伸了几厘米,形成了椅屉。这让笔直的椅腿恰好穿过椅屉,与弧形的椅圈的连接看上去浑然天成。“象征天的弧线和象征地的直线以榫卯的形式连接在一起,这种形态即使是受过多年家具设计教育的西方设计师都很难想得到。不难想象,70年前,瓦格纳看到这种结构的组合会有多么惊讶。”
当然,外行人很少注意到后倾3至5度这个细节。但正是这种细节上的周到,使得明式圈椅神形兼具。而它利用木材韧性所调制出的S形椅背,弧度则正符合人的背部曲线。人体工程还未得到重视的时代,这一点显得难能可贵。
“很难考证,这把明式圈椅从发轫到成型,究竟经过了多少文人雅士的修饰和雕琢。”经过观察和各种考证,身为设计师的吴孝儒也忍不住用塑料材质复刻了一把明式圈椅。只不过,生活在当代的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更接地气,于是以廉价的塑料四方凳与明式圈椅做了一番“嫁接”,创造出了一把具有后现代主义味道和“双重人格”的“塑料经典”(Plastic Classic)。
“结构简约、造型刚柔并济,少有繁复的细节,明式圈椅有一种穿越时代的力量。没有设计师能拒绝它的魅力。”像不少年轻设计师一样,吴孝儒认为,安放在博物馆里的明式圈椅在今天看来仍充满着某种模糊时代印记的魅力,这也是中外设计师热衷于以它为原型,进行个人化再诠释的原因。
超越时代的魅力
相比于丹麦设计师手法的朴实、吴孝儒作品的“草根气”,来自法国的菲利普则喜好在复古之中加入令人意想不到的俏皮,以及一丝法兰西气质的奢华。
在菲利普大名鼎鼎的“幽灵椅”(Ghost Chair)系列中,同样有一把明式圈椅。只不过,这次,他凭借最新出炉的聚碳酸酯高分子材质塑造出全透明的椅身,将明式圈椅由实木材质带来的厚重感剔除得一干二净。圆润的椅圈被个性张扬的设计师刷上了鲜亮的色彩,而笔直的椅腿则略带俏皮地微微后翘,看上去仿佛是在随风飘荡。再加上透明的椅身,菲利普的设计就像是“幽灵”轻盈飘浮于地面。
据菲利普自己说,构思这把椅子他用了六年时间。“这可能是我画得最久的草图了,因为我发现,它比路易(Louis)国王椅更难修改。更何况有瓦格纳的作品在前。”
“还好瓦格纳是内敛的丹麦设计师,否则我们也许找不到出路了。如何把古老的设计变得俏皮,就成了我们大做文章的重点。”就在菲利普推出幽灵版明式圈椅两年后,被欧洲设计界誉为“鬼才接班人”的杰米也终于按捺不住。在为某商业品牌百年庆典捉刀作品时,他突发奇想,拿明式圈椅和西方经典的安乐椅做起了拼接。“既然菲利普让明式圈椅飘起来,那我就让明式圈椅摇摆起来。”当四平八稳的明式圈椅遇到了这位“顽童”,还真的被蒙上了一层迷幻色彩。
“西方设计师的复刻为我们开了一个头,我们有那么好的设计遗产,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正当西方设计界以中国明式圈椅大做文章的时候,国内原创家具设计师也纷纷行动了起来。“多少”品牌创始人侯正光,这两年也在埋头钻研复刻经典设计。他的几张复刻明式椅,用千鸟格纹等现代面料作为外层软包,在市场上有不错的反馈,这给了他更多正能量信号。
复刻经典的确是一条设计捷径。“时尚界和设计界都一样,新品层出不穷,但经典却始终有着大批拥趸。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如何进步,新品如何迷人眼,那些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先锋设计,不仅没有被人淡忘,反而成为更多后来者学习和致敬的对象。”侯正光表示。
虽然盗版市场上的赝品仍然让原创设计师头疼不已,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总有它超越时代的魅力。16世纪的明式圈椅如此,在设计界“闹腾”了整整70年的瓦格纳的“中国椅”亦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