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香港巴塞尔将展出风格创新的大型艺术项目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香港巴塞尔将展出风格创新的大型艺术项目

香港巴塞尔将展出风格创新的大型艺术项目

作者:佚名      当代艺术编辑:admin     

  新浪收藏讯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将于2015年3月15日到17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向公众展出。本年度的艺聚空间首次请来悉尼 Artspace 行政总监 Alexie Glass-Kantor 负责策展,展出二十件来自澳洲、中国大陆、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纽西兰、新加坡、南韩、比利时、德国、葡萄牙、英国及美国的艺术作品。整个展区的设计专门为大型雕塑装置而设,打破传统艺术展摊位的框框,展区将展示艺术家David Claerbout、Dzine (Carlos Rolon) 、Taeyoon Kim、Zai Kuning、杨茂源、Dane Mitchell、Eko Nugroho、João Vasco Paiva、Shooshie Sulaiman、高伟刚及赵赵从未展出的作品,以及 Mikala Dwyer、曹斐、Siobhán Hapaska、王克平、Hew Locke、Tallur L.N.、徐龙森、Sterling Ruby及李禹焕的最近展出的作品。

  首次策展该展区的Alexie Glass-Kantor致力于对景观城市主义的探索,着眼于城市内让人在回到城市繁忙的活动前休憩、喘息和反思的空间。Glass-Kantor认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许多方面都仿佛是一个城中城:一个交汇着国际市场的能量和时代精神的世界。不但如此,展会更是非常独特。艺聚空间展区坐落在展厅的心脏地带,贯穿展会的“脉络”和走廊。

  艺聚空间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表示:“每一条脉络都结合了独特的主题,通过视觉联系和概念上的条理交织在一起,证明了艺术是如何再现一种体验,给观者带来愉悦。许多作品改变或者重新讨论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展现的并非我们平时所熟知的,而是我们天生感觉的或是想象到的世界。”

  个别展品的资料:

  都柏林艺廊Kerlin Gallery将展出英国艺术家Siobhán Hapaska(*1963)作品《Intifada》,三棵连根拔起的橄榄树并排地悬挂在打开的铝盒,配合不断震动的摩打,营造出一个飞翔中的森林──它既是浮游的,却又是被囚禁的,在忍耐与对抗中持续地颤抖着。

  被安排在不远处展出的是于东京及新加坡拥有展览空间的Tomio Koyama Gallery的《SEA Brothers Rubber Estate of 16 March》,作品由马来西亚艺术家Shooshi Sulaiman(*1873)创作,延续了她一直以来对语言、历史及回忆的兴趣,十一位东南亚领袖的肖像被复制在橡胶纸上,并悬挂在烟熏的房间之中。借鉴她先父曾与东南亚种植园作为橡胶工人的职业,艺术家将自然世界与政治腐败相联接,强调了世界对不可持续资源的消耗。

  中国艺术家王克平(*1949)的作品《袖手旁观(男人与女人)》则由香港10号赞善里画廊展出。本作品是艺术家特别为1999年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雕塑展》展览而创作,两件大型木雕均分别由一整棵树雕刻而成,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纠结纹理,展示出粗旷的雕塑形象,淋漓尽致地探索了人类的种种型态。王克平现年六十五岁,将不再创作这等规模的作品,然而这却标志着其创作生涯中一个珍贵而独特的阶段,且从未在港展出,令这次展览更显得难能可贵。 

  分别在首尔、天安及上海设有展馆的Arario Gallery,将展出印度艺术家Tallur L.N。(*1971) 的作品《Chromatophobia》,他选择了一段巨大的摇摆不定的原木──或称许愿树──配以两尊印度佛像,人们可以将硬币嵌入木头内。作品揭露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诞,和当代社会中所弥漫的焦虑气氛。《Chromatophobia》是对无回报的希望做出集体行为的一个邀请,探索奇幻思维以及类似许诺带来财富或减轻财务负担的仪式活动的徒劳。

  香港艺廊汉雅轩将在附近展出中国艺术家徐龙森(*1956)的《高山仰止之一》,整整10.3米长的水墨卷轴,充分展示艺术家对传统山水画的破格实验,整幅画作为9米乘9米,规模恢弘。

  北京及广州的维他命艺术空间则将展出中国艺术家曹斐(*1978)的作品《怒江计划》,曹氏的多媒体装置与录像作品一直备受各界推崇,她往往能巧妙地糅合了社会评论、大众审美、超现实主义以及纪录片等元素,对中国社会目前既快速又混乱的转变进行深刻反思。她本来获邀制作一套以云南为主题的电影,但项目后来却胎死腹中,只剩下零碎的拍摄片段,现被重新组合成为一个以怒江工程为题的录像装置作品。

  在首尔及大邱设有展览空间的Leeahn Gallery选择以美国艺术家Dzine (Carlos Rolon)(*1970)的作品《Around the way》参展,这件场地特定装置作品窥探了关于家居生活、图案与手工艺制作传统等主题,延续展于芝加哥当代博物馆内的另一装置作品《My Mothers Living Room》,本作品以圣坛式的装置展出,尽揽了全球各地有关家的不同主题。

  沪申画廊则将展出中国艺术家高伟刚(*1976)的作品《消化》,他为传统船运货柜披上闪耀外衣,采用不锈钢及钛金属制成,再涂上夺目的金色。这些货柜将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从世界各地运送而来,包括日用品、其他商品,以及他们本身所传递的信息,游走在人类的不同欲望之间,再被组装、交换或分发。

  来自首尔的One and J. Gallery将展出韩国艺术家Taeyoon Kim(*1982)的作品《Evermore》,他将日常生活可见的模式与节奏重新组合,设计出声画撩动的系统,闪耀颤动,忽现忽灭,让观众能探索并亲身体验新的节奏。所有动态与改变均由度身订造的软件来设定,取材自多个网络资源的实时资料传送。

  纽约艺廊Sean Kelly将展出比利时艺术家David Claerbout(*1969)的录像与广播装置作品《Radio Piece》,令人对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做出反思,同时探讨在物理空间越见稀少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作品以香港为背景,指出精神空间──或称“两耳之间的大千世界”──在本城已成为了新的房地产。艺术家先带领大家进入禅修花园,透过耳筒倾听鸟语花香,采用双声道灌录技术,循序渐进地营造出一个越发清晰准确的想象房间。

  澳洲艺术家Mikala Dwyer(*1959)的作品《Square Cloud Compound》则由悉尼艺廊Roslyn Oxley9 Gallery展出。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往往弥漫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其体积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行突变,再配合摇摇欲坠的组合和互不协调的对象,营造出别树一格的氛围。本作品更将艺术家对魔法和平衡世界的兴趣提升至全新水平,他采用色彩缤纷的方形纤维布料创造出作品的中心结构,外围则以拉扯得近乎撕裂的长袜来包裹出松散的建构主义式围墙,那些负责拉扯长袜的牢房支柱则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既是灯柱,又是图腾,更可成为绞刑用具,又隐晦地为装置作品注入诡异的人类元素,彷佛那些狱长们正放肆地拉扯折磨犯人。

  在三楼的展览厅,来自新加坡及柏林的Arndt Gallery将展出印度尼西亚艺术家Eko Nugroho(*1977)的作品,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紧接发生的苏哈图政权下台、印度尼西亚迈向民主等接踵而至的动乱与改革中,他的作品逐渐趋向成熟。Eko的艺术创作总是与当代文化紧紧相扣,并积极就社会政治议题 作& #20986;批判,既拥抱当地传统,又与全球大众文化接轨:传统蜡染与刺绣,当代街头艺术、涂鸦及漫画等元素均同时可见于其作品之中。艺术家今次更特别为巴塞尔艺术展创作出这件别出心裁的作品《Lot Lost》,透过真人大小的铜制雕塑、刺绣挂毯等元素的巧妙配搭,对当前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抨击那些针对当权者的公开信息,还有那些质疑和缺乏包容的信息,为社会带来了恐慌与操控,窒息了民主,更导致贪污蔓延。

  分别来自首尔的Kukje Gallery和纽约的Tina Kim Gallery将联合展出南韩艺术家李禹焕(*1936)的作品《Relatum》,糅合了传统亚洲美学与哲学的鲜明元素,仅采用石头与钢铁两种材料,创作出一座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体现了微妙的平衡美感。艺术家亲自从河里挑选石块,与精致地安装在墙上的钢板并排而放,彷佛完全推翻了其厚重的重量。艺术家将大自然与工业化的元素并列,简明地总结了这种两极的关系,而这正是艺术家作品的核心所在──形式相对于空洞,视觉动态相对于静止状态,存在相对于不存在。

  展区内尚有其他艺廊协作展出的作品,如奥克兰Hopkinson Mossman与苏黎世RaebervonStenglin则将联合展出纽西兰艺术家Dane Mitchell(*1976)的最新艺术创作《Fourfold Threshold》,一座巨型座地雕塑,配合四幅喷墨丝绸横额,展示艺术家本人的不同手部姿势,这些姿势在不同的信仰系统中被视为能启动魔法力量的动作。

  高古轩画廊则展出美国艺术家Sterling Ruby(*1972)2014年的作品《Black Stoves》。过去几年,Sterling Ruby均醉心于搜集及组合一系列葫芦形火炉,并收藏于其洛杉矶工作室内。部份煮食炉是传统的生铁木火炉,就如山边小屋或农舍中可找到的一样;其他的则为邮购的组装式圆筒形煮食炉,组合成别具艺术家风格的完整煮食系列,功能完备,别树一格。

  香港奥沙画廊将展出中国艺术家赵赵(*1982)作品《积木》,艺术家从上海一家弃置的意大利家具厂中拾取了上百件木段,组合成这件参展艺术品。这些木头本用作豪华家具的底板,专供中国富户享用,艺术家赵赵使它们免受被遗弃的厄运,以沙纸打磨光滑,且不再服膺于家具的阴霾之下,能恢复本来的身分,既象征着已成过去的工业时期,又雕刻出当下的光怪陆离。

  同样来自香港的马凌画廊则展出João Vasco Paiva(*1979)的作品《Mausoleum》,Paiva生于葡萄牙,现居于香港,今次透过雕塑装置作品呈现了他心目中的当代陵墓。艺术家匠心独运地铺设发泡胶盒子,再以石脂镀铸,带来非常讽刺的效果:发泡胶需上百万年的时间才能消解,需时远较其他建筑物料长。盒子仿照香港运输商常用的储藏技巧来堆栈,高耸的发泡胶货柜堆栈成墙,仅由一条幼长的绳子维系,摇摇欲坠地平衡于脚踏车之上。尽管作品的呈现极具现代感,Pavia的灵感却来自远古文明中的灯塔,由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吉萨,以至墨西哥奇琴伊察金字塔。

  在香港及北京均设有展览空间的站台中国,今次选择展出中国艺术家杨茂源(*1966)的特定场地装置项目《它们来香港》,展示了不同动物的充气及放大后的型态,组合成一个怪异的景象,平凡陈腐与诡异破格的元素同时存在,冲击着观赏者的视觉与思维。

  伦敦Hales Gallery则选择展出英国艺术家Hew Locke(*1959)的作品《Chariots of the Gods》,艺术家凭借过往造访伦敦人类博物馆的记忆创作出本作品。伦敦人类博物馆曾收藏大英博物馆民族部的藏品,分别来自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亚洲及欧洲,而《Chariots of the Gods》则重塑了不少重要展品的形象,包括贝宁铜器、佛教面具、印加木乃伊、墨西哥毒蛇,以及名为Hoa Hakananai’a的著名复活岛石雕,并将它们放置于西方的纹章场景之中,反映出西方博物馆经常把吸收不同文化的宝藏并重新配置,充分展现博物馆内的文化多元与深广,同时指出博物馆馆藏展其实亦形象化地成为了权力与主导的表征。

  在新加坡及东京设馆的Ota Fine Arts将展出新加坡艺术家Zai Kuning(*1964)的作品《Dapunta Hyang(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他以红色的蜡封绳子和石头固定了一艘大型的藤艇,由20副蜡封的藤制骷骨牵引着。本作品是艺术家在Dapunta Hyang Jayanasa的五年研究项目之一部份,并反映出他对自身马来西亚历史的兴趣。

  展览日期:

  自2015年起,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将定于每年三月举行。

  巴塞尔艺术展开幕日(只限获邀者出席)

  2015年3月14日(星期六)下午4时至晚上9时

  巴塞尔艺术展公众展览日期:

  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下午1时至晚上8时

  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中午12时至晚上8时

  2015年3月17日(星期二)中午12时至下午5时

  展览地点:香港会展中心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