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与思》:高士明/李翔宁
从“进程”(REFLECTA)到“营造”(FABRICA): “西岸2013”的主题诠释
无论建筑还是当代艺术,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创新、艺术探索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其宗旨是在创造中更新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在反复尝试中开启我们的心灵空间和社会想象。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大展,“西岸计划: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宗旨,在于将当代建筑与艺术结合在一起,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与艺术家共同参与西岸文化前沿的建构,打造西岸建筑与艺术景观;联动建筑与当代艺术的各种门类,融汇声音、影像、空间、装置、表演等创作语言,通过空间营造推动城市建设,通过艺术生产启发未来想象;从浦江西岸的现场基地出发,打造国际性跨领域的艺术前沿阵地、当代城市文化的高端平台、新世纪最大的户外美术馆。为此,从展览结构上,“西岸2013”将设立两个单元,其一为室外展部分,题为“营造(Fabrica)”,以“营造”单元为核心,“西岸计划”将聚合国际一流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在未来几年中持续打造出新世纪最大的户外美术馆。其二是主题展,将以“进程”(Reflecta)为题,从西岸所构造出的四种当代文化现象(梦工厂、音乐厅、美术馆、新建筑)出发,对中国四种前沿文化进行历史梳理,呈现这四种前沿文化在新世纪的问题意识、创新形态与发展脉络。
进程(Reflecta):中国当代艺术的回望
依托“梦工厂”所在的巨大穹顶厂房,以学院的学术能量启动当代建筑、声音艺术、影像艺术和当代戏剧的系统研究,将4个主题性特展置入厂房空间,重新检视中国建筑和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梳理历史建构之中蕴含的动机、意志、发生与事件。Reflecta有“反射”、“返身”、“反思”之意,通过对当代建筑、声音、影像与戏剧艺术之“历史进程”进行梳和展示,展览将在对历史的重溯中重获艺术的切身经验,在历史进程的回望中反求诸身,而反思正是艺术最为本质的精神,Reflecta也成为了与前进脚步并行的反思活动的集中体验。从对历史叙述的修订(revision)中获得一种前瞻性的视野(vision),在历史和当下的回响中演绎出实践与创造的恢弘史诗,开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中国当代建筑特展
从曾经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大生产到改革开放后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中国”成为世界当代建筑界的“实验场”。爆炸式成长的中国城市和建筑中,什么是值得转告和重读的案例?在预均化库中的“中国当代建筑特展”,将呈现新千年以后,十多年当代建筑思潮和实践的进程,对2000-2012年的中国当代建筑及建筑师进行回顾。
中国声音艺术特展
“中国声音艺术特展”单元要面对的是音乐这一最为高度发达和系统化的艺术,声音艺术中国的发展虽有多年历史,但曝光不足,论述更是匮乏,因此当下是回顾与前瞻的恰当时机。此次上海的展览将是中国国内第一次声音艺术大展。活动暂定为六部份:声音装置作品展、现场声音/跨媒体演出、声音作品实体出版、中国声音艺术完整文献库在线公开、学术讨论会及公开演讲、展览画册出版。参展者将含盖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三地的所有知名以及优秀的新进声音艺术家约三十余人。另将邀请国外重要声音艺术家同台演出,以及国外知
名声音艺术学者参加讨论会。声音特展在高度的反思性、现场性、感官性、社会参与性之外,更期待能刺激并促进下一代声音及相关媒介之创作。因为,声音是一种独特的感知方式:在抽象和形象之间,在“无言”和“语言”(也是一种声音)之间。这一特展,也将在“声音的艺术”和“用声音做艺术”之间。
中国影像艺术特展
在电影的影像之外,始终存在着同时作为大众工具和艺术家个人武器的时间-影像,这是“中国影像艺术特展”的立足资源,这些时间-影像的意义都在于探索属于个体的精神图像,这是更为本质和非景观化的影像,正如“生活”影像般被我们感受,时间借此得以封存,并时刻准备在再度放映中投入新的时间。
云戏剧:上海奥德赛
20 年前,牟森执导的中国实验戏剧的奠基之作横空出世,这部由中央戏剧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共同打造的作品引起了世界艺术界的瞩目,并且串联起了中国前卫音乐、先锋诗歌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充满躁动与能量的互动,先锋诗人于坚等为其撰写脚本,摇滚教父崔健在看过该剧之后,为其专门创作歌曲,邀请导演牟森一个人到排练房为其演奏……该剧是中国第一次跨界的共鸣、交流和创造,也是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梦想家共同谱写的传奇。之后的十余年中,牟森带着这部戏走遍了全世界。20 年潮起潮落,在西岸眺望,今天的中国人又朝
向哪个方向?
本次演出空间为原上海水泥厂,由民族企业家刘鸿生创建于1920年,是上海重要的工业遗迹之一。2013年,恰逢上海开埠170周年。1843年 11月,上海开埠。这为本次创作提供了一个强大、完美、千载难逢的契机。从跨媒介角度讲,这个空间本身是最强大的媒介,以水泥厂空间为主体媒介,将各种媒介手段整合为一个作品。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对西方文明做出反应的历史,工业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上海是中国工业化最前沿、最发达的地方,上海工业化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浓缩,是近代中国最壮丽的史诗。
根据空间本身的圆形构造,参照经典叙事结构,引入奥德赛的概念。奥德赛,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进程,和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而这一空间中,搅拌是一个巨大的动作,既是工业动作,更是文明动作:中国近代化、上海发展史都是各种文明在一起搅拌的进程。搅拌,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将形成一场全新的“云戏剧”:跨媒介、超链接、主题式、开放体戏剧。
传奇如何续写,未来在何处萌芽?在水泥厂预均化库的巨型穹窿之下,在 20米高空巨大的钢铁摇臂之上,将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影像多媒体戏剧。我们将万神殿般的厂房改造为空间影像剧场,以“云戏剧”作为“西岸 2013”的开幕演出,以新媒体时代的“空间影像剧场”向中国艺术的实验精神致敬,以穿越 20年的梦想,与即将到来的“梦工厂”进行一次精神与形式的对话。
营造(Fabrica):国际建造特展
作为本次双年展一个独具特征的组成部分,室外展部分的“营造(Fabrica)”以“预制与现造(Pre-Fab + In-Situ)”这对核心概念展开,邀请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在西岸进行联合创作。预制(Pre-Fab)是建筑师在长期的职业训练中建立出的一种独特的方法论,作为隐喻的蓝图(blueprint)绘制者,贯穿各个生产机制、生产层面。而艺术家常常更多是基于“现场的”、粗糙的世界基础而展开工作。
从建筑学的角度看,预制的意义不止是质量,速度和造价。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抹杀了标准和独特的差异,帮助建筑师实现了复杂的几何形体。进而,预制,尤其是数控建造,使建筑师得以想象一种无需施工队的施工:即建筑师指导机器或机器人而不是人,直接把控设计最终的成果——完成的建筑。贪婪的建筑师还在琢磨新技术,包括新材料,探索其中潜在的通往更新建筑之路。例如用数控车床雕刻一种人造石制作一个屏风,为了使人造石局部透光,需将某些处的厚度精确地控制在4毫米,手工是做不到的;又如正在施工准备中的南京玻璃钢宅,它实质上是一栋预制建筑:工厂生产的玻璃钢柱子及楼板,使现场的工作仅剩组装的干作业,现场的施工周期也将大大缩短。尽管这些项目中采用的新技术都很有限,也仍然使我们有机会看到预制是建筑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
“Fabrica”这一单元将成为对预制建筑的一次研讨和展望。 “Fabrica”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在地的交流、共同工作和建造,让建筑师的建造与艺术家的作品彼此呼应,让当代最为前沿的两种生产方式与行动方式互相激荡。邀请多位中国及国际一流的当代建筑师和艺术家,结合室外景观和建筑小品(面积控制在300平方以下)的设置进行现场建造,这些既可以作为本次双年展各种活动的载体,也可以在展后永久性保留作为场地中的建筑小品(如书报亭、咖啡厅、简餐等功能性建筑)。 从另一个角度,今日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建”(建筑、开发)与“造”(生产、制造)的轴心,《汉书》云:“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而制造从来就应该充满实验性,而今天“倒果为因”的现象是最为明显的:引进一个既有的结果,学习结果所必需的方法,这样既忘记了本地的特殊性,也忘记了一个珍贵的经验:所有的结果都是不可以预知的,所有的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一块国际大都市中心的空白地块,意味着什么?在浦江西岸的基地,意味着至关重要的一种“可能性”,一种不可复制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去实施一场巨大的、可能影响深远的运动,交织起预制与现造(Pre-Fab & In-Situ),历史与前卫(History & Avant-garde)的复杂关系,从内部挖掘,彰显中国社会的自我更新之意识、实践创造之精神。
在“前卫”、“实验”和“先锋”逐渐成为了时尚标签的今天,它们还依然有效和有意义吗,它们所代表的那种“可能性”依然存在或者依然可信吗?在叙事进程中,被切入回顾的那个片断,常常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这种历史感是竞相追逐“新”的时代最为匮乏的。在双年展这种展示和动员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之时,“西岸2013”的二元架构: Fa brica - Ref lecta,正是对“创造”的检视和召唤。这一行动所担负的重任,正是去面对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所清晰指出的今天文化的普遍弊病:“问题是,怎么样才能避免做一个形式主义的浪漫主义者?……我们必须创造出和世界新的感性联系。”西岸双年展期待在对现实的反应与回望中开启新的文化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