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世界杯上,拉美的美丽足球正在集体发威,令人如痴如醉;而拉美文学爆炸也曾令全世界为之刮目相看,滋养了一代代文学青年;其实同样诞生于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拉美美术同样充满了艺高人胆大的旗帜性人物。比如厄瓜多尔的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Osvaldo Guayasamin),他生前被公认为西半球的毕加索和拿画笔的马尔克斯。
如今,这位拉美“洲宝”级艺术家终于再度回到一甲子前曾访问过的北京,只是大师和接见过他的毛泽东、周恩来均已作古,到来的是他油画、素描、速写、纸板钢笔画和水彩画等作品共100余幅。
从瓜亚萨明的姓氏,不难看出他的印第安血统。1919年出生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贫民窟的他,从小天赋秉异,以优异成绩先后进入国立美院和建筑学院深造,却始终没有离开滋养他的文化母体。和由欧洲文化父体播种,却根植于拉美印第安文化这一母体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样,瓜亚萨明也钟情于“魔幻现实”这一表现手法。
作为伊比利亚美洲组织集体投票选择的“伊比利亚美洲画家”,瓜亚萨明的展览就名叫“拉丁美洲的颜色”。那么拉丁美洲到底是什么颜色?这恐怕很难说清,因为光画家的《基多》系列就有绿、黑、红、白、蓝等各种线条的无数组平面变形形象。但据厄瓜多尔驻华大使何塞·博尔哈介绍:“如果从飞机上俯视我们的首都,瓜亚萨明的每一幅都对得上。”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底色很明确——模糊不清的中性色调。原来,古印第安人彩绘陶器的传统技艺给了他灵感,他在颜料里混合了白色细沙和磨碎的大理石粉末,以此来增加画面上光泽部分和特殊感染力。
作为著名的左派文化巨匠,瓜亚萨明在其丰富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致力于捍卫人权,揭露一群人通过各种方式针对另一群人所犯下的暴行,其中最著名的三部曲“泪之路”、“愤怒的时代”和“温柔”系列都可以在展厅中看到部分代表作。“愤怒的时代”系列诞生于1960年代的全球反战潮流,从圣地亚哥到布拉格,从墨西哥城到马德里,这组画曾经感染了无数人放下武器。而“温柔”有个副名,叫“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永远记得你”,毫无疑问,是献给他的母亲以及世界上所有母亲的作品,以生命的礼赞呼唤着人类之间的和解。
最能代表瓜亚萨明的,还要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创作的“泪之路”系列。自出道以来,大师便立志要“画满拉丁美洲一生一世的悲剧”,这组画名称“泪之路”取自安第斯高原盖乔亚印第安人的古老传说,源自他游历南美各国的经历,表现了居于社会底层的混血居民、原住民及黑人的认同危机。
其中一幅《血泪LagrimadeSangre)》最令人触目惊心,两大颗红褐色的泪滴从瘦骨嶙峋的手指缝间流下来。这是一句古老的西班牙语谚语,象征着玫瑰花产业农工的命运。瓜亚萨明被世界美术史记住的,正是这双捂住绝望的手,瓜亚萨明基金会主席、画家之子巴布罗·瓜亚萨明表示:“我父亲其实一直希望人们忘掉他,忘掉他这双手,因为这说明到那时世界变好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瓜亚萨明画中的事实,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