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个城市由于其并不开放的地理位置,以及近代革命史的正统影响,导致在艺术界,体制的力量远远大于前卫的探索和整合。而长沙的市民似乎并不需要当代艺术的浸入,他们有着自娱自乐的民俗生活,所谓的“当代艺术展”也是在开幕式上圈内友人的深度社交。可是,对于“月湖发生”这样的行为艺术节,长沙媒体会给予高度关注和持续报道,而百姓对于电视台的引导也是津津乐道,这又似乎昭示出长沙人对于“当代”的先锋形态具备照单全收的思维潜力。
“千年时间”的合伙人,部分出身金融。画廊运营的实质,是艺术的商品化买卖。“看得懂、买得起、用得着”,就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品交易最理想的状态。他们似乎不会主动地背上一个“推广当代艺术”的大招牌,一切地精心挑选和布局为的是激发公众的自主判断力,从而产生消费。“千年时间”是坐落在月湖公园里的民间画廊,从运营形态到交易价格,都显示出其“亲民”的立场,我认为在当今艺术品虚高的大环境下,“千年时间”以一种实际和实在的姿态,在当代观念贫乏的内陆寻[微博]求着一种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而这,恰恰又是艺术生态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在空间形态上,与成都和广州有名气的艺术空间相比,“千年时间”占据着优越的地利。它坐落于湖畔,周边是拔地而起的大面积高层住宅区。画廊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长廊形的规整展厅,展厅尽头是连接湖畔的多层咖啡厅。时值深秋,阳光铺洒,沿湖小憩好不惬意。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咖啡还是甜品,出品质量严谨,这是留住和积累客人的必备条件。咖啡厅的另一个入口是向着公园开放的,与画廊连接的入口又在通往洗手间的必经之路,这样客人在轻松闲逛之时,不经意地接受了展览的入侵,感兴趣者必然会自行观赏。一切消费的发生都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在安静的展厅内,轻松的环境下,感性消费的部分被激发出来,而理性消费部分则受作品的品质和价格影响。以“千年时间”年前展出的何玲个展“一针见’炫’”(策展人:杨卫)为例,艺术家科班的出身,艺术生涯的多样性,旺盛的创作力以及业内人士认可可能都是一个大众消费的参考标准。何玲的版画和雕塑作品显示出了其在艺术院校专业成绩第一的实力,而其长年从事行为艺术创作的经验又能激发其对于多维空间的感知及把握。最后,当观者看见一千元的1/20的版画作品标价时,我想他们都有了心动的理由。
然而这样的定位会催生出艺术品工艺化的倾向,这是肯定的。这是由受特定的城市艺术环境影响的消费群体的艺术接受力和艺术家的创造力所决定的。应该看清楚,我们也不应该拒绝一种新的,介于大芬村的行画和艺术史拍卖会之间的创作/消费阶层的诞生。这恰恰是新生的,艺术市场多元化的萌芽。就像“看得懂、买得起、用得着”的服装产业所提供的选择就是多元化的:高级定制(及其背后的文化)、时装周、品牌连锁、批发城、淘宝天猫、秀水街……要求任何一种模式来统领整个行业都不是健康的生态,也不是良性的发展,如果我们愿意撇开艺术史,单单谈论艺术品消费的话。打破展览在地下室、郊区艺术园区闭门造展高价亮相不知所云的呈现姿态,放下身段,才是艺术合理化消费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