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古籍 >> 古籍善本 >> 过云楼藏书珍贵程度无法用金钱衡量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古籍 >> 古籍善本 >> 过云楼藏书珍贵程度无法用金钱衡量

过云楼藏书珍贵程度无法用金钱衡量

作者:佚名      古籍善本编辑:admin     
配图:万程鹏 配图:万程鹏

  过云楼藏书合璧展1日在南京图书馆开幕,共展出120种197部古籍珍本。有着139年历史的苏州过云楼藏书离散88年后首次合璧,引起人们对古籍深度开发利用的关心。

  珍贵程度无法用金钱衡量

  过云楼藏书3/4在南图,1/4归凤凰集团。自去年凤凰集团以2.16亿元天价购得过云楼藏书,并联手南图在归属权争夺中击败北大之后,过云楼藏书何时合璧就备受关注,此次展览促成这一文化盛事。

  这次展览汇集宋元明清刻本、稿本、批校本、抄本等过云楼精粹,品质之高,当今罕见。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领衔过云楼藏书拍卖的《锦绣万花谷》,这套80卷40册的宋版书堪称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百科全书,并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南图所藏过云楼藏书同样精品纷披,展览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所著《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记录他贬谪期间所见所闻,为海内孤本,被评为去年“中国古籍十大发现”;同为孤本的《乖崖张公语录》记录宋代治蜀名臣张咏言行,该书从元代起就不见著录,直到民国时才现身过云楼而重现人间。

  有些古籍有着传奇“身世”,《石洲诗话》是清代内阁学士翁方纲手稿,写成后即被盗走,5年后被友人叶继雯购得,翁方纲拿到书稿发现书尾被人冒用自己的名义写了跋文,无奈将跋文圈去,另作一跋说明原委;《雪矶丛稿》是“四库全书”的底本,原藏于扬州盐商马裕家,乾隆年间为修《四库全书》而被收入翰林院。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翰林院被焚毁,四库底本基本毁于一旦,而此书保存下来,是早年流散民间还是逃过大火焚烧已成历史之谜。

  这批书有多珍贵?凤凰集团董事长陈海燕表示,仅凤凰所藏1/4过云楼藏书的保险(放心保)费即高达5亿元,创下中国艺术品保险单笔保单的最高纪录。此次展览的近200件展品,是从凤凰和南图近5000册过云楼藏书中精选出的,其珍贵程度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古籍善本书库达到金库标准

  为了保障古籍安全,展览除全方位监控外,古籍还要每晚入库。南图古籍部主任陈立说,古籍入库过夜是图书馆的基本准则,因此展览每天早上布展晚上撤展。凤凰集团的古籍则被锁进保险箱中,放进南图古籍书库,早上再由集团工作人员打开保险箱重新放进展柜。

  保护过云楼藏书,南图和凤凰都提供最好条件。在南图,古籍善本书库达到金库标准,天花板、地板和墙壁整体浇铸,厚达80厘米,24小时监控,书柜由机械锁和电子锁双重把守,全馆仅3人可进入古籍善本书库,古籍用防虫的樟木板垫隔。凤凰集团副总经理叶建成说,过云楼书库墙壁两侧是钢板,中间是防火层,书库配备惰性气体灭火设备,恒温恒湿,物联网报警,集团有两位高管可随时通过手机调看书库监控视频。

  开发利用缺钱更缺人才

  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一面感叹古籍的珍贵,一面为只能隔着玻璃看感到遗憾。如果只能被珍藏在书库中,古籍就变成凝固的文物,如何能让传统文化变成活的知识传播开去,开发利用就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

  南图党委书记方标军表示,他们正在对过云楼藏书逐本进行详细的考证、编目,进行学术研究,以备将来影印出版。凤凰集团则围绕《锦绣万花谷》进行全方位市场开发。

  对于古籍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两方面,较为简单的是影印出版,保留古籍的版本信息,深度的开发则是数字化,可供检索查询。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说,影印出版很耗费资金,一套丛书需花费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南图去年影印出版的《稀见方志丛刊》包括全国22个地区的140种方志,每套170册售价高达25万元,若不是被列为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很难面世。

  与资金相比,数字化开发更缺的是人才,这不仅仅是把古籍拍照、扫描,把图片放到网上,还要进行点校,做成可以检索的数据库。这就要求点校者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否则有些古籍都读不懂,有些手稿和批注本的字都认不出。南图计划在3年内完成馆藏14万册善本的数字化,去年曾招聘两位古籍专业博士,但他们都没来报到,毕竟这是需要坐冷板凳的枯燥工作,要好多年才能出成果。

  困难不少,使得开放整合资源成为必然选择。上海图书馆的《中国家谱总目》已完成数字化,在编纂之初就与新加坡、美国等25家家谱主要收藏单位合作,并与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的“家谱地方文献”组合作,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保持信息共享共建,目前已使1.5万种家谱完全数字化。凤凰集团也将与世界第二大出版集团法国阿歇特共同将《锦绣万花谷》向全世界影印出版。

  更多的社会力量也开始介入古籍的保护开发。昆山企业家沈岗收藏古籍300多部2万余册,建起自己的藏书楼,并致力研究昆山元代文化名人顾阿瑛,将其玉山雅集的诗文整理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者金程宇致力于日本所刻中国古籍的整理,去年影印出版110种“和刻本”古籍,使一批国内已经散佚的古籍得以重返故乡。

  本报记者 王宏伟 任松筠

(原标题:凝固的文物,还盼变成活知识)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