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山东记者 宁昊然 通讯员 于 芹
春节期间,成立不久的山东名人馆每天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其中,王献唐纪念馆中珍贵的文物、古书、典籍,让参观者赞叹不已,大开眼界。
王献唐是著名学者,精通考古、金石、文字等不同学科,其毕生的学术研究为山东乃至全国的文博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学术大家的家国情怀。记者根据相关资料及王献唐先生亲友回忆,整理刊发本文,以飨读者。
王献唐(1896—1960),字献堂,初名家驹,后改名王官,号风笙,以字行。生于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大韩家村一书香之家, 有深厚的学术素养。新中国成立前,曾先后任编辑、记者、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文管会副主任、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铜器研究员等职务。他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文献学家。其研究涉及历史、考古、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学等多个领域,成果丰硕,卓有建树。
临危受命 振兴省图
1929年,中国时局动乱,处处风声鹤唳。此时王献唐先生受委派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今日仍屹立于大明湖之中的著名藏书楼“奎虚楼”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
据王献唐先生的儿子王国华回忆:“父亲在图书馆工作,正适合心愿。他在诗中写道:‘劫来济上心私喜,柱下守书师老耳。商盘周鼎尽网罗,断碣残碑满眼是。’从此,他立志在图书馆终其一生,研究学问,整理文献。”
主持图书馆工作后,王献唐先生注重广搜典籍,扩充馆藏。1929年,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聊城海源阁遭兵匪抢掠。当时的省立图书馆是主管全省书籍文物的唯一机构。土匪散去后,王献唐亲自赴聊城调查整理海源阁藏书,目睹了百年藏书阁破烂不堪、满目疮痍的境况。他愤懑不已,即会同聊城当地学界代表,组成海源阁藏书清查委员会,先就海源阁所藏善本书籍,逐一清点,亲自将书籍一一整理,登记造册。返回济南后,先生又撰写了《聊城海源阁藏书之过去、现在》、《海源阁藏书之损失与善后处理》等文章,四处奔走,呼吁政府进行抢救。最终,这批图书文物于抗战胜利后又回到了齐鲁人民的怀抱,收藏于山东省立图书馆的“奎虚楼”。在先生的努力下,新城王氏池北书库、益都李氏大云山房等山东著名藏书楼的部分典籍也陆续入归公藏,目前这些善本大多收藏于山东博物馆。
本着为读者服务的理念,王献唐一方面先制定馆章,变更组织;另一方面将全馆物件点查一遍,分门别类;此外还开辟出儿童图书阅览室和古物美术展览室等专门阅览室。1930年1月1日,省立图书馆以崭新的面貌向读者开放。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日臻丰富的馆藏,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阅览人数比以前增加了数百倍。
经过10年苦心经营,山东省立图书馆的收藏初具规模,商周青铜器、汉石画像、邹滕陶文、临淄封泥、历代泉币、名家字画先后入馆;“唐人写卷,宋元旧椠,明清精刻及名家抄校稿本,达七百四十六种,三万五千四百册。”馆藏得到充实,由此也吸引了名人大家接踵而至。在王献唐的主持下,山东省立图书馆进入了自建馆以来最兴盛的时期。
醉心金石 遍寻古物
任职山东省立图书馆的同时,王献唐先生还兼理山东金石保存所事务。山东金石保存所成立于1909年,以征集收藏社会流散文物为主,其建立是公家保护收藏文物之始。在此期间, 王献唐还开辟专室办展览, 以博艺堂展出文物, 以碑龛陈列展出碑刻, 以汉画堂展出汉画像石, 以罗泉楼展出钱币。此时的山东金石保存所,实际上是山东省博物馆的前身。
金石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等一般文物。
1930年1月,王献唐组织发起了“山东省名胜古迹古物保存委员会”,并参与山东省地下文物考古发掘。伴随此项工作的开展,出土了不少铜器、泉币、玺印、陶瓦、封泥等。“他曾偕同吴金鼎先生对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进行调查, 参与组织领导城子崖的发掘, 派人对滕县安上村和曹王墓进行发掘, 还亲赴临淄调查封泥出土地点。”现年82岁的山东省考古学家王恩田先生说。
王恩田先生认为,王献唐先生在出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期间,创建金石保存所,收集社会流散文物,并举办展览。变私人收藏为公家收藏,由个人玩赏变为面向社会大众,是新型金石学诞生的重要标志。旧金石学的收藏坐等商贾送货上门, 而先生则进一步对出土文物地点实地调查。旧金石学重收藏、著录而轻研究, 献唐先生则对文物进行历史、制度、地理、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取得不少超越前人的成果。
王国华曾表示,父亲承袭了乾嘉时期金石学者的治学方法,发展了清代高邮王氏的音韵学和许印林的文字学。“他的著作见解新颖,不因袭成见,也不局限于考古圈内,而是通过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资料和社会制度,从地理、民俗、文字、音韵各个角度来证实。”
王恩田多年来研究王献唐的学术成就,他认为,王献唐的金石学研究既继承了清朝考据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又重视野外的实地勘察和科学的考古发掘,不固守旧金石学的藩篱,使金石学趋于近代化,对中国金石学向考古学的过渡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王献唐先生是新型金石学的杰出代表。
护宝南迁 惠泽齐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被战火摧毁的文化珍宝不计其数。华北告急,为保护珍贵的文物,延续齐鲁文脉,王献唐决定选取馆藏文物图籍精品,与时任典藏部主任屈万里及工人李义贵一起护送这批文献南迁至战争的大后方四川。
这次南迁由曲阜出发,途经兖州、开封、郑州,抵汉口后转宜昌,渡三峡,入万县,最后到达四川乐山,行程达3500余公里。这次护宝南迁对于保护山东图书文物具有重要意义。据记载,“在运往四川的图书文物中,共有三大类。第一类为古籍珍善本,共有438种2659册,珍稀如宋赣州州学刊本《文选》、宋宝佑赵节斋刊本《通鉴纪事本末》等;第二类为书画类,共有143种182件,珍贵如王渔洋行书诗笺、刘石庵小楷五福颂、郑板桥行书堂幅、高南阜书画屏、石涛山水堂幅、恽南田山水画等;第三类为金石器物,包括陶瓷、玉器、铜器、砖瓦、甲骨等共734件,珍奇如商父乙鼎、商五戈足形鼎、商甲骨、周明我鼎、周五敦、秦二世元年诏版等。多属稀世文物图籍,是山东省立图书馆数代人几十年的珍藏,也是齐鲁文化的瑰宝精华所在。”
到达四川后,王献唐一行将所带图书文物悄然密藏于临近乐山大佛的崖洞里,封好洞口,日日守卫着这批珍宝。为躲避日军空袭,他与李义贵长年蛰居岩窟佛寺,守护文物图书。据称,王献唐给居室取名那罗延。“那罗延”是梵文坚固、坚牢之意,王献唐以此表白自己坚守齐鲁文物的决心。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王献唐谢绝国民政府国史馆的挽留,亲自押运迁川原山东省立图书馆的图书和文物返回济南,重建山东省立图书馆,继续担任馆长。这次南迁文物多立属稀世之宝,是齐鲁文化的瑰宝,也是今天山东博物馆的精华。今天我们能再次观赏到这批文物,全靠着王献唐等不畏艰险的义举。
毕生珍藏 造福后世
作为文物收藏家,王献唐先生一生多次将其珍藏捐献给国家。1960年辞世后,其子王国华遵其遗愿,又将大量藏品捐献给山东博物馆,将先生一生秉承的“向国家捐献藏品是社会福祉”的理念继承并发扬光大。
1930年,王献唐就向山东省立图书馆自捐书籍《丁守存编年自记》、《魏王显贵造像拓本附考释》、《韵字鉴》,与栾调甫合赠《钞本书经直解》。1951年1月,捐献宋刻经折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合刻》给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将珍藏之明李自成“闯王印”、勾践剑捐给北京历史博物馆。1960年王献唐去世后,其亲属将其遗物1600多种捐献给山东博物馆。王献唐不仅自己向国家“献宝”,还鼓励其亲属及社会各界人士与机构向国家捐献。1930年11月,王献唐的伯父王廷橒将日照出土的汉大吉昌砖两块并拓片捐赠给山东省立图书馆、“山东金石保存所”。
王献唐对近代山东文博事业的贡献也集中体现在他对齐鲁文化的研究上。王献唐热爱齐鲁文化,更醉心于研究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上世纪30年代,王献唐率先对清代山东先贤遗存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整理、刊刻,先后刊刻了《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穆天子传》等古籍。
在他付诸一生心血的巨著《炎黄氏族文化考》中,王献唐从考古学、古音韵学、古文字学、古地理学、古民俗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炎黄氏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做了全面探讨,认为中华文化多来自炎族即所谓夷族文化,其中心就在山东。王献唐的这些学术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以至于不被人所接受。其观点之新颖,方法之独特,引用材料之广泛,虽历经半个世纪,仍令人叹服。此后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王献唐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王献唐担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参与筹建山东博物馆。此时,他已经身染重病,但仍然拖着病躯,坚持工作。1960年11月,王献唐病逝于济南。逝世后,其遗稿《齐国铸钱的三个阶段》等发表于《考古》等学术杂志。部分未刊著述由山东省出版总社组织力量整理编辑,以《王献唐遗书》的名义陆续由齐鲁书社出版。
王献唐曾自称“予之学,齐派也”,就是说他治学不墨守成规,见解新颖,不袭成见。他平生治学严谨,每当完成一本著述,多次修改,决不轻易付梓,所以留下来的稿件多半没有刊行。他一生的著述多达千万字以上,在上古史、古文字、古钱币、版本学、目录学等方面都有大量高水平的著述。著名学者张政烺、夏鼐两位先生曾评价王献唐是“罕见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