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物馆馆藏近万件纸质文物 最早的《三国志》手抄本在新疆
亚心网讯(记者 任春香)提起《三国志》,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吗?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手抄本居然在新疆出土。
7月22日,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的“新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上,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刘炜说,该馆馆藏纸质文物有近万件,其中有古代纸质文书、古代版本(即古代的书),以及包括钱币、地契、证书等近现代纸质文物三大类。在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重量级纸质文物中,有国内最早的《三国志》的手抄本之一、中国最早的剪纸文物之一、最早的道符之一,还有中国最早的纸画《墓主人生活图》等。据了解,这些文物大部分出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记者了解到,《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手抄本于1965年在吐鲁番出土,此残卷为《三国志》现存最早的版本。写本为隶书,为世界仅存的孤本。根据检验,得知这本《三国志》的抄写年代为公元265—420年间,而陈寿的《三国志》写于公元3世纪末叶,从中不难看出,在魏晋时期中原和西域已经有了非常密切的交流。《三国志》成书后如此迅速地在西域出现手抄本,可见当时的文化传播速度之快也超出了今人的想象。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于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北朝古墓群中,距今1500多年,花样是典型的中原风格。剪纸保存完好,其构图、线条完全可以和现代民间剪纸艺术相媲美。这幅剪纸真实再现了北朝时期剪纸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休闲方式在吐鲁番的盛行,以及内地与新疆文化的频繁交流。
此外,中国现存最早的纸画也在新疆出土,《墓主人生活图》由6幅画组成,距今约1800年,画风简单,但表现了魏晋时期的贵族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画中甚至还有汗血宝马、凤凰、厨娘等内容,从服饰等细节上都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原汉文化。
“纸质文物非常脆弱,经历数千年,不易保存。早期的修复保护工作主要是基础修复,比如对字画进行去污、平整、装裱等,但随着科学技术和新的修复理念的进入,我馆科技修复手段也逐步提高。对纸质文物实施科学系统的保护措施,目的就是尽量延长文物的寿命,发挥文物最大的价值。”刘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