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艺术=KU:近年来,似乎关于“水墨”“传统”等话题的讨论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直接与现实发生关系、在现实面前具有犀利立场的艺术家,却感觉越来越少见了,能看到的很多作品,似乎也少了一种扑面而来的锐气。
王春辰=W:其实,关注现实,具有一定批判性的艺术,还是有很多艺术家在做的,只是他们大多还没能浮到水面上:在我们今天的中国,你会发现,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甚至可以说还处于挣扎状态的一批艺术家们,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现实性和批判性还是非常强烈的。
比方说,如果你去到黑桥、草场地、宋庄等青年艺术家的聚集地,你会发现大量这样的人,他们的作品可能并不精致,艺术手法也可能并不完善,但他们却很愿意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感受,因为那是他们切身所处的状态
我想在未来,他们中的某些人,应该会产生出一些很有力度的作品,只是在目前,他们还需要被给予一定的支持,不然他们也会中途退场,这可能是最可惜、也是最遗憾的事情,因为艺术,需要坚持。
KU:我也与这些艺术家有过一些接触,发现他们的作品,从面貌到形式,与早期的当代艺术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否也说明,在当下,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与过去完全不同了?
W:在本质上还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在跟世界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你所谓的“变化”,只不过是现在,艺术家们不再需要,或者说局限于把现实去做直观的还原,或者 说将现实中的题材简单地搬到画面中来,而更多的,是开始将他们对于社会整体的体会和认识,通过在创作中的观念、行为,甚至于过程,把它表现出来,甚至可能 现在的一个创作方案,其最后所呈现出的,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中一个作品的概念,而它与现实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是在它具体被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当要把观念扭转过来,不要再简单地以绘画、题材等形式,来界定所谓的现实主义,而是应该认识到另一种现实主义的方式,那就是各种媒介都在 诉说着现实,当我们的眼界这样打开了,不再将艺术的理解或者说是边界划定得狭隘后,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在,对于现实有所表现的艺术作品还是有很多的。
KU: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可以说是一个“碎片化”状态的现实,是否也会影响到当下的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把握?
W:我们当然可以把现在的时代特征描述成所谓的“碎片化”“景观化”或者是“信息化”等等,但是,即便是时代特征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的社会的根本结构却没 有变,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变:它还是一个人群的社会,还是一个人们相互交往的社会,也就是说它还是一个以人的存在为根本的社会,所以,人的价值、人的诉求、 人的情感、人的需要,以及人的消费等等,也便是不可能被忽视的了。
当然,社会的这种变化,也确实会影响到人们对于社会或者说现实的把握,因为我们现在所能够接受到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过去人们的视觉经历,可能只局限于自己 的活动范围之中,而今天不一样了,现代的交通、通讯、网络,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觉化世界,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可能有大部分,都是我们所没有 亲身经历过的,而这也确实容易让人感到茫然。
但是从另一方个面来讲,“碎片化”也不失为是我们观察社会的一个视角,只不过,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对自己所面对的信息,有一个充分的分析和把握,基于我们的研究、创作,来选择和取舍,所以说,我们也不要担心社会的“碎片化”,而更应当重视的,是一个艺术家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现实持久的关注和 清醒的认识,这才是根本。
采访人-代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