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举行了一场关于“快乐的美术课——张杰的撕纸艺术”学术研讨会。据悉,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民间艺术的传承、基层美术教育如何发展以及基层美术老师的困惑。
本次研讨会由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主持,参与本次艺术研讨会的有艺术家本人张杰、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常务理事吕胜中、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壁画系讲师吴啸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颜新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李力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谢丽芳和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龙念南。
撕纸是一种类似剪纸但和剪纸不同的平面镂空艺术,因不需要画草稿而且不需要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完全用自己的身体来跟纸交流的艺术。一个撕纸家是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的,首先手工作品的产量很低、尺寸较小,其二由于指甲难以承受长时间的使用、断裂,就会令撕纸家数面临数周无法创作的尴尬处境。
张杰是一名来自吉林通化县长白山地区的小学教师。他用撕纸来创作,无论大型叙事性的鸿篇巨制,还是微小的日常场景,万物生灵,无不惟妙惟肖,生动感人。他的撕纸艺术更具有一种简约直接的艺术特征,独特的创作形式使其撕纸艺术带有奇幻的视觉感知力。
民间艺术的传承
艺术的传承是技法的传承,吕胜中提到了张杰的作品个性鲜明,但是缺少一定的技法,虽然学习了满族剪纸,但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中,学习技法与作品创作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在技法的记载。张杰的撕纸作品只是他以艺术家的身份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而作为一名传承人应该尽可能多的吸取当地满族剪纸艺术的技法、传统,再将它们传授给学生,多在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展览,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应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学校教育如何还原儿童天性、如何把控基础教育的文化修养,这两者是相互平衡的,艺术离不开文化的辅助,文化也离不开艺术的陶冶。但现在社会还存在一些问题,不把艺术教育当成国人的普遍素质教育,而美术教师就应担负起这样一种教育的责任,改变这种非常态的现状,担负起对传统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的责任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基层儿童美术教育如何发展
周翊提到,在当今社会中,不断出现被美术馆化和被艺术的现象,谢丽芳老师一直投身于美术教育的第一线,她提出了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她认为,通过张杰的展览,可以提升老师的格调,美术教育包含着方方面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老师能力的培训,有助于加强艺术家与儿童的沟通,从而推动、保护孩子的原创精神。儿童教育需要一种放松的环境,但当今的儿童美术教育却将他们推向了考级的紧绷限制里,如果社会和美术馆能够更多的关注儿童和边缘人群,像美术老师张杰一样,以一颗朴实的乡村教师之心,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那么儿童教育机制就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基层美术老师的困惑
作为艺术家来讲,与美术教师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方式来宣扬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美术教师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对待艺术活动与艺术创作的态度不同,美术教师也能够参与进入美术潮流中。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关键在于自己对生活的选择。研讨会的最后,张杰给自己的定位为一名美术老师,他认为自己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存在一定的限制,自己艺术创作的成功也许能带领个例走入成功之路,指引出一条如何从被遗弃的传统文化中发展的道路。
关于中间美术馆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中间美术馆致力于传承经验,呵护创造,孕育希望。一方面为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最后的保护区,让古老的智慧有为人所了解的途径;另一方面为萌芽中的新理念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让新的经验获得一点一滴的积累。本次展览后的研讨会不仅增加了展览学术上的价值,也提升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中间美术馆对于传统艺术的重视凸显出,在现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有得这样一颗公益仁义之心,是于久旱的传统艺术逢得一丝甘霖般难能可贵。
结语: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着上下五千年流传于民间的灿烂艺术文化,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使其妆容蒙上一层历史的尘沙。人人都是艺术家,美术教师张杰的快乐撕纸正是向大家宣告艺术无界限创作的快乐。但愿通过中间美术馆的公益力量,引发大家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