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记者 辛 一 摄影/本报记者 辛永红
如今所提到的文献修复多指古籍修复,古籍修复是文献修复的一部分,需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和古籍知识的人员承担。我国古籍一般是指在1911年前成书,具有古典书籍装帧形式的书刊资料。
在我国,五千年文明产生的古籍浩如烟海。尽管历经天灾人祸,古籍损失巨大,有“百不存一”之说,我国现存于世的古籍数量仍不算少。据估计,国内收藏的古籍大约有3000余万册,其中破损的超过1000万册。
现今,按我国有100余人的修复队伍估算,大约需要修复1000年才能完成,这其中还不包括古籍正在或者再次破损的情况。
“我不是一个坚持者。”云兴刚现在很后悔,“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各种原因,我停薪留职,离开了这个行业,转行到社会做了其他。”
2009年,云兴刚又回到了这个岗位,重操旧业。曾经云兴刚没有坚持,现在他不想再放弃。至今为止,他已经参加过3次系统的学习培训。尽管学习培训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但是,他从中看到了国家要振兴这一行业的决心。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在我区,从事这一行的人数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在国内云兴刚的同行越来越年轻化,而且女性同志开始增加。
云兴刚说:“在内蒙古图书馆内,也有两位同志向我表示过,说想跟我学这一行。还有呼和浩特市图书馆的一位同志,也有助我一臂之力的意向。说归说,实际操作起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难度。况且有的同志已经面临退休,跟我学个一年半载,能学到什么,还不是一些皮毛?所以有些想法可能也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