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军
前些天,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李国庆来济时讲了一件事:该校东亚图书馆2013年中韩文数据库使用统计中,《四库全书》只有1次登录和2次检索,俄亥俄州图书馆联盟在采购中或将取消购买《四库全书》,“使用者多就买,少就取消。”
这对我们颇有启示意义。当今,我们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只有用起来、用好了,古籍的价值才能体现,古籍里的文字才能活起来。
在传统划分上,我们通常把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线装书称之为“古籍”。据国家图书馆统计,目前全国古籍善本的存量在5000万册左右。而从文化传承的意义来说,民国文献也应作为“典籍”加以保护与利用。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认为,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古籍藏于深宫无人知,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让这些书籍走进大众。人是文化的创作者,也是传承者,只有亲近经典,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
因此,古籍要“活”起来,应该适度“利用”。古籍收藏与其他收藏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文献价值在阅读和使用中才能体现。
首先,我们要挖掘有价值的古旧文献,采用数字化保存方式将其整理、影印出版。数字化发达的今天,这是否还有出版必要?有专家认为,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数字化远远没有解决长期保存的问题。虽然出版成本比较高,但解决长期保存最好还是实体文献。
目前,我国古籍善本的数字化探索成果显著,现已完成约3万种古籍藏品的数字化加工,推出了《四库全书》等古籍数据库。而从民国文献保护项目立项以后,全国也已经开始对民国文献进行普查,目前收集了20多万种图书目录。
其次,要使读者与古籍近距离接触成为可能。年代久远的珍藏典籍,或许已经无法让参观者直接翻看。而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古籍也有可能是晦涩难懂的,所以让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展品贴近生活就显得更为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在公众文化服务上下功夫,使读者亲手“翻阅古籍”成为现实,让古籍更加易于普通观众认识和理解。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金石拓片展厅的文字投影在地面上形成了一条流淌着的蓝色“汉字历史长河”,观众可以认识到汉字在3000多年历史中的演化过程。而这条“长河”的尽头,一个巨大的屏幕上循环出现《曹全碑》、《张迁碑》等中国十大碑帖的拓片影像。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金石重镇,省图书馆多次举办馆藏的金石拓片展,让人领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展览现场,省图都会举办“传拓技艺体验”活动,既让读者在体验中了解传拓技艺,也使读者深层次地“阅读”图书馆馆藏典籍。
大明湖分馆的尼山书院,省图书馆在开展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等活动的同时,已经计划跟省直艺术院团合作开办“艺术体验日”活动,邀请戏剧演员讲解、表演,用传统戏剧的形式传播国学。这都是用好“古籍”的生动范例。
“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美国博物馆专家古德的这句话,就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深刻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