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来艺术界的价值基础设施投入和系统出了大问题,导致现在艺术界价值观整个扭曲和溃败。艺术界所需要争取的价值核心不但没有因为艺术情势的发展而增强,反而被挤压失去了最根本的精神底色。本以为继续争取社会某些进步的光明,但是却把自己关进了资本的“黑屋”。艺术个体当年人人都是伊能静,整个艺术圈团结得就像N方周末,但是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本以为做心智解放事业的艺术界,能够率先建立起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生态,现在看来这个行业已经“失控”,已经给更多人带来了痛苦和郁闷。首先是从分散的艺术家个体到艺术区的崛起,这些被拱起来的群体“梦”,梦没做起来,却被做成“盗梦空间”了。艺术界在越来越光鲜的展示空间里,却犹如找不到岸边的一只小船,每个人都想优先挤上小船,但是都不考虑那个靠岸的地方在哪里?这种只顾眼前的利益,缩小了艺术界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空间,让造梦者不再造梦,让理想者无法理想,可是这是这个行业至关重要的生存基础,如果没有这些想象力的底线支撑,艺术界还有什么竞争力让这个行当充满说服力?
艺术界的困顿是利益缠绕的结果,是整个系统需要革新的前奏,必须建立新型的系统,才可能让艺术界重新充满抵达整个社会现实前沿的能量,如果做不出这样的“能量”出来,艺术界的所有努力都是怪异和自说自话,艺术界很容易自我投降,因为这是一个看不到边界,跟像是是一个自我抗争的土壤,没有人会来关心艺术家个体真正在想什么,而是你自己真正在想什么——每个艺术从业者都要为自己的尊严抗争,这就是这个趋于精神释放行业的底线。将“底线”作为资本和商业的。今天的艺术界当然很失控,失控的不是作品是不是拍出天价,也不是文化产业到底和艺术家有多大关系,也不是798在2012年义乌似的服务于小资情调,当我在尤伦斯衍生品店看到几个上海人争要玻璃杯时,我深深深深的知道798终于圆满了——而真正失控的是行业的结构和系统的反应能力,失控的是一个群体对于这样一种人民生活心灵与精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应与表达的缺失。因此今天的艺术界已经看不到对于现实超越的突出能力,反而成为了现实的憋三,宋庄的艺术家忙于购地盖房,谁还能相信艺术界还是一片“净土”?高度商业化的寺庙为什么被批判,无非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灵魂救赎,却是被做成一种商业化的模式。谁引导了这种结局?如果一个系统已经无法向社会输出有价值信息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行业无非剩下了鸡肋的价值。失去“净土”和社会想象力的空间,艺术界将走上一条漫长的黑暗之路。
很多行业都开始有些觉醒,反倒是艺术界越来越愚昧。2012年失控的艺术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型展览,诸如上海双年展,几乎又是一个成功既得利益者的上海联欢会,策展人邱志杰像一个过时的魔术师,一方面要“伪造”一个好看的现场,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学术虚荣心满足,因此这个展览就像一个烟花活动,一瞬间之后就失去了它反应中国艺术界问题现场的可能性,成为保守思维的一个现场。我的做法一定是把双年展的作品做小,而突出了是利用这样一个大型的重要的标准式平台,去唤醒艺术界今天对问题的讨论,而释放出艺术界的不同声音,是任何一个大型活动的基础配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这些展览无疑都将是哗众取宠和无法回应艺术界面临的真实问题。如果上海双年展能够给艺术界治疗一种病症,那么指出问题,呼吁新的共识标准,甚至泛问题的讨论,也比这样一个像陈凯歌《无极》那样的展览要好。那么我们应该像老以为自己是天才的邱志杰脱裤子致敬,具体实施可参考印度片《三傻闯宝莱坞》。
二是年轻艺术家的推选工作上,还是停留在卖的层面比较多,而不是考虑这个时代青年艺术家的选择,他们在作品中展现的时代价值,没有人去深挖,都是对热闹现象的报道,而不是基于革新艺术一代的方向性讨论,尤其是艺术在表达空前复杂的现实和社会情境中的反应和表达空间的讨论。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求短视的集中体现。看不到真正讨论新一代艺术家在艺术方面对社会贡献力的真实讨论,到处都是炫酷式的展览,以及和各种商业联动的表象。如果一个整合性的展览不能讨论一种艺术学术的朝向面,我觉得这些展览都将是彻底的沦为商业的工具和手段。一年到头下来,我们看不到青年艺术家整体的趋势和动态性的分析。年轻艺术家不应该以参加这种展览为荣,它不是“中国好艺术”选择的唯一标准和路径。我的意思艺术家选秀不是不能选,更重要的是选秀之后,我们如何面对这个“失控”。
三是艺术发生现场的解读能力,中国艺术现场一直被批评家、策展人、学者所忽略,甚至所误导。必须指出的是批评家、策展人、学者是一个“非盈利”系统,但是现在被设计成的一套赢利现实机器,非常恐怖的扼杀了艺术创新的种种可能。一个批评家年会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解构,也形成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共识,这就是学术现场的可悲之处,当我们需要学术还原能力的时候,但是这些现场却成为学术上的缺席——我一直在期待批评界能够拿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建设系统,但是似乎。更为惊心惨目的是如此多展览现场的发生,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奢望看到好的解读和判断,我想这些现场的解读信息将是未来艺术界构成发生变化的重要催化剂,但是艺术界在这方面做得实在是过于脆弱,我们有的只是吹捧,而不是公平、公正的引导。我们流失的信息,就是艺术界流失的无形建设资产,而这些信息成不了改善系统的可能性元素,那么要让艺术界一下子改善也无从提起。艺术界真实的部分就是这个系统对于发生的艺术信息,毫无接受能力,毫无沉淀和挖掘信息的价值,因此艺术界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绊脚人。
此外,艺术界还面临的一个失控问题是“生态建设”,这是一个老话重提的问题。生态建设的滞后让这个行业系统构建完全一盘散沙,今天已经很难让人确认艺术界原来那种对自由表达的争取,对自我建设的要求,对精神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遭遇问题的睿智的反抗力和批判力的那个“意义世界”,但是在一个利益封闭的结构里,一个基于开放、分享的艺术社会生态系统,而这就是当下艺术界“失控”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艺术的“意义世界”才能在超级现实的社会结构里释放出它的信息出来,从而对应今天我们社会价值观面临的问题。艺术界在“失控”之后它走向何方,还能有什么的呈现空间,我想这是这个行业所需要认真刺激与促进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