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行走江湖25年后 实验艺术再进庙堂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行走江湖25年后 实验艺术再进庙堂

行走江湖25年后 实验艺术再进庙堂

作者:佚名      当代艺术编辑:admin     
夏小万《他者的肖像之三》  时间:2010年-2013年 属性:装置绘画  这是关于人造的“类人类”神鬼头像系列。集合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明下,人们创造或想象的类似人又优于人的“超人类”形象。   夏小万《他者的肖像之三》 时间:2010年-2013年 属性:装置绘画 这是关于人造的“类人类”神鬼头像系列。集合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明下,人们创造或想象的类似人又优于人的“超人类”形象。 蒋志《0.7%的盐》  时间:2009年 属性:影像  作品展示的是艺人钟欣桐从笑到哭的过程。她在拍摄前一年作为“主角”之一经历了社会新闻事件,一段普通行为表演记录对于观看者而言变得不同寻常。   蒋志《0.7%的盐》 时间:2009年 属性:影像 作品展示的是艺人钟欣桐从笑到哭的过程。她在拍摄前一年作为“主角”之一经历了社会新闻事件,一段普通行为表演记录对于观看者而言变得不同寻常。 王郁洋《人造月》  时间:2007年 属性:装置作品  一万个节能灯核算出来的大功率数据是对“节能”的无情戏谑,人造月光实质上是人对自然光亮的不满。这是潜在于文明进程中有关欲望的演示。   王郁洋《人造月》 时间:2007年 属性:装置作品 一万个节能灯核算出来的大功率数据是对“节能”的无情戏谑,人造月光实质上是人对自然光亮的不满。这是潜在于文明进程中有关欲望的演示。

  走过65个春秋的全国美展阵容正在逐渐扩大。随着近日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实验艺术也首度被纳入全国美展版图中。这是继25年前的现代艺术大展之后,实验艺术再度被纳入官方视野,举行大规模的群展。50余位艺术家用各种新媒介的创作呈现了近十年来中国实验艺术发展的面貌。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谭平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实验艺术展区的展出体现了国家、政府面对实验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该展将展至9月8日。

  阵容

  实验艺术的精英大聚会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共同举办。此次实验艺术是作为全国美展13个展区之一,首次以独立展区的面貌出现。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在发布会上指出,此次展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大家概念中认为全国美展是以主旋律作品为主,其实不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现在,整个社会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关心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美展弘扬主旋律是肯定的,但在关注人们、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关注文化推动等方面,我们都是非常包容的。实验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全国美展就应该有这种包容。同时实验艺术在整个美术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此,也有了这个官方主办的实验艺术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采取实验艺术委员会提名、评选的方式,从200多件作品中最终选出了50余位艺术家参展。谭平告诉新京报记者,之所以采取与其他展区征集作品不同的方式是因为,对于实验艺术而言“第一次展览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要将从事这个行业最精英的人都能聚集在一起,此后就会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此次展览中,观众不仅能看到装置、影像,也有数字媒体等,“此次展出的实验艺术更多的是用新媒体来呈现新的面貌,”谭平指出。

  争议

  被招安?“我们在互相招手”

  3年前,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成立。当时便有质疑称实验艺术家被招安。而实验艺术展区一开幕,这一质疑再度发生,担心这次展览是被阉割的另一个版本的官方当代艺术。

  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央美实验艺术系主任吕胜中告诉记者,其实中国美术的实验性已经有了100多年了。我们称之为实验艺术的创作是中国100多年实验性路上结出的结果。学院中对实验艺术的招生,中国实验艺术的发展,这些都是中国当代美术必然出现的情境。

  而此次展览体现出了国家文化主流及文化主管部门对实验艺术的重视和对中国文化的包容,“所谓的被招安是互相被招安,我们互相在招手。如果大家能一块做好有意义的事,能把中国当代美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不管谁采取主动的态度都行。”

  吕胜中进一步指出,其实这也不是中国美协第一次支持实验艺术,“1989年中国美术馆的‘现代艺术大展’,美协就是主办单位之一。但是这次不一样,全国美展作为中国权威性的美术大展,纳入了实验艺术。这是第一次,会有不完整,不全面,但这是一个开始。”

  ■ 艺术家声音

  今后的发展“且看下文”

  此次实验艺术展,囊括了徐冰、隋建国、邱志杰、宋冬、尹秀珍、展望等实验艺术界的明星大腕。不过在开幕现场,前来参加开幕的实验艺术家并不多。

  有不愿具名的评论家指出,很多实验艺术家是以“站在边缘反对中心”来作为自身的标志,他们不想被体制化、主流化。但在该评论家看来,这个展最大的意义是消除了体制内外的界限。

  而出席了开幕式的艺术家梁绍基态度则显得开放。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全国美展展出实验艺术还是有好处,这表明现在官方的态度比以前开放了。录像、装置、概念艺术的气息已经渗入进全国美展,“这部分艺术已经慢慢融进了中国美术界,这个展览就是先设一个平台,不过具体到之后的发展情况且看下文怎么做吧。”

  江湖与庙堂、在朝与在野,曾经实验艺术、当代艺术一直强调自己的独立姿态,以站在边缘反对中心,站在体制外反对体制内来标榜自己。不过,自2009年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实验艺术便一直处于将“在朝”和“在野”界限模糊的进程中。究竟实验艺术进入全国美展有何意义?进入官方化的展览中,对实验艺术批判性、质疑精神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谭平。谭平指出,对实验艺术的质疑很正常,那正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批评,这可以使得实验艺术更健康地发展。”

  何为实验艺术?

  当我们去798、美术馆时,看到的很多都是实验艺术

  新京报:实验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谭平:实验艺术的特点体现在实验二字,艺术家不断通过实验来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和渠道。实验艺术媒介很难用一个种类去概括,有我们常见的装置、影像,也有传统的媒体,例如观念绘画等等,实验艺术中的绘画,切入角度不一样。应该说实验艺术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媒介语言上都是开放的。

  新京报:实验艺术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怎样?

  谭平:实验艺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三十多年以来,从事实验艺术的艺术家越来越多。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是一个阶段性的集中展示。在此之后,由文化部、文联和美协来组织举办实验艺术大展,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在全国美术大展设立实验艺术展区,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国实验艺术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它们不断地通过画廊、美术馆展示,且已经形成了蓬勃的面貌。当我们去798、美术馆时,我们所看到的很多都是实验艺术。相反,传统艺术的影响力在减小。

  首入全国美展的意义?

  年轻人会感觉这些艺术与他们的生活有关

  新京报:此次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谭平:我们特别强调艺术家作品的实验性与创新性。以往全国美展是依画种来分展区的,包括油画、版画、雕塑、壁画这些传统媒介。但有很多艺术家采用的媒介无法归类,这些作品就是实验艺术,所以,我们争取到这个独特的展区,将这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年轻新锐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融进全国美展这个大的展示平台。如果没有这一块儿,我认为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根本不能代表现在中国艺术界发展的状况。美协成立了实验艺术委员会,这部分工作就交给我们艺委会来做。在选择作品时更加关注新的媒介的运用,包括影像、数字媒体、交互作品等。

  新京报:此次美展将实验艺术纳入其中除了能全面体现中国艺术界发展状况,还有无其他意义?

  谭平:它体现了国家、政府面对实验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全国美展有了实验艺术这一部分,对普通观众来说也是一次了解实验艺术的机会,让大家知道艺术表达丰富的形式。

  我们还应该考虑年轻的观众。现在的年轻人信息多,视野宽,对实验艺术并不陌生,他们会感觉这些艺术与他们的生活有关。我们做这个展也有这样的目的。

  体制会束缚实验艺术?

  做实验艺术不是简单的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发泄

  新京报:此次实验艺术展区一开幕便招致“被招安”的质疑,事实上这种质疑自2011年美协成立实验艺术委员会时便有。你怎么看这种质疑?

  谭平:所谓招安与否的这个观念应该是个过去时。实验艺术具有批判性、质疑精神,它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新的突破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进,体制内外的界限逐渐消失,很多从事实验艺术的艺术家都是体制内的人,很多体制外的艺术家也参与体制内的活动,如双年展等。

  实验艺术最重要的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实验艺术的质疑很正常,那正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似乎就是实验场,这是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具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也就有超越西方国家发展的可能。如果没有了实验的场域,这种可能也就不复存在。做这个展览我们的目的是为实验艺术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都能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参展的艺术家也不会说我参加了一个体制内的展览,无人在意这到底是不是体制内外的展览。

  新京报:那所谓的体制、官方是否会对实验艺术批判性造成束缚?

  谭平:我觉得大家应该从这个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是开放和多元的。今天我们做实验艺术不是简单的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发泄。此次展览中刘建华的《出口——货物转运》利用国外进口的废旧垃圾以现成品装置的方式表达他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看法。对观众来说,这件作品在视觉上并不好看,但会促使观众反思,在我们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某个阶段我们视为好的东西,但过后也可能就是垃圾。特别是在文化与价值观方面,更值得我们反思。

  C04-C06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