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有一个小小的片段出现了一本书,叫《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成了周星驰所扮演的穷困潦倒“死跑龙套”的角色之精神支柱,也是他唯一一身西装之外的主要财产(他那存钱的饼干盒里除了一些散钱和手表外,就是这本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是香港演员出道的必修课。要看懂这本电影,也必须了解作为一名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的表演体系被称为体验派,在这个体系里要求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并且理想远大,就像《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所扮演的尹天仇。尹天仇是一个想成为演员的小人物,他的最大梦想是和其他演员一样,拿走属于自己的便当,并且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演员。在电影的最后,尹天仇没有成为大明星,他只在社区小舞台上过了一把瘾。
细细一想,如果没有王子、公主、南瓜车的结尾是更多人的宿命,那么我们是不是宁愿相信富贵在天,成事在人。可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不相信命运是如此的不堪。有一年,得到一个数据,说是有近10万人次报考国内一所重点的美术院校,我真的被吓到了。当我慢慢地适应每年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习美术时,这些年随着公立、私立和相对独立艺术空间的出现,策展人又数以千万计的出现,这真把我吓傻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策展人不是一个职称,更不是什么头衔,只是一个工作分工,类似于保安队长、出租车公司经理、包工头之类。比之于保安队长、出租车公司经理、包工头,策展人的称谓确实好听,可以满足很多人的虚荣心,关键是策展人“起步价”还不高,看上去就是打打电话约画家、指指点点挂挂画的事。
策展人不是一个常人能干的行当,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反面教材,就如一个好剧本、一个好演员被蹩脚的导演灭了一样,在我们身边不缺少好项目和好画家被策展人给毁了的例子。视觉艺术的策展人和文化大类里的影视、舞台剧、晚会导演极其相似,他们有很多活要做,一个大型的展览策展人和一个小型展览的策展人都叫策展人,问题不是名称,问题是一个好策展人的底线是什么?修养到底是什么?
策展人做展览无非两种,一种为钱,一种为理想。这又和拍电影一样,有着商业片和艺术片之区别。为钱的展览无非是策展人为投资人向参展的艺术家收画,投资人再等待适当的机会卖出,博取利润;为理想的展览,为的是一个学术话题的论证,或是现象学的梳理,或是文化学的反思。为钱的展览并不丢人,这本身也是参展艺术家争取更多关注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意思的是,一些展览就仅仅是作品借来、挂出、退回,没有观众,没有话题性,这就可怕了。这种策展人忘记了学术理想、展示办法、营运推广、目标人群锁定等等该做的工作,除了让艺术家给出资人作品收集没有忘记外,忘记了一切。我觉得,这一类人失去了策展人的底线。
以前,我看别人展览做不好,加上热心肠,帮忙帮着帮着自己就成了策展人。后来,没有什么时间画画,甚至没有什么时间写文章,无数的展览等着要做,无数的画册等着要编,无数的媒体人等着要对付,弄得筋疲力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再后来,真累了,于是请了几位助手做那些推不掉的展览,挂个空名,做个艺术总监什么的,自己躲在画室里画画、写文章,偶尔做做自己感兴趣的展览。身份的切换,我面临着被策划的现实,于是,我不得不想策展人所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
没有行业规范约束的策展人可以信马由缰,可以像王家卫那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你手里必须有活,必须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但是,有多少策展人能够用一个展览提出一个话题、解决一个话题、说明一个话题?又有多少策展人有能力让他推荐的艺术家为这些话题代言,而且,不抢走艺术家的风头?策展人能看见受邀艺术家漂亮或者粗糙外壳之外的内心独白、光怪陆离的幻想创造吗?策展人能够通过和艺术家的交流,让观众更好地、更轻而易举地读解他们附着于心灵和身体上非凡的创造力吗?策展人能让不管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读者看到宛如初见的新世界吗?我曾经用这些问题提问我的助手,因为我认为这些问题的合理解答,并能够付诸于实践,大概是策展人的自我修养了。
画画和做策划都是遗憾的艺术,一个作品的完成和一个项目的完成都会有些许欠缺,而正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才激励着让你更加努力地完成下一个任务。所以,策展人的修养应该加上一个老师常常教育孩子的话:努力学习,善于总结。
《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写了30多年,一直觉得写的不好,修改了一辈子,直到死去,尽管他没有没看到成书的样子,但他是善于总结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