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当中国艺术品市场历经了2003、2004、2005三年的高速发展后,由于前期价格上涨过于迅速,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不得不于2006年进入盘整期。经过近一年的调整积累,200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就在该年中国以强劲的姿态震惊世界,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排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普遍一路走低,中国也不例外,艺术品市场出现了调整与波动,也出现了自2000年以来首次的负增长。2009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经过前半年的积极调整之后,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该年中国艺术品总成交额突破了1200亿元的规模。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延续了2009年的好形势,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形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交流互动中,越来越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国际上各大著名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都纷纷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占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达30%,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长率为2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发展降速,市场交易总额为1784亿元,同比2011年下滑15%。
从2012年初的艺术品市场进入拐点调整,到2013年末出现回暖迹象,处处透露出市场求新求变化的态度。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艺术品市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艺术品市场中出现的新迹象和新趋势经过去年一年的洗练和检验是否能在2014年更加显现和稳定,让我们拭目以待。
【企业资本进入艺术市场更加明显】
2013年11月初,大连万达集团与现场十几位国外藏家经过30多轮竞价,最终以1.72亿元拍下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五觉斋负责人郑华星以2.3644亿港元的价格从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秋季拍卖会上拍得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创下了中国雕塑品世界最高拍卖纪录;在2013年11底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上晋商张小军以8986万元拍下赵无极作品《抽象》;2013年12月2日晚在京举槌的保利秋拍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上海宝龙集团以1.288亿元人民币拍得中国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刷新了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上海龙美术馆对拍场重要拍品来说仍然是强有力的购买者,在2013年的春季和秋季拍卖会上,包括张大千《红拂女》、马远《松崖观瀑图》和《高士携鹤图》在内的重要拍品均被其收入囊中……此外,新疆广汇、湖南电广传媒、江苏凤凰出版等也是企业资本进入艺术市场的重要推手。
未来机构收藏的热度将渐渐增加,《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指出,从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的企业收藏资金增幅较大,全年大约在450亿元左右,企业藏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场上的买家有70%以上都是企业家,机构收藏已经成为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中坚力量。
意大利有位大收藏家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最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平均增值率是95%。”有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艺术品的收益率平均高达19%,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出现增长放缓、货币趋紧的趋势,艺术品市场也会面临短期调整,但是尽管如此,专家们还都预测在未来五至十年,中国艺术品的收益率仍将会超过股票,超过通胀,还会超过房地产。由此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投资艺术品仍然不失为一条理财的最佳途径。赚钱得选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行业,因为艺术品的唯一性和稀缺性的特点,也就注定了这个行业的高利润、高回报,这就是艺术品投资吸引企业的关键所在。在获取经济回报的同时,又能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有能力的企业何乐而不为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高调涉足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领域,艺术品收藏由以往的个人爱好正逐步发展成为机构行为,艺术品收藏投资的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机构收藏正在悄然占领着艺术市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执行总监马学东认为,艺术品市场从“散户市”向“机构市”的转变是未来的趋势。
对于企业资本进军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影响,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品鉴赏与投资专家吕立新认为,企业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将快速冲击艺术市场的人员结构,改变拍品占有的格局。企业资本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他们进入市场后会疯狂的掠夺艺术精品,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收藏家会渐渐追不上整体的收藏节奏,日渐被边缘化,个人藏家的收藏是为企业收藏做储备,未来在市场资本热化的过程,个人藏家的精品肯定会拱手相让,为企业收藏做嫁衣。因为国家政策的限制,现下中国的国有企业还未进入艺术品市场,一旦放开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的龙头企业,它们进入艺术品市场买一张过亿的画作是小菜一碟。
【艺术品市场两极分化趋势加强】
吕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品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大量机构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未来在艺术市场人员结构的两极分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藏家相比,机构资金相对比较雄厚,机构有能力全部占有高端拍品,而个人却远远没有这个财力,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收藏家逐步被边缘化,而企业藏家和机构收藏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其次,从拍品质量上我们也能看到,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不同质量的作品也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好的拍品价钱非常高,那些质量不高的拍品市场表现就很平淡,2013年秋拍拍品质量的两极分化趋势也很明显。
第三,在拍卖市场和拍卖公司上,两极分化的趋势也非常突出。好的拍卖公司拍品征集相对比较容易,优质拍品比较集中,拍品整体质量比较高,而一般的拍卖公司的拍品征集非常困难,拍品则良莠不齐,市场也越来越萎缩。吕立新估计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在最近两年内就能完成重新布局,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好的拍卖公司将会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现在一些有规模的拍卖公司已经开始注重学术了,开始举办名家讲座了,说明他们开始注重细节了,这就是好的开始。与那些好拍卖公司的日渐壮大相比,一些比较一般的拍卖公司将被日渐淘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优胜劣汰。
未来,中国艺术市场的两极分化趋势和表现将会更加明显。
【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有报告称,近1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实现了从数十亿元到上千亿元规模质的跨越,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2013 年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一大突出特点。
国际化已成为2013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键词之一,它也将是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看点,有专家称,中国艺术品迈向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总的来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艺术机构、活动、人员和作品走出去,二是国外的艺术机构、活动、人员和作品走进来。
2013年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拍卖行业来说,是其国际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走出去方面,国内一些大型拍卖公司,如嘉德、保利等已经迈出了走向国际的步伐,这些优秀拍企已成功在香港举行拍卖,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他们也加紧国外分部的设立,为中国艺术机构和艺术作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在迎进来方面,国际拍卖巨头如佳士得和苏富比于2013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两场拍卖会,2013年9月26日,佳士得在上海的独资公司举办了内地首场艺术品拍卖会,40件当代艺术品中,最终成交39件,成交率达97.5%,总成交额达1.53亿元,2013年12月1日苏富比(北京)首场秋拍正式举槌,共有141件拍品,成交率达79.4%,总成交额达2.27亿元。实际上两家拍行早在1973年就进驻香港,并以香港为跳板向内地市场进军,逐步在大陆设立代表处、举办拍卖预展、成立独立的拍卖公司获得营业执照,并最终于2013年在内地成功举办首场艺术品拍卖会,佳士得和苏富比的试水成功有力地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在走进来方面,除了拍卖行外,国外艺术品市场的大公司,如Artprice、artnet,以及国外的艺术基金和世界顶级的艺术馆等,都在经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
说到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就不能不提及香港这一发挥着重要角色的连接国内外艺术市场的桥梁,香港因其十分完备的基础设施而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它同时也是继伦敦和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迎进来,作为联系国内与国外艺术市场纽带的香港在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它还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区域艺术市场逐渐崛起】
若以拍卖论,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了以北京、香港和上海为中心的格局。从区域上来看,北京、香港、上海是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三大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地区的成交额在全国独占鳌头。根据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3年北京地区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为341.6亿元,占国内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近六成的市场份额。成交总额排在第二位的中国香港,2013年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为147.33亿元。排在第三位的上海,2013年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有48.77亿元。另外,成交突破10亿元的城市还有广州、杭州和南京。
除了香港、北京、上海艺术重镇,其他省份例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陕西省、河南省、湖南省等,虽然规模和总量不能与上述城市比肩,亦形成了具有各具特色拍卖市场氛围。
香港、北京和上海这些区域因为经济文化带动而成为较为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因书画或收藏市场而成长的南京、西安、河南、天津、山东、成都等地是除了香港北京上海之外的区域艺术品市场,除此之外,还有正在培育的艺术品市场,如海南三亚等地。
作为艺术的处女地,海南三亚既不具有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深厚,又没有上海、香港等城市强大的经济背景,为何要培育三亚艺术品市场,业内人士分析,三亚由于其作为旅游城市的特殊性,在冬季能够快速的聚集来自国内外的高层次、高消费人群。三亚强大的藏家资源和优渥的富人圈吸引了外地专业机构和资源的参与,共同培育这一艺术品市场。三亚艺术博览会、三亚艺术季和半岛藏家艺术展是这一新兴艺术市场发展的试金石。
【电商艺术市场份额逐步加大】
2013年8月6日,全球网络零售业巨头亚马逊公司再次扩展涉足领域;2013年11月11日至14日,苏宁易购推出艺术品拍卖频道;2013年12月2日,国美在线宣称“时尚生活艺术品第一交易空间”的“国之美”正式上线;各大拍卖行也逐步涉足艺术品网拍业务,部分文交所也正逐步开展艺术品的网上交易……
佳士得的业绩报告称,2013年网上竞拍吸引了不少新买家,45%的网上拍卖买家是新客户,来自100多个国家。英国艺术市场研究机构Arttactic的数据报告《2013艺术品网上交易报告》显示,根据101位国际艺术品买家、130位国际知名艺术品收藏家、58家当代艺术画廊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收藏家在没有亲眼看见艺术品原作时,仅凭网上的作品图片就购买艺术品。
《2012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则显示,2012 年我国艺术品网上交易额则同比上涨50%至18亿元。网络拍卖的数量与规模正在逐步扩大,“艺术品电商化”已成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文化部预计,到2015年在线艺术品交易总额将超过100亿元,全球将有一半的艺术品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
【2014将迎文交所回归浪潮】
2007年深圳、上海和北京三地提出构建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2009年国务院核批上海、深圳两块牌照,2010年初,国家9大部委签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确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产业地位和法律地位,自此文交所在全国遍地开花,霎时间文交所风头无两,但这一发展态势却未能持久,全国文交所扎堆成立不久就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文交所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于2011年11月24日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即“38号文”,叫停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清理整顿的工作,2011年12月30日,由中宣部等五部门再次联手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简称“49号令”)。2013年10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通过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验收的文交所已达31个。
回顾2013年,由于“38号文”和“49号令”的出台,文交所的份额化交易被叫停,野蛮生长的文交所一度淡出了公众关注的视野。经过一年多的清理整顿,多地的文交所、艺交所已整装再发。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各地交易所的清理整顿结束,随着成功通过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级联席会议检查验收的文交所数量的逐渐增加,2014年将迎来一波文交所“回归”高潮。在经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等行业乱象之后,沉寂一时的文交所颇有卷土重来之势。
2014年伊始,“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工作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汉唐艺术品交易所即将更名为“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并由国有股份控股,由政府掌舵重新面对公众。事实上,不少文交所都在谋求政策允许并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其中一些文交所正在尝试与电商结合的发展道路,比如,杭州文交所借助自身优势重点打造中国印石交易平台,2013年5月开始与淘宝合作开设拍卖专场;2013年7月,成都文交所艺术品网络竞价交易平台正式上线;2013年11月,南京文交所将字画交易上网运营;2013年12月,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也开始上线试运行;此外,山东文交所、福建海峡文交所等也开始借鉴电子商务网站模式开发艺术品在线交易系统。
【当代水墨市场逐渐升温】
近期,策展人皮力在其《21世纪水墨刍议》一文中指出,水墨的流行其驱动是市场的“春心荡漾”,“新水墨”或许正成为国际拍卖寡头取代表现不如从前“景气”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板块”。 “中国水墨”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走势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呈现此消彼长之势。曾一度被边缘化的当代水墨,随着学术界的研究,拍卖公司的挖掘,展览的推介,逐步成熟的商业化的运作,新兴外部资金的介入,影响力逐步扩大,近两年来市场正在逐渐升温,有人预测中国水墨将是未来最热门的中国艺术品类。
自2013年开始,“水墨”一词似乎突然频繁出现在各个领域,各类美术馆的各类水墨艺术展层出不穷,仅中国美术馆2013年与水墨相关的展览就多达41个,平均每月有3个,从总量上看比去年的水墨展多出了10个;在一级艺术市场上,艺术博览会、画廊和画店除了不断推出水墨艺术的展览外,对水墨艺术家的培育和推广也加大了力度;而在二级艺术市场上,近两年中国水墨艺术的拍卖行情相对而言比较乐观,在去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现当代水墨行情不降反升,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现象。2013年,两大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分别举办了中国当代水墨展,同期举行了水墨的展售会和私人洽购,更不用说作为当代水墨推手的北京保利拍卖,自2006年秋拍开始,北京保利就推出了“中国当代水墨”专场,并将其设为常设专场,七年来从未间断。2013北京保利拍卖推出了四场中国当代水墨拍卖专场,收获了3.54亿元的拍卖成绩,这一业绩预示了中国水墨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