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古籍 >> 古籍善本 >> 2000多年前西汉古墓出土:首现古人织机模型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古籍 >> 古籍善本 >> 2000多年前西汉古墓出土:首现古人织机模型

2000多年前西汉古墓出土:首现古人织机模型

作者:佚名      古籍善本编辑:admin     
3号墓室:出土920支竹简以及人体经穴髹漆人像 3号墓室:出土920支竹简以及人体经穴髹漆人像 2号墓室:出土4部竹木制织机模型 2号墓室:出土4部竹木制织机模型 1号墓室:出土50余件木牍 1号墓室:出土50余件木牍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摄影赵霞

  4座墓室

  1号墓室:出土50余件木牍

  2号墓室:出土4部竹木制织机模型

  3号墓室:出土920支竹简以及人体经穴髹漆人像……

  竹简上9部医书只有一部《五色脉诊》留有医书名。通过向中医专家“借脑”,初步将“未名”医书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尺简》、《病源》等,部份极有可能是早已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古墓里,一批色彩盈润柔和的漆木器、古朴精致的陶器、铜器等文物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重见天日。

  出土文物包括有汉代织机(模型)、记录有10部医书的竹简以及写有官府文书和巫术的木牍,“出土古代的织机,这在我国考古史上还是首次;而部分医书竹简极有可能是早已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这是今年成都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在昨日的成都 “老官山汉墓”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人员如此评价。

  掘

  时间

  修地铁挖到西汉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

  1号墓有汉武帝时期五铢钱币,其他3墓室则有西汉半两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现场考古领队谢涛介绍,此次发现的西汉墓位于成都天回镇土门社区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该处正好位于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天回南站,从去年7月至今年8月,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据悉,这座古墓在地铁施工中被意外发现。

  该古墓共有4座墓室,从中出土了大量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文物。“通过现场勘探,1号墓室里出土有汉武帝时期五铢钱币,再结合墓葬形制等点位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出该古墓时代为武帝时期。而2号、3号、4号墓则出土有西汉半两,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与凤凰山木椁墓非常接近,故这3座墓葬年代推测应在汉代景武时期。”谢涛表示,该座西汉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问

  墓主

  漆器刻“景氏”二字,墓主或与楚国三大家族有关

  4座墓室所用棺木均为楠木,其厚度达50厘米,墓主绝非贫穷人家

  进入墓道后,4座墓室内均出现有随葬物零乱弃置、损坏的状况,现场还发现有盗洞。从这一点,考古人员得到结论,“该古墓曾经遭遇盗墓。”

  在1号墓室出土的漆器上,考古人员发现漆器上写有“景氏”铭文。谢涛表示,根据文献记载,景氏家族曾为楚国三大家族之一。西汉初年时期,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来又有景氏分支入迁蜀地。针对这一点,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章华认为,或许古墓主人与楚国三大家族有某些方面的联系。

  另外,汉墓里的4座墓室所用棺木均为楠木,其厚度达50厘米,而且是由整株楠木打制而成。由此也可判断,古墓主人绝非是贫穷人家,应是在当地具有较高身份地位,但具体身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探

  现象

  椁室有“夹层”,莫非是古人防盗墓?

  3座墓的椁室皆有底箱,底箱又隔离成4箱,箱内放置有随葬品

  尽管曾遭遇盗墓,但在2号、3号、4号墓室里,考古人员又有了新的收获——墓葬底箱随葬器物保存较好,位置基本未变。“除了1号墓室椁室无底箱外,另外3座墓的椁室皆有底箱。也就是说,在棺椁底部有一层三四十厘米高的底箱,底箱又隔离成4箱,在各个箱内放置有随葬品。”

  对于椁室做“夹层”这一特点,谢涛表示,这种有底箱的椁室并不常见,但在过去的考古中也有类似现象。问及这是否古人防盗墓的手段之一,谢涛认为,“有这种可能,但因为目前相关资料不足,尚不能完全断定是防盗墓手段。”

  另外,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不仅墓室浸泡于水中,而且2号墓室木椁上铺满了棕垫,葬俗显得颇为奇特。对此,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中心主任肖磷表示,在这2000多年里,整个墓室一直浸泡于水中处于饱水状态,保持了墓室的环境稳定性;而木椁上铺满棕垫,又起了隔热的作用,“正因古人有此动作,才使得墓室内的竹简、木牍等出土文物保存良好。”

  ■惊艳

  我国首次发现古人织机模型

  还原后或有一间屋子大

  在发掘过程中,惊喜一件接一件而来:“1号墓室出土了50余件木牍,2号墓室出土4部竹木制织机模型,3号出土920支竹简以及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江章华兴奋介绍,“汉墓中出土保存如此完好的竹简,在四川尚属首次。此次发现古代织机(模型),在我国考古史上也是首次发现。”

  在2号墓室的底箱内,出土了4部织机模型。4部织机中,一部织机略大,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另外3部织机则略小,大小相近。“织机由竹木构成,我们第一眼看到它时,有种被震撼到的感觉。”谢涛说,织机结构复杂清晰,而且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可以确定,织机随葬的时候,上面还挂满了各种丝线。”

  与织机模型同时出土的还有15件彩绘木俑,“整个状态就是再现了一幕纺织工正在纺织、1名管理人员正在监督的动态。”谢涛认为,出土织机和人俑应是汉代蜀锦纺织工场景的模拟再现。

  江章华告诉记者,根据出土木俑和织机模型的比例放大后,考古人员估计,织机本身规模极其宏伟,“它的正常状态,应该有将3米多高,4米多长,相当于一间屋子那么大。”

  ■惊喜

  竹简“存”医书10部

  或有扁鹊学派失传医书

  我国首次发现的织机实物已经让考古人员颇为动容了,紧接着,3号墓室又出土了总计920支竹简。

  经过保湿、脱色等文物保护处理后,考古人员仔细整理发现,竹简上一共有9部医书和1部《医马术》。“这9部医书里,只有一部《五色脉诊》留有医书名。”不过,考古人员向中医专家“借脑”,结合其医书内容,初步将未留有书名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等。谢涛表示,从出土的9部医书内容分析,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早已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这将为中医发展史的研究提供重大发现。”

  在3号墓内,随后又出土了约14厘米高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在这个人像上,不仅五官、肢体刻划准确,而且还分别用白色、红色描绘出经络线条及人体穴位,不同部位还刻有“心”、“肺”、“肾”等线刻小字。

  ■更多关注

  医学界专家

  今日“解密”竹简

  关于出土竹简上的《五色脉诊》一书,记者在百度上查询,均未发现任何相关资料的只字片言。成都中医名医馆的曾上劼副教授听闻此书名也惊讶不已,“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部书,这是第一次听说。”他兴奋地说,希望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医书内容。今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邀请相关医学界专家,对“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给媒体做更多披露,本报将进一步关注。

  (部分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