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当艺术界回顾中国艺术市场这一年的表现时,“当代艺术重新活跃”将成为最大的亮点。当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用1.8亿元重新定义“顶级当代艺术作品”价格,周春芽、张晓刚[微博]、刘野再次占据艺术媒体头版、头条时,仍然有一批和他们同期起步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仍处在未完全被开发的状态。这些人的作品在圈内极为常见,但却由于各种原因长期远离主流艺术市场。这些艺术家开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推手的视野,个别人已经在今年的艺术市场中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管策,就是其中的代表。
江苏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
如果翻开中国当代艺术史之初“85时期”的重要活动文献,“管策”这个名字会经常出现。这是一个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比较陌生,但对当代艺术圈来说却是大名鼎鼎的人。他是南京“红色·旅”的创始人,并以这个团体的名字举办过多个展览。在江苏,他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超现实主义”的理念,在85时期的江苏板块,管策扮演着一个领跑人的角色。20年的沉浮会销蚀和淘尽很多人的激情,这其中也包括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艺术家。但管策依然活跃。从85走来,他虽没有像在艺术市场上大红大紫,但他从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执著。他尝试过多种创作方式,画过油画,做过装置,这几年又尝试过摄影图片,从综合材料,到今天的“现实幻象”图片,无论是以何种形式、何种方式,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其作品在看似感性幻象的背后被理性的神经牢牢的掌控。著名艺术评论家伍劲评价他为“一只浮游的生物”,在艺术的边缘独自精彩、独自灿烂。中国当代艺术纪实性著作《分形意想》一书中则评价他为“江苏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代艺术要么来自北京,要么来自四川,上海和浙江也有叫座的,甚至于厦门也有出名的“厦门达达”主义,而江苏,这个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省份,似乎与当代艺术是绝缘的。曾经有人对管策说,江苏的土壤产生不了当代艺术,然而管策始终没有离开过南京,他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种,带动了一批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使得南京的当代艺术30年内一直活跃着。他把中国文化传统精神中的精气神,通过西方综合材料的创作手法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个人艺术语汇。这是东西艺术创作从表面的语言图像到深层内涵结合的创作典范。
从管策的简历中不难看出,这位80年代初从中国南方著名艺术学府南师毕业的高材生,作品很早就走出国门,属于中国最早和西方当代艺术交流的一批人。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的作品在美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波兰、斯洛文尼亚都有系列展出。90年代的管策在日本荣获亚洲艺术展大奖,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他的作品被艺术评论家用来分析中国当代艺术走向。
2000年以后,管策走入一段潜心创作的时期,尽管他的作品依然在国内外各大展览中频繁出现,但管策却没有把精力用在与市场互动上。对待展览,他的态度依然纯粹,不以认识藏家和卖画为目的。在一些艺术家作品开始在中国刚刚爆发的艺术市场上呼风唤雨时,管策却将自己产量并不大的作品卖给了这个时期的一些“知音”藏家。几年过去,管策的第一批藏家们得到了市场上丰厚的回报。
擅长运用综合材料
管策的作品一直保持着很强的“当代性”。但他并不去牵强地运用很多所谓“观念”。而是用对作品不断探索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当代性和独立性。从他的各类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当代艺术近30年的发展脉络。在管策早期作品中,透露着那个年代中国艺术青年对于外来西方当代艺术作品的模仿和探索。从90年代前后,管策对综合材料运用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油画技艺的单纯表现,他对材料的娴熟掌握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这种消除性绘画语言方式虽然远离油画的传统概念,但却印证了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与其他材料相结合的可能性。他知道 “度”的重要,努力把握着作品气息与当代性的“度”的关系,他走的是一条“不即不离”的曲径,这需要一种高超的平衡感和控制力。
艺术语言探索中独行
面对记者时,管策会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从他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他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却并不妨碍他时刻关注艺术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故事。不画画的时候,管策静心阅读了大量东西方艺术批评文章,这使得他对于目前当代艺术的解读堪比专业的艺术批评家。在这个“只要不是传统就算当代艺术”的背景下,管策执著的认为自现代艺术进入中国后,西方艺术信息的不断被吸收,使身处当下的中国艺术家清楚地意识到对艺术的态度远胜过对形式的关注。因此,今天的当代绘画似乎是一种别无选择的“迎合”,主导着今天的当代绘画。许多貌似怀旧的情结、批判意识多少都有点言不由衷,似乎只剩下“当代”而没有了“绘画”。管策认为,中国当下的“当代绘画”,无非就是给了自我一个虚妄的安慰,其实大都还是在唠叨一些别人的“旧事”。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管策认为,“价值神话”导致我们被许多表象所蒙蔽,同时,也导致社会对于艺术价值的基本判断发生根本性的偏差;许多艺术家在时代大潮中为迎合市场而无法保持自我艺术创作价值,个体的艺术理想难以抵御现实生存危机。浮躁、虚荣的市场和相对恶劣的艺术创作及生存环境扭曲了艺术心态,形成了表面的繁荣及内在的浮躁、肤浅与脆弱。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能“独求艺境”的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少。
2013年,管策重新走进公众视野,其作品在北京保利春拍的一鸣惊人,让他开始受到追捧;然而,面对观众、面对媒体、面对藏家,管策依然是那个始终坚持自我独特价值、遵从内心艺术判断、不轻易盲从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