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种新媒体、电子书风行,不少人悲观地认为纸书将死。然而,去年底有机构调查显示,经过两年的连续下跌后,2014年全国纸本图书销售量小幅回暖。无独有偶。据报道,去年英美德三国的纸书销售量也均有小幅回升。看来“纸书将死”的预言为时尚早,捧读一本散发着墨香的纸本书,对于读书人而言仍具有强大的魅力。
中国人制作、阅读纸质书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北师大图书馆特藏部葛瑞华老师介绍,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历经了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变迁。由于阅读不便,书页容易脱落、破散等原因,明代中叶线装书成为古书装帧的主流。所谓线装书,就是在书页制作完成后,前后各用一页书衣,在右侧打孔穿线,装订成册。
线装书牢固美观,便于阅读。鲁迅先生就对线装书情有独钟。他在《病后杂谈》中写道:“看洋装书要年富力强,正襟危坐,有严肃的态度。假使你躺着看,那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所以,我在叹气之后,就去寻线装书”。据《鲁迅日记》记载,他定居北京的14年间,总共去过琉璃厂480多次。
民国初年,琉璃厂、东安市场、隆福寺、前门打磨厂等地,乃是北京古旧书店集中之所。由于长期业务积累,古旧书店的掌柜和伙计,也都成为深谙古籍装帧和鉴定的行家里手。镇守琉璃厂街口的邃雅斋,便被视为线装书的聚宝盆。
虫蠹、龟裂、褶皱……对古籍而言是最大的威胁。修补破损古籍,也成为古旧书肆的一门传统手艺。修补古籍往往要经过配旧皮旧纸、补破页、裱糊、喷水、衬纸、捶平、齐栏、订本、打眼订线、包角等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都极为考究。清末民初,琉璃厂肄雅堂以装裱碑帖、书籍在北京极负盛名,当时很多古籍修复的高手都出自这里。身怀绝技的张士达就被尊称为“古书郎中”。很多文人学者如郭沫若、郑振铎、冯友兰等,都曾慕名而来,找他修复古籍。
如今,古籍修复的传统工艺已经成为一项冷门手艺,但人们对纸质书籍的热爱,仍不改初心。
本版文字 张小英 本版图片 杨平
一
线装书的书页大多是中间折叠的双页,中缝朝外。上、下书页中间对折的直缝处称作书口或版心。翻阅久了,书口会开裂。这是古籍最常见的症状。修复书口开裂叫“连口”,北京话叫“溜口”。溜口就是将书页展开,背面朝上、正面朝下。书口对正后,一手持笔在书口上涂浆糊,另一只手贴上富有韧性的薄绵纸。图中的修复师傅,正在给书口上贴绵纸条,即“溜口”。
二
书页过于轻薄,可以在书页之间夹一张衬纸,以增强书页的牢度。衬纸可以选用双页衬,也可以用单页衬。“金镶玉”,也叫“袍套衬”,是一种典型的加衬纸修复法,即在书页里衬一张白纸,使天头、地脚及书背三边都镶衬出白色衬纸,和泛黄如金的原书页相映生辉,因此被美称为“金镶玉”。图为修复师给书页中加衬纸。
三
古籍经过修补、折页、配册和衬纸后,为使书口整齐、栏线划一,工匠们要进行“齐栏”。齐栏的目的是为了使古籍美观、整齐,赏心悦目,因此直接影响到古籍装帧的优劣。技艺娴熟的师傅,修复的古籍整齐如刀裁。图中的师傅在把齐栏后的书页蹾齐,以便于穿孔订线。
四
线装书在穿孔订线之前,要先通过纸捻来固定书页。装订师傅要在靠近书背处,从正反两面,用锥子打两个洞眼,然后穿上纸捻。图中的师傅,正在用敲槌敲打锥子,给蹾齐的书页打穿纸捻眼。
五
图为修复师在穿线,也叫订线,是古籍书页装册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蜡线太硬,棉线容易老化,一般线装书都用真丝线。装订精美的古籍,天头地脚、书背书角都看不出订线的线头,神龙不见首尾。
六
线装书不同于洋装书,属于软皮书,因而只能平放。为了便于存取,许多线装书都配有用硬纸、锦缎或丝绸等做的函套。函套只围裹书籍四面而露其上下两端的叫“四合套”,全部围裹的叫“六合套”,也有由两块木板制作的“夹板”。图中师傅在整理修复好的古籍,身旁整理好的古籍存放在“四合套”或夹板里。
七
为了检阅方便,古籍的“书根”即下端的切口部分,往往写有书名、卷次和册数。图为师傅正在给装帧好的古籍写书根,用铜钱固定的丝线起到界格的作用,以便使书根的文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