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中国当代文化构建中的创新与传承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中国当代文化构建中的创新与传承

中国当代文化构建中的创新与传承

作者:佚名      当代艺术编辑:admin     

  首先我要感谢策展人张平杰对我的邀请。每年在学校(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暑假期间我回国探亲望友,这次正好赶上喜马拉雅美术馆的开馆展,及研讨会的圆桌论坛,能有此机会与大家交流我很高兴。我们现在讨论如何将艺术传承与创新进行重新理解和梳理,并以此建构中国当代文化的意义。我想就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们讲创新已经很久了,大家应该同意以下两点:1,创新是分历史阶段的,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有不同的侧重点。 2,创新要与中国自身的艺术语境相关,具体说就是要与中国艺术传统的传承相关。

  中国艺术现代意义上的创新可以说是从上世纪初陈独秀提出的“美术革命”开始的;虽然我们历史上有石涛著名“笔墨当随时代”的口号,但创新一直不是中国艺术的主导。一个世纪快要过去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术革命”的直接结果是现实主义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主导,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如果我们仔细关注的话不难发现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与现实主义的紧密关系;众多媒介及形式的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绘画,都是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所有当下中国的艺术来看的话,我们更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下艺术的影响以及所占的重要份额。

  现实主义是由徐悲鸿等前辈从西方引进而来,但是在西方,艺术史中所描述的现实主义只是19世纪中叶法国的一场短短的绘画运动,它很快就被其它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所淹没。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要比它在自己的发源地大的多,如苏维埃俄国,曾经也是国家美术的主流。但受影响最大还是中国。因为从中国的艺术史来看,现实主义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方式。

  以上两个例子虽然都是所在国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情况下发生的。但同时说明西方与其它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差别(俄国应该算西方)。当年徐悲鸿为什么没有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引进中国?其原因应该就是中国与西方的这些差别。今天的全球化进程已经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差别越来越小,中国已经变得非常像西方了- 整个世界都正朝着西方的发展模式进取而消除差别。于是,什么是中国的当代文化?如何建构中国当代文化?成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经历了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批评家和艺术理论家认识到传统的重要性,并且在他们的创作和写作中体现出来。在我们的印象里西方似乎对传统不够珍视;西方的当代艺术是以反叛传统为标志的。但实际上西方很早就有对传统的破坏进行过反思。18世纪爱尔兰哲学家艾德蒙-伯克(EdmundBurke)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出版)一书就指出:“传统来之不易,需要长期积累。而对传统的破坏是那样地迅速,并且往往无法再修复”。他还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明白“社会不仅由活着的人组成,而且还由已经死去和未出生的人共同组成”。虽然艾德蒙-伯克的话是一种政治观点的阐述,但我认为同样合适于我们对当代艺术的反思。

  在西方当代艺术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对传统(不仅西方自己的传统)的继承、再认识、再阐述的作品。只是由于当下主流媒体的宣传导向,使我们觉得西方的当代艺术都是在颠覆传统,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想举一个例子,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作品:

  那是一件装置作品,是我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同学,一个叫温蒂的美国女孩创作的。她平时话很少,我知道她对禅宗很感兴趣因为她在读铃木大柮的书(Zen’s Mind the Beginner’sMind)。1990年芝加哥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大展,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为它不仅是学业的展示和检验,或许还是一次机会-许多画廊会去研究生毕业大展物色可代理的艺术家!于是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每件作品似乎都在叫喊:快来看我!我在展览里转了几圈却没有看到温蒂的作品,我有点纳闷,正好在门口碰到了她,她告诉我她作品在二楼楼梯上去右面的第一道墙上。我已经楼上楼下跑了好几次,怎么没有看到她的作品?当我再上楼看到那件作品时我被震惊了:

  整个20英尺长的墙是一面白墙,中间竖有一根食指粗细的从天花板到地上的钢棒,一盏射灯照在钢棒上,在墙上投出一条细细的影子,那就是温蒂的作品!我静下来听到轻轻的一种机器的声音,再仔细看那堵墙在动;几分钟时间里先是慢慢地鼓起来,然后慢慢地瘪下去,起伏轮番,但幅度并不大,约2、3寸左右。观察钢棒的投影凹凸微妙的变化使我的心即刻平静下来,不一会儿我已经忘了自己是站在作品前观看,我想我已进入到一种叫“无”的境界,这是第一次我在观看一件作品所产生的如此感觉。然后温蒂走过来叫我,我大梦初醒。

  温蒂介绍她在墙后面做了一个密封的气室,连接吸尘器将空气冲进和吸出,气室前面的墙是帆布绷的,用石膏抹平并漆成白色,所以从外面看上去就是一面白墙。形式如此的简单,含义又如此地耐人寻味!以艺术风格来判断我们很容易将它归为极限主义的作品,但我认为这只是作品的形式,作品的力量还更是由内涵的精神所决定。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当代艺术作品喧嚣而又混乱,它们反映了我们现代社会的喧嚣和混乱;它们声嘶力竭还是难免被淹没在它们所造成的喧嚣之中。温蒂的这件作品,也许很多人会像我一样;在它面前来来回回走过竟然没有看到;它散发着一股淡淡而又飘逸的气息,它让我一个从禅宗发源地来的艺术家羞愧不已。

  禅宗只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众多传统之一,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传统并不是创新的大敌。还有更为著名的例子,如约翰-凯奇的作品《4分33秒》。通过这些例子我想提问的是:为什么西方人在接受(也是一种传承)东方传统时能创作出如此动人的作品,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却鲜有这样的作品?我的答案是:我们往往对自己的传统没有吃透,对西方现代主义崇敬有余而思考却不够。从另一方面看,东方传统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参照下更为凸显,因为东方传统像一面镜子反照出现代文明的不足和丑恶之处。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地现代化,我们古代传统的智慧也将会越来越凸显。

  就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了解和观察,我们拥抱西方现代主义的热情还远远没有减退,因为自80年代到现在为止中国当代艺术都是以缩小与西方当代艺术差别为目标和目的。前面我谈到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经历了80年代到现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猛烈追赶,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可以开始的新阶段;如建构中国当代文化意义的提出,对传承与创新的讨论,等等。一个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继续发展需要蜕变,需要不断地创新,但是所有蜕变创新都应该与自身文化历史有上下文的联系,要与传统有传承的关系。这里我指的不仅是形式,而更是当代艺术创新的内涵精神,因为当代艺术的形式已经没有国界,世界通用。我们只有加深对中国传统和当代性的认识,才能寻找到中国当代文化的意义,而且当中国的当代文化与传统发生上下文关系时,它自然就会与西方当代文化拉开距离。蒋奇谷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