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洋
昨天,是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对于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人来说,这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落户揭牌,与此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图研究馆员杜伟生第一次收徒,而且一下子就收了8个徒弟。当天在国图举行的“古籍修复成果展”上,杜老师现身说法,给徒弟们上了入门的第一堂课,其主题竟然是怎么做“加减法”。
别小看这个“加减法”,其实里面蕴藏着古籍修复的理念精髓。杜老师告诉徒弟们,从明清时期一直到国图1918年成立古籍修复室,“减法”在古籍修复领域一直占上风。杜伟生是1974年到国图工作的,他曾听老师们讲过著名的《赵城金藏》的修复故事。“这部书4330卷,从1949年修到1965年,一共修了16年。”杜伟生回忆,《赵城金藏》霉变、破损严重,修复过程中,遇到褙纸完全脱开、破损严重的纸张,一般就会直接去掉不要了。
“可是这些纸张也是文物,也蕴藏着很多信息。”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修《敦煌遗书》时,人们的修复理念也已发生变化,从延续上百年的“整旧如旧”演变为“原样保护”和“只添不取”。通俗点儿说,就是不会随意丢弃原书的任何组成部分,而是改做“加法”。杜老师解释说,所谓“加法”,就是在破损的纸张上添加修补的材料,并保证这种修复是可逆的,不会对古籍造成永久伤害。
杜伟生从事修复古籍工作已有39年,他曾亲历了《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等大部头古籍的修复工程,也见证了这一工作从传统的“望闻问切”到借助科技手段的变化。杜伟生指着展柜中的《阙里志》回忆,“这书我们第一次看时,已经絮化得非常严重。拿起来时那些粉尘毛边都飞了起来,有工作人员因为过敏脸都肿了起来。”对这样拎都拎不起来的古籍,国图当时启用了纸浆补书机。就是借鉴蔡伦造纸术中的原理,通过机器让纸浆沉积到书页的破损处。用这种办法修复的书页,摸上去非常平整,完全没有 “打补丁”的感觉。
提起现在一些人滥用“加减法”修补古籍的行为,让杜伟生实在看不过去。他举例说,以前为了修补破损严重的书,会给整张书页做托裱,衬上一张全新的纸,可是现在有些书商为了让书看着漂亮,把这种方法都用滥了,“竟然把一卷四册的书,修成了四卷四册,太过分了。”说到这儿,杜伟生对徒弟们免不了要嘱咐几句:“干我们这行,三分技术,七分经验,你得真正爱书,才有可能修好书。”
相关新闻
“非遗讲座周”国图开课
伴随着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国家图书馆举行“非遗讲座周”,从即日起至14日连推8场讲座,向公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识。
今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将开讲“话说端午节及节日遗产保护”,介绍端午节的前世今生,阐述节日遗产保护的意义。接下来的几天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成公亮主讲的《我的演奏,我的创作》,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龚一的《一个琴人眼中的古琴“世遗”》,将让观众领略到古琴艺术的魅力。另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主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为题,将介绍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方法和意义。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城,还将带来《二十一世纪:民间文艺学的使命》。
讲座均在国图总馆北区的学津堂开展,读者可免费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