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见 菲戈 图:高古轩画廊
近期去到位于香港中环毕打街的高古轩画廊,会像在夜晚潜入一间无人的大房子。原本明亮的日光灯不开了,取而代之的是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创作的好多组鱼灯。
安放在木制支架上或用钢丝吊在空中的鱼儿们,大小、动态各异,鱼鳞的缝隙中散发出柔和昏黄的光芒,好像除了“优美”、“宁静”这种最平常的词语,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来形容它们。不过当你带着好奇心和对优美的更高期待步入最里面的隔间,那条趴在地上、昂起头作攻击状的黑色巨型鳄鱼肯定会让你吓一跳。真是弗兰克·盖里啊!规规矩矩符合期待可不是他的风格。
这位功成名就、早已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大师,除了醉心于造千奇百怪的房子,也钟情雕塑及家具设计,而且善于使用意想不到的材料创造新颖独特的形态。他用工业瓦楞纸板(香港人俗称“纸皮”)制成的桌椅“Easy Edges”系列,以及用弯曲木材制成的“Knoll”家具都很出名。而眼前这些手工制作的“鱼灯”,虽有钢丝骨架支撑,却只呈现出肌肉的圆滑和弹性;虽是静态的,却恰好静止在最灵动的一瞬间。可以说,他是用合成材料创造出了“有机”的生物。弗兰克·盖里是个大忙人,总是同时进行至少 20 个项目,82 岁时还叫嚣“我怎么能退休呢,我太年轻了!”所以相比设计那些复杂的“扭动”的建筑,捕捉摆动的鱼身对现在的他来说根本就是业余怡情的小游戏。
弗兰克·盖里的首盏鱼灯完成于 1984 年,并且当年就在洛杉矶高古轩画廊举办了展览“独一无二的灯”(Frank Gehry:Unique Lamps)。作品起因于 1983 年,他受托于富美家公司(Formica Corporation),用新兴的 ColorCore 层压塑胶板设计作品。制作期间,他不慎将塑胶板打碎,却意外发现碎片与鱼鳞非常相似,于是开始尝试将它们贴在钢丝骨架上,仿造鱼的真实形态。
“鱼拥有完美的形态。”弗兰克·盖里说。从此以后,除了不时创作“鱼灯”,鱼的流线型也成了他不少建筑作品的灵感来源,比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1997)、芝加哥杰·普利兹克露天音乐厅(2004)、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埃尔谢戈里斯卡尔侯爵酒庄酒店,以及巴塞罗那奥运村里的“鱼形雕塑”(1989-1992)等。
2012 年,弗兰克·盖里决定重新探索有关鱼的构思,并开始创作一组全新的“鱼灯”。从此次在香港展出的作品来看,和早期作品相比,他所使用的塑胶板碎片更大、边缘更曲折,鱼的形态也更为舒展自然。当然,黑色鳄鱼才是其中最具突破性的尝试,它不只在体量上增长了一个级别,更重要的是,在制作其他的“鱼灯”时,弗兰克·盖里基本上致力于通过化解、隐藏塑胶板硬与脆的特质,来呈现鱼的流畅线条,而在这条鳄鱼的形态中,他不仅成功保留了流畅的感觉(尤其是尾部的),还将材料的特性巧妙地用于突出鳄鱼皮肤的坚硬感,真不愧是一位跟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