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航
一直以来,国内的公共艺术却没能做得很出彩。虽然近年来艺术市场颇为火红,但真正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遇到、欣赏到的公共艺术却仍显不足。对于大众而言,似乎没有什么公共艺术是能从脑海中翻找出来的。
然而,艺术市场终究是要回归大众的,因为只有大众能欣赏、喜爱的艺术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随着艺术市场对大众审美的需求不断上升,公共艺术在制度、创新和本土化上的发展也越发受到关注,公共艺术也确实需要我们去加油。
公共艺术的创新化
我们都知道公共艺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城市雕塑,要是说起城市雕塑,我们往往还是能从记忆里找出那么几个例子的——虽然未必能谈得上欣赏和喜欢。不过,为了迎合市场的迅猛变化,公共艺术的推广在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创新。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商圈里的公共艺术。
在上海,这种更为轻松愉悦的艺术观展方式就在流行——你无需带上自己那颗文艺的心、文艺的帽子和文艺的相机,就可以在觅食、加班的当口,在中心城区的大商场里享受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尽管这并非什么特别新鲜的事儿,但当K11、芮欧百货、环贸iapm、353广场、来福士、环球金融中心都有了艺术展、艺术馆或是艺术角,类似上海城市商业公共空间与艺术结合的议题便可谈上一谈了。它带给这座城市的艺术气息与上海国际艺术节所营造的“高大上”氛围截然不同,它是更加世俗的、商业的,也是免费的、更为生动的。
无疑,这样的艺术区域是商业气息浓厚的。不过,这却也实实在在给予了艺术家(包括许多青年艺术家)向大众介绍推广自己的平台。另一方面,原本对艺术兴趣寥寥的老百姓兴许就会对那些“奇形怪状”的艺术作品多看上几眼,而大众审美也无疑在发展。
公共艺术的本土化
公共艺术的本土化也是许多人都在探讨的问题。所谓本土化,应该是具备本土文化特征、能够承载或传承当地的文化,并且具有当地文化的代表性。非本土化,也就是不具备上述特征,有的只是注重造型好看,有的只是重视作品知名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不乏抄袭,根本算不上当地城市的公共艺术品。
反观国外,城市的公共艺术的本土化特征则很浓。有的作品很小,但能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有的作品很普通,但很好地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征,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业内人士指出,本土化不是说做得越“土”越好,而是要让公共艺术作品接“地气”,应将艺术品作为城市的“形象”来看待。只有当老百姓能从这样的公共艺术作品中找到共鸣、找到欣赏的角度,才能让公共艺术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公共艺术的制度化
另外,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受到制度和政策的制约。目前公共艺术,特别是在城市雕塑方面,可以说已无“标准”。 各城市的公共艺术在管理机构分工、城市的文化定位、空间布局、时间安排等多方面不明确,以及对资金投入的合理财政预算,使得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大多数全凭个人喜好“说话”。
同时,公共艺术建造中的委托制度、选拔制度、招标制度往往都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实际上从公共教育的角度来看,哪怕公众艺术水平不高,也必须让他们参与。因此,如何在问题重重的公共艺术上,建立有效的规范制度、引导公众对于公共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参与监督艺术家创作,都是公共艺术亟待制度化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