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舆图是中国古代对地图的称呼。舆的本意是指车厢,后引申有大地的意思。所以表现大地的图画就被称为“舆图”。
古代政区舆图是行政管辖权力的象征,多由政府执掌,反映了统一政权国家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它最重要的功用就是明晰版图和疆域沿革。地方各州郡制作好地图,便呈送朝廷中央政府,作为中央确认、统治和规划的依据。
据文献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委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师收复台湾,实现了祖国统一。为加强对台湾管理,以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施琅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康熙皇帝采纳了施琅的建议, 并于次年在台湾岛设立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福建省地方官员为了反映这一重大历史变化组织人力绘制《福建舆图》,又称《福建全省道里总图》呈献给清政府,并经康熙皇帝御览。
清朝收复台湾后于1684年设台湾府及台湾(今台南)、诸罗(后改名嘉义)和凤山(今高雄)3县,隶属福建省。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晋江县的厦门所升为厦门厅,《福建舆图》中已绘出台湾上述府县,但图上厦门仍为厦门所。由此可推测此图绘制年代应在这两个事件发生年之间,即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684——1685年)。
《福建舆图》原来一直存于清内阁大库中,1909年筹办京师图书馆时, 宣统皇帝溥仪谕示将这幅巨型地图由宫廷转到京师图书馆,并保存至今。而这幅国宝地图经历战乱、文物南迁仍能完好的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其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日本入侵我国东北三省后,国民政府于1934年决定将北平的文物南迁。1936年从北平图书馆甲、乙库善本古籍中选出珍本、舆图、金石碑帖、珍贵的西文书籍、东方学期刊等装箱南迁,一部分保存于上海法租界,另一部分送存故宫博物馆南京分院及南京地址调查所新建所址。1942年,存于上海的一部分存余善本、金石拓片、舆图等运返北平。但是根据核对调查《福建舆图》并不在此列。而根据档案记载,存于南京的那批精品舆图经过清点后确定,当年北平图书馆藏清内阁大库舆图一百余种中除黄河图、福建舆图存北平外,其他均已收回。国民党撤离大陆时,将存于南京的这批精品舆图移运到了台湾。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得知,《福建舆图》并没有跟随文物南迁,至于为何这幅国宝地图为何没有入选南迁文物清单,又被何人扣留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下)
《福建舆图》全图呈正方形,纵横均640厘米,由十二块白湖州丝绸拼接而成,四周还各有宽55厘米的黄缎镶边,上用金丝线绣有九条五彩金龙,其间还点缀着彩色祥云,极尽奢华。全图加边总面积达56平方米,用我国传统的矿物质原料绘制而成。
《福建舆图》采用形象画法, 将福建全省九府(福州府、泉州府、漳州府、兴化府、汀州府、建宁府、邵武府、延平府、台湾府)、一州(福宁州) 和六十个县的行政建置、地理分布位置及疆界、城镇、山川、道路以及重要关隘、山寨和岛屿、口岸等要素形象逼真地绘制于图上, 全省四周界线之外注明接壤的广东、江西和浙江诸省名称。各要素采用立体透视画法,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全省范围内的大小山峰、名胜古迹、篱笆墙的村寨及城池等名称注记书写在红色长方形框内。各府界用红色单线表示, 县界用绿色线表示, 而双黄色线则表示道路,山川、河海采用了山水画画法,双曲线的河流画有水波纹,主支分明。尤其各府、 州、县城均绘有城廓, 城墙外部砖砌, 内部的石垒清晰可见,各城池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物形象直观, 一目了然。 城廓中除突出表示衙署外, 还绘有府学、县学、文庙等, 并有文字注明城池尺寸及四至甲程,与道路上的里程相配合,将全省道路里程一一反映出来, 是一幅名副其实的《福建全省道里总图》。
《福建舆图》原来一直在清内阁大库中用专门的木盒图箱保存。由于地图采用了优质的丝绸和颜料,多年来又保存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展开展出也较少,因而三百多年来,除个别地方略有破碎外,基本保存完好,色彩仍旧鲜艳夺目。
《福建舆图》不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平面图, 而是山水画般的鸟瞰图,主要根据地物间的方向和道里绘制,虽然比例尺不相同,但是地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大体正确。该图在我国古代地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映了包括台湾地理风貌在内的整个福建省的山川地势, 也记录了我国统一台湾后的疆域变化和行政建置变化,不仅是一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古地图,也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基本信息:
《福建舆图》 清康熙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684——1685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