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古籍
触摸十六楼的狂客琼浆
武汉有黄鹤楼,湖南有岳阳楼,名楼的记忆镌刻着历史的铭文,成为一个古城傲岸的资本。
南京有阅江楼,可惜曾是有记无楼。可南京有人一直执著地追寻着名楼的踪迹,寻找它们曾经留在金粉辉煌中的传说。
唐恺一直在史料里翻找着南京名楼的记载。当然他没有失望。明代,南京曾有著名的“十六楼”,数百年前红妆燕舞、狂客琼浆,名传海外,在各种史载中都盛况空前。这16座名楼,到今天却没留下一星半点的痕迹供考,它们的具体位置甚至是否真实存在过,都成了悬念。
唐恺追寻着它们的味道。隔着古籍的熏香,触摸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十六楼拥有美丽的名字
赫赫有名的明代十六楼,在南京各种史书中都风光无限,却在南京实际考古中至今未露只砖片瓦,连准确原址都成谜。唐恺在史书中找到过多处关于十六楼的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在南京修建了16座大型贵宾楼,当时人称“春江秋月十六楼”,每座都有6层楼高,不逊于现在的星级宾馆。郑和七下西洋期间,随郑和船队来到南京的外国使者、商人都要慕名前往十六楼,享受一流的“酒楼服务”,这十六楼也成了南京城最繁华的所在。有诗为证:“饮伴更相送,归轩锦绣香”,这就是明朝人写南京城中北市楼的句子。
十六楼拥有美丽的名字:江东、鹤鸣、醉仙、集贤、乐民、南市、北市、轻烟、翠柳、梅妍、淡粉、讴歌、鼓腹、来宾、重译和叫佛。“其中,来宾、重译二楼是专门招待外国使节的。叫佛楼比较神秘,连古代图考都很少见。”不知是历史碾印过重,让十六楼痕迹无存,还是战火摧毁彻底,十六楼全作了飞灰。
但是唐恺有他寻找的方法。因为明代十六楼大部分都建在一条直线上。
都建在一条直线上
“十六楼肯定是存在的。”唐恺认为史书里记录的十六楼地址是可信的。在《金陵琐记》一书中,就清楚地记下了“十六楼”的原址范围:南市楼城内;北市楼城内;来宾楼聚宝门外西;重译楼聚宝门外东;集贤楼瓦屑坝;乐民楼瓦屑坝;鹤鸣楼西关中街北;醉仙楼西关中街南;轻烟楼西关南街;淡粉楼西关南街;翠柳楼西关北街;梅妍楼西关北街;石城楼石城门外;讴歌楼石城门外;清江楼清凉门外;鼓腹楼清凉门外。
在《金陵琐记》这本书里,唯一名字有出入的两个楼就是“清江楼”和“石城楼”,对应着“江东楼”和“叫佛楼”。而“叫佛楼”之前有专家做过考证,地址应该在今天的建康路一带,是城南,所以“清江楼”是指江东楼。地址也能对上,在《洪武京城图志·楼馆图》中,标示着由西往东依次是江东楼、梅妍楼、翠柳楼、轻烟楼、淡粉楼等,江东楼是自西向东这条直线上的,最西边的就是江东楼,而这与《金陵琐记》中记载的“清江楼在清凉门外”位置完全相符,都在城西。
如今只剩地名“南市楼”
唐恺说,在十六楼里,唯一还以地名的方式存留下来的,就只有“南市楼”了。它也是十六楼中仅有的几个原址明确的楼之一。在今天的建邺路附近有条“南市楼巷”,宽约三米、长约一百米,这就是明代扬名海内外的南市楼旧址所在。现在的南市楼巷,只剩下斑驳的石路,衰败的院墙,一条老去的巷子,不知什么时候就从南京地图中消失。很少有走到这里的年轻人知道“南市楼巷”这个地名的由来,以为只不过是个里弄俗名。南市楼和北市楼,是十六楼里唯一位于南京城内的,其他14座,都在当时的南京城门外。比起南市楼,北市楼命运短暂,据说刚建成不久就被焚。而南市楼却成为诸楼中最长命的一个。明正德年间,十六楼大多成为废墟,唯有南市楼一直到清初尚存。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说过:“南市楼在斗门桥东北,今通太仓巷。”《金陵闻见录》中提道:“长沙陈太守鹏年拆毁南市楼,改讲堂,命父老于朔望讲孝,今斗门桥东名讲堂大街。”比起当年的“高基重檐、宽敞华丽”,十六楼风烟散去,旧影成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