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7、18日头版刊登文章分析纸质文物现状,古籍修复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古籍,如果不抢救,就会随时光湮没。可谁来接力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成了最大的难题古籍修复后继无人!
百人修复师如何应对千万册古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古籍进行集中管理。但这并未改变古籍的命运,业内人士透露,众多历史久远的善本古籍或珍本、孤本,由于常年缺乏保护,酸化破坏相当严重,还有很多因虫蛀鼠咬、水湿霉烂等变得千疮百孔……
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各公藏单位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多万册。
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张素梅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库房条件改善不少。可由于缺乏修复师,大部分善本无法进行修复,一直放在库房不敢动。”
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一千万册的古籍修复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地多次举办古籍修复培训班,相关人员有所增加。目前博物馆、图书馆内部的古籍修复人员有400余人,但对于全国3800多家公藏单位来说,远未达到供需平衡的程度。
谁愿意板凳一坐十年冷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修复组长阎静书说,普通的古籍修复一般要经过补洞、喷平等10多种工序才能完成。由于古籍纸张材质、毁损情况和原因不尽相同,光前期论证研讨和制定方案就需要很长时间。
“整个过程全部采用传统的纯手工,修复速度非常慢,遇到毁损严重的,一天只能修两三页。”从事古籍修复近30年的阎静书坦言,“这是一个寂寞的行当,现在的年轻人哪坐得住这冷板凳。”
“新中国成立前从事古籍修复的老一辈专家已全部离退休,如今奋战在修复第一线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学徒的那批人,多超过50岁。”再过几年,阎静书也将退休,她说:“全国古籍修复的队伍在近10年几乎没有年轻一辈加入,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和空白。”
低学历跨不过高门槛
古籍修复缺年轻的人才,更缺培养年轻人才的高等学府。
此前,修复技术仅靠师傅的传授。近年来,国家才开始在院校开设该专业。记者了解到,全国虽有50多家院校设立了古籍修复相关方向的专业,但大部分为中专和高职院校。
尽管对古籍人才的需求很大,但50多家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绝大部分放弃专业改行,留下来从事该行业的寥寥无几。
原因很简单,进入图书馆的门槛太高!
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编制有限,进人很难。此外,各级文化组织目前普遍追求高学历,进入体制内必须有本科以上学历。记者了解到,国图古籍修复中心每年只能进1至2个人,省级图书馆大部分已经定编,队伍扩大不了。
就算在实际工作中,从修复岗位转行的人不少。“修复人员不能参评研究岗位,大部分是初级职称,待遇很低;而且修复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工作被动,无法推动行业发展。”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徐晓军说。
他认为,解决古籍修复后继乏人的问题,一方面应职业化和高等教育并存,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应当建立文献修复师的资格认证机制和职称评定机制,提高人员待遇,联合各方制定行业标准,使得整个古籍修复行业社会化。(本报杭州2月18日电 本报通讯员 朱海洋 本报记者 潘剑凯 陆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