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12月21日,“碌碌而为:王璜生”个展在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美术批评家皮道坚担任策展人,展览涉及传统水墨、现代水墨、装置、影像等形式。展览还呈现了王璜生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在艺术批评、艺术策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一批学者、美术批评家也受邀来到展览现场,就王璜生艺术与当代艺术问题展开讨论。
现任中央美院美术馆的王璜生,是国内知名的艺术馆馆长、策展人,也是艺术评论家、艺术家。他自幼成长于传统绘画的艺术氛围中,父亲是潮汕著名中国画家王兰若。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王璜生一直关注水墨艺术与各种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主持或参与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现当代艺术展览,并积极进行艺术批评写作。本次展览中的水墨作品,涵盖了架上绘画、影像作品和装置作品等多种形式,呈现他对于“传统与当代”等诸多问题的个人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认为:“王璜生作为学习艺术出身的美术馆馆长,在策展和写文章之外,直接在自己的作品中传递思想。展览可以视为他回归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表达,可以看到他在当代艺术中的思想锋芒和独辟蹊径的表达方式。”
展览中,除了装置作品中大量使用的铁丝、玻璃管和纱布以外,展览也展出了王璜生各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架上作品。其中既有王璜生早期的传统的水墨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传统功底;同时也有王璜生的近年新作《天地系列》、《悠然系列》和《游·象系列》等。
这些水墨作品已经脱离了具象的水墨表达,将传统水墨的“高古游丝描”引入当代。据王璜生介绍,对线条作品的兴趣开始于他一次参观女子监狱时所见到的铁丝网。自2011年以来,王璜生选用了像铁丝、铁丝网、铁皮、玻璃和影像等素材,在立体上呈现自己平面所作的线条效果。在一系列看似自由的线条背后,隐含着他对中国传统“线”的当代性解读,引发了较多关注。
展览以“碌碌而为”为题,王璜生说:“在我看来,既然作为一馆之长,就要把美术馆做得更规范更专业,实现与国际接轨。如此这般,为这份工作付出全部便成了我必然的选择,而艺术创作也就自然变成了业余爱好。在组织展览、接触艺术家时,我深深佩服他们对艺术的激情和投入,同时也觉得非常遗憾,自己变成了这样碌碌无为的一个人。”
而这正构成王璜生特殊而值得参考的一面。策展人皮道坚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王璜生所兼具的美术馆馆长、批评家与艺术家这三重身份使其艺术创作与一般职业艺术家的创作不太一样。“它们逐渐展开的从艺术本体走向艺术之外的开阔视野,似乎更能开启我们的视觉感知力和领悟力。”为此,展览特意在展厅中央开辟专区,展出王璜生从广东美术馆到中央美院美术馆的策展与艺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